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率的由来

2017-02-17 19:50:03
小学生学习指导(高年级)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刘徽环形山祖冲之

◎ 刘 玲

圆周率的由来

◎ 刘 玲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人们称它为圆周率,通常用希腊字母π来表示。1706年,英国人琼斯首次使用π代表圆周率,他的符号并未立刻被采用,以后欧拉予以提倡,才渐渐推广开来。现在π成为圆周率的专用符号,π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个地区或时代的数学水平,它的历史是饶有趣味的。

在古代,实际上长期使用π=3这个数值,巴比伦、印度、中国都是如此。到公元前2世纪,中国的《周髀算经》里已有周三径一的记载,东汉的数学家又将π值改为约为3.16。使圆周率计算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首先应归功于阿基米德,他专门写了一篇论文《圆的度量》,用几何方法证明了圆周率与圆直径之比小于第一次用正确方法计算π值的,是魏晋时期的刘徽,在263年,他首创了用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来逼近圆面积的方法,算得π值约为3.14。我国称这种方法为割圆术。直到1200年后,西方人才找到了类似的方法,后人为纪念刘徽的贡献将3.14称为徽率。

460年,南北朝的祖冲之利用刘徽的割圆术,得到了π的两个分数形式的近似π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种思想比西方早一千多年。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科学家,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1964年11月9日,为了纪念祖冲之对中国和世界科学文化做出的伟大贡献,紫金山天文台将1964年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1888的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

猜你喜欢
刘徽环形山祖冲之
数学家刘徽的故事
走近刘徽
让祖冲之死不瞑目的《大明历》
军事文摘(2022年16期)2022-08-24 01:53:36
“笨蛋”祖冲之
为什么月球上有那么多环形山?
祖冲之
浅谈古代数学家刘徽的贡献及其思想
文化产业(2019年13期)2019-10-24 07:03:34
刘徽切圆
《我们来造“环形山”》教学设计
祖冲之序列密码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