导师制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适用性研究
——基于上海某高校的实践探索

2017-03-28 17:58江先锋
昌吉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导师制导师价值观

江先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党委宣传部 上海 201620)

导师制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适用性研究
——基于上海某高校的实践探索

江先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党委宣传部 上海 201620)

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教育模式在理念、效果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上海某高校着眼于大学生思想特征和内在需求,积极探索构建导师制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立足于导师的选拔、培养,建立规范的日常管理和考核评价方式方法,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从初步的实践结果来看,导师制在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教育重点和教育方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对当前单纯认知教育模式的补充与提升。

导师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适用性;实践探索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建立教育的长效机制,是当前高校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在理念上仍沿袭传统的标准化、近乎单纯灌输的认知教育模式,即采用理论学习、主题活动或实践参观等教育方式,重在普及相关知识。这一教育模式虽在实践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新的形势下,无论是在教育理念还是效果上,其局限性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

(一)较多追求整体层面的知识灌输,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内心感受,深入难

当前高校的教育模式,因时空限制,更多的是知识层面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认知特征与内在需求。“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仅仅‘广而告之’不行”[2],单纯的知识灌输只能使学生了解抽象概念,并没有触及其内心深处,很多时候教育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形式主义、走过场的痕迹。当代大学生由于家庭环境、成长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其对学校价值观教育地接受已呈现出了多样性、层次性,统一的教育方式难以适应大学生差异化的个性并满足他们多元化的价值诉求,从而深入不了学生的内心,激发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心认同。

(二)较多强调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接受难

当前高校的教育模式,从内容选择到路径设计,都是由教师主导,这虽可以保证教育的价值导向和旨归,但却忽略了教育对象,即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获得真正认同。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非常强烈,他们在价值认知、价值判断、价值追求等诸多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特感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大学生作为价值活动的主体,会对社会传导的价值观进行评判与选择,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发现和创造。一般来说,从外部对个体施加的影响,要能够被个体真正接受,其前提是必须得到个体的认同。如果外部施加的影响不能得到个体的认同,个体就会对这种影响采取排斥、拒绝的态度。”[3]

(三)较多注重短期教育效应宣扬,忽略了学生长期教育目标的坚持,持续难

当前高校的教育模式,无论是目标设定,还是内容选择上,都具有短期化的特征,往往热衷于举办各类主题活动,集中资源、全面发动,追求轰动效应,虽可取得一时效应,但难以持久。实际上,“从横向看,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要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而且要在学习生活中进行;不仅要在大学生的学校生活中进行,而且要在大学生的校外生活中进行。从纵向看,不仅要在学校教育阶段的生活中进行,而且要在一生的生活中进行,这是一个终身感悟、渐进展开的过程。”[4]短期化的教育目标、路径,必然会忽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常态化”、“日常化”的内在要求,难以持久。

新时期,深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有效性,必须要有创新的思维和针对性的思路,不拘泥于传统思维和惯例做法,“要尊重和承认青年的个性差异,把握青年个体价值观多元化的特点,细分青年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对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合理安排与选择创新”[5],立足于精准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其内在需求,通过潜移默化,点滴积累,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他们自觉奉行和日常践行的价值准则。上海某高校在本科生全员导师普遍推行的背景下,积极尝试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导师制,借助导师将相关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中,以形成对当前单纯认知教育模式的补充与提升。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导师制的内涵与机理分析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海某高校全面推行本科生全员导师制,即新生入校后,学校给每一位学生配备导师,导师与若干个学生结成对子,以师生间日常交流与讨论的方式创设教育平台,以形成与学生互动的良性机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该校在全员导师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导师制,通过导师对学生思想的精准把握,进而基于学生个性差异,强化言传身教和个别指导,个性化、亲情化、互动式的进行教育,使学生更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导师制的内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导师制即通过一定的遴选程序,让有一定理论水平和教育经验的教师在学校有关部门的培训和指导下,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价值倾向、道德品质、个性特征、专业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实施引导,形成相对固定的一对一、一对多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使两者形成持续的互动,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科学的价值导向。具体说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由导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宣传部门、院系学生辅导员一起分工承担落实,导师重点在于个别指导和言传身教,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既以面对面的交流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纠偏,又以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引导他们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明确自身价值践行的目标,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导师制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双向互动”。教育中学生与导师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不断互动,在开放、真实、多维、充满活力的环境中进行思想的交流、交锋与交融。二是“因人施教”。教育中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对他们的教育不是采取一种方式、路径,而是坚持亲情关怀和个别指导,激发学生兴趣。三是“潜移默化”。教育中通过认真倾听学生的情感诉求,及时对个体的思想、生活、心理健康和学习等多方面给以关心指导,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以熏陶感化达到促进学生价值追求提升的目的。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导师制的内在机理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思想教育活动,其教育形式只有符合思想教育的基本理念,遵循、体现科学思想理念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师制具有内在的思想教育机理,有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领悟与践行核心价值观。

1.导师制的“双向互动”,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

思想教育的过程应是以教育影响为中介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双向互动。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发挥着主导作用,他们依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制定教育计划,选择教育内容,创设教育环境;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发挥着主体作用,其总是根据自身的思想基础、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和内在需求,能动地对教育者施加的教育影响进行分析、评价和选择。导师制着眼于“面向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唤醒其内在的利益需求,而非强行地灌输;应该饶有兴致地讲故事,而非僵化刻板地讲道理;应该是双向互动,而非单向说教”,[6]注重互动交流,导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系统把握教育的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探索教育路径等方面;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学习的主动性、接受的自觉性等方面。

2.导师制的“因人施教”,精准协调受教育者内在需求激发和外在环境制约关系

思想教育过程应是立体的、开放的过程,不仅有来自不同教育主体的多种自觉影响,也有来自外部环境纷繁复杂的自发影响。在各种影响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接受了与主流价值观相一致的信息,也受到不一致甚至矛盾信息的影响,因此,必须处理好受教育者内在需求激发和控制外在环境影响之间的关系。导师制注重“因人施教”,导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身兼“思想导师+专业导师+人格导师”等多重身份,通过与学生日常化的沟通、交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价值倾向、道德品质、个性特征等方面的情况,全面、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实际状况,及时对其受外界影响而产生的一些错误思想倾向进行纠偏,在价值观教育上发挥引领导向作用,从而变单纯的知识灌输为“思想素质+专业学习+人格修养”的复合素质培养,通过科学的价值观的引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3.导师制的“潜移默化”,入细入微实现内化与外化的辩证统一

思想教育的过程应是在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这一特殊外因作用下,受教育者科学思想观念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内化过程,即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所传递的社会要求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认同、筛选和接纳,也有外化过程,即在教育者的帮助和促进下,受教育者把自身的价值观念自主的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导师制为了实现“要做好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要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保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其成长的各个环节,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7],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情感熏陶,通过入细入微的形式,借助于学业指导、日常交流、生活关照等形式达到解疑释惑、思想引领的作用。同时,加强实践养成教育,导师通过用心沟通、以德树德、以行导行的方式,引导大学生选择自己的价值信仰,产生践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导师制的实践构建

上海某高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导师制在实践探索中,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为核心、强素质,重管理、抓考核,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满足不同学生价值观教育多样化的需要。

(一)导师的遴选及聘任

导师遴选与培养是整个导师制构建中的关键。在全员导师制实施的基础上,学校对导师实行“一岗双职”,既是专业教师,也是核心价值观教育导师。在具体选拔程序上,采用“双向选择”的办法,把那些愿意投身于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师纳入导师的队伍中,然后根据每个教师日常工作量以及个人意愿,商议确定每个导师的所导学生的人数。在遴选的标准上,导师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是:作风正派,工作责任心强,在专业领域上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威望,一般应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导师实行选聘制,由学校导师聘任委员会给入选者发放聘书。此外,每年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我述职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聘期考核;实行一年一聘,可连聘连任,对于聘期考核不称职的导师,下一年度中止聘任,重新进行选聘。

(二)导师工作的任务要求

导师对学生的教育要有整体性和一贯性的设计,要关注整个教育过程和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根据受导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基础和价值取向,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和激励,逐步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1.及时发现解决思想问题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与培育引导工作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不了解大学生,不懂得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个性特点,引导就不能取得好的实效。”[8]导师要及时发现和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特别是其存在的一些思想困惑、疑问。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但还不稳定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很多社会问题的认知与理解有着自身特有的局限性,甚至是偏见,导师以自己的人生阅历、多角度的认识事物的方法,言传身教帮助大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全面深刻地理解社会,进而建立解读、体验与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渠道。

2.分层次确立教育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很强,有着明显的层次性,需要在对大学生教育的过程中体现出层次性和针对性:让全部学生都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让绝大多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并具有社会主义思想倾向;让一部分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9]导师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育与大学生的内在需求结合起来,分类别、层次加以教育,针对不同的人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特别是导师要了解大学生不同阶段面临着不同的问题,把价值观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切忌大而化之的宣教,致使学生出现反感抵触情绪。

3.立足实践重在践行

当前,“部分大学生面对多元思想的剧烈冲突,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日渐淡薄,功利意识逐渐崛起,自我中心倾向较重,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环境适应能力较差,缺乏应对与承受挫折的能力。”[10]有鉴于此,在教育计划制定中,导师要设计出与学生一起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教育与引导的切实可行方案,在路径上,可以采取将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校内问题讨论与校外社会调查,甚至与志愿服务与公益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导师通过社会实践来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认同内化,促进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外化。

(三)导师的考核与评价

考核评价是实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导师制的重要环节。没有公开、透明的考核程序,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容易流于形式,往往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在考核时间上,既要注重年底考核,也要有日常和阶段性督查;在考核方式上,要坚持整体性、综合性和客观性的原则,将自评与他评结合起来,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结合起来。

1.设置导师工作条例

制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导师工作条例,目的在于促进导师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从内容上来说,导师工作条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定工作的计划。在工作条例中,首先要制定年度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工作计划。其中在与学生交流频率上,计划明确规定:导师与学生每周至少面谈两次,每学期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至少一次。二是明确工作任务。主要从政治上、学习上、生活三个方面入手:关心学生思想状况,特别是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培养其正确的学习方法,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及实践能力;关心其身心健康,对于生活有困难的同学要给予更多关照和支持。三是做好工作记录。导师与学生交流的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既可以是面对面的形式,也可以通过网络媒介进行沟通。在此过程中,要历经了解学生思想情况、分析原因、拟定教育思路,开展教育工作等环节,每次与学生交流之后,要及时反思总结,做好笔记。笔记既是考核的依据之一,也是导师间的交流的重要材料,可以借此发掘他人经验、探寻自身的不足,努力提升工作效率。

2.导师工作考核与表彰

考核的内容主要围绕所导学生的政治思想、学习成绩、实践活动参与状况等几方面进行。对考核优秀的导师,给予表彰,在晋升职称、评先评优等几方面可予以优先考虑,通过树立典型,形成有效的示范激励机制。对不合格者取消当年的导师资格,且一般当年不得评先评优。在考核等级设置上,可划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考核的具体内容包括: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受导学生的政治思想、学习成绩、党团活动参与度;参与各类校内外重大集体活动情况;校内外评奖评优;先进典型、模范人物涌现状况,等。在考核的流程上,考核可设定为个人自评、所在学院评定和学生评价三个部分,三个部门按照3: 3:4的比例来评定最终的成绩。其中,“个人自评”主要从工作计划、工作投入、受导学生的思想转变情况等进行评价;“所在学院评定”主要是从受导学生的思想积极性、学业进步程度来衡量导师水平;“学生评价”主要是从导师的责任心、谈话次数、交流内容以及个人感悟等方面来进行评判。具体可以根据每个院系情况不同有所区别。在考核的时间上,鉴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阶段,导师只有保持其忠心、恒心与耐心,才能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引领者、浸润者、陪伴者,因此,着眼于更好地推进工作,加强过程监督,使得导师能始终如一的履行职责,考核时间定为每学年考核一次。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导师制实施的成效与影响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1]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生成与定型的关键时期,这就决定了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具有基础性与战略性的作用。上海某大学近几年来通过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导师制,在教育机制、教育重点和教育方式等方面的探索成果,可概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教育机制上来看,导师制的实施,初步构建起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效机制

导师制的建立,一方面,它创新了广大教师参与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动力机制,克服了现实中一些教师长期以来重言传、轻身教,被异化为纯粹的知识传授者和思想说教者,其作为行为榜样和价值取向标尺的功能不断弱化、式微的现象,促使导师言与行统一,表与里统一,切实以自身的行为举止感染人、教育人,引起学生的共鸣。另一方面,导师制的实施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实现了教育的常态化。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学校统一的教育形式受时空的局限,容易使教育出现虚化、形式化与离心化。导师制的实施突破了统一教育时空的限制带来的实际问题,从而建立起大学生经常性教育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其对核心价值观学习、理解与内化的进程。

(二)从教育重点来看,导师制的实施,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激发了学生主动认知、思考的能动性

导师制的实施,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及时地进行思想纠偏。受网络等负面信息的影响,一些大学生模糊了自己的认知、弱化了是非观念,对一些社会问题理解易走极端,这些消极负面的思想倾向,统一的教育难以及时发现,进行针对性引导,而导师通过谈话等路径可以尽早触知,及时把握,往往可以通过交流沟通,化解疑问,凝聚共识。二是,建立直面交流的互动平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离不开情感认同的驱动。学生在与导师交流中,通过对具体可感的事例的讨论、交流,激发了自己的新感悟、新理解,实现了知识获取与思想教育的有机融合,增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从一知半解、不求甚解,到学深悟透,为内化于心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三)从教育的方式来看,导师制的实施,营造了一种教育氛围,进一步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确自身努力的目标

导师制的实施,通过与学生双向互动、因人施教等措施,营造了一种教育氛围,双方在此过程中思考同一问题,合作能够产生师生间思想的共鸣和火花效应。这一教育方式不仅实现了载体、场所的更新,而且也实现了话语、媒介的内涵更新,不再是传统的、纯理论性、口号化的单一话语方式,而是采用一种学生喜欢的、轻松的,甚至是网络沟通的方式。导师通过精心设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与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内容,在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讨论、分析中有意识地融入,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认识、分析,嵌入价值观的思想内容以及相应价值观的引导,这不仅有利于抵制错误思潮、负面价值观的消极影响,而且还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克服个人中心主义的钳制,不断地引导他们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主导价值统一起来,培育社会责任感,给其以精神上的激励和方向上的指引。

结语

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表象虽然丰富,但隐含的核心问题是个体自觉意识的缺位,这恰恰印证了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的必要性。导师制是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集中、统一教育的一种辅助机制。它既弥补了当前高校一般、传统教育的不足,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性化、精准化的教育,又适应了新形势下大学生对价值观教育的内在心理需求。上海某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导师制的探索实践,只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日常化建构的一种路径,它尚需根据不断变化的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凝练,使之成为可借鉴、可推广的育人机制。

[1]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J].求是,2015,(22).

[2]田鹏颖.核心价值观教育如何“入脑入心”[N].光明日报,2014-12-03(2).

[3]石海兵,刘继平.论大学生生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13,(02).

[4]徐艳玲.生活化: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命题[N].中国教育报,2015-05-21(04).

[5]蓝晓霞.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三问[N].中国教育报,2014-06-03(02).

[6][7]侍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有受众导向[N].光明日报,2015-03-17(07).

[8]黄蓉生.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4-07-30(13).

[9]刘晓云.大学生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N].光明日报,2014-07-02(07).

[10]刘川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J].中国高等教育,2015,(11).

[1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2.

G641

A

1671-6469(2017)-01-0090-06

2016-10-09

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阳光计划’项目“基于全员导师制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E2-6206-15-050)阶段性研究成果。

江先锋(1978-),男,安徽青阳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导师制导师价值观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V eraW an g
导师榜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