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一(上)语文教材已在全国投入使用。与以往教材相比,该教材的图文编排更为精美,知识体系更为明晰,语用价值更为凸显,人文内涵更为丰富,可以说书页的每个角落都透露着母语的独特魅力与编者的匠心设计。
本册教材编选了14篇课文。课文后面的课后练习改变了以往第一册多数是 “老三篇”的面貌(识字写字、朗读、背诵),着重落实语文素养构成的知识点、能力点,按照课标的学段目标来细化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分层落实到各个单元。准确解读课后练习,可以明晰阅读教学的内容及要点,据此探寻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教学手段与策略,从而实现阅读教学目标。
课后练习的设计往往题干简单,却内涵丰富;看似独立,却关联前后;它对阅读重难点有大体把握,却未必能一道题目应对百种学情。因此,它不是拿来即用的,需要教师细细解读,准确把握阅读教学点。
1.透过文字看本质——不偏离。
“部编本”一(上)课后练习的表述贴近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习惯,大多简洁、浅显。然而,教师在解读时不能只停留于文字表面,应透过文字发掘背后的本质,准确把握学习内容和教学重难点。
如《秋天》的课后练习:“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从字面上看,这只是要求朗读时注意“一”的不同读音。但深入解读,我们可以从寥寥数语中读出两个层次的要求:(1)初步了解普通话中“一”的变调现象。 (2)在语境中读好“一”的变调。这个课后练习关注到了普通话中 “一”的变调现象,从普通话学习的角度来讲非常有必要,原教材中是没有的。它的出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有一定难度的,对于教师来说也是如此。如果教师仅停留于该课后练习的字面意思,不关注其内在本质,就容易忽视本课乃至本册朗读学习的一个重点,亦是难点。反之,则能采用一些适当的手段与策略,让该知识点在第一次出现时就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在下一次学习时予以引导掌握,直至巩固。
2.结合学情抓难点——巧突破。
“部编本”一(上)课后练习重视朗读,针对文本个性提出了朗读的不同要求,如“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读句子,注意读好停顿”,“分角色朗读课文”。这些要求的提出便于教师把握朗读学习的重难点,但这并不代表教师要拘泥于此,而忽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存在。教学中,还是应当结合所教学生的具体学情,紧扣难点加以攻克。
比如《青蛙写诗》一课,课后练习第一题是这样描述的:“朗读课文。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在解读这个课后练习时,我想每位教师首先都会把关注点聚焦在“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这个具体要求上。没错,这是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提出了“提取信息”的要求,确实是本课的重点,但这并非难点,学生只要读上一两遍课文就能够轻松完成。要是认为如此便已达成本课的阅读教学目标,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南方孩子来说,本课阅读学习的真正难点在于读好这首儿童诗。诗歌第1自然段中的“雨点儿”的儿化和“淅沥沥”叠字变为第一声的读法都是首次出现的普通话现象,是朗读的难点;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的停顿也并不好读。只有把这些读准确了,才能读通、读好整首诗歌,才算达成这一课后练习的要求。
3.关注前后找联系——成体系。
“知识体系完善”和“知识目标分层落实”是“部编本”一(上)教材的重要特点。同一知识体系的内容往往分层安排在不同篇目中,有时明确出现在课后练习中,有时隐藏在课文里,有时又在《语文园地》中作为某一题或某一板块存在。因此,教师在解读运用课后练习时不能将其与前后内容割裂开来,孤立教学。应关注前后,明确关联,分层落实。
如《影子》的课后练习的第二题:“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这是本册课后练习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对方位词语的学习提出明确要求。只要我们认真通读整册教材就不难发现,本册对方位词语的学习是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的:“东南西北”“前后左右”。它们不是一次性出现的,而是分别安排在《江南》《影子》和《语文园地六》中。先是《江南》这首诗中出现了方位词“东南西北”,本课的“课堂作业本”设计了“看太阳,辨方向”说话练习题。接着,《影子》的课后练习出现了明确的学习要求:“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最后在《语文园地六》的“读一读,背一背”板块中,一首融进了8个方位词的儿歌对这些方位词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具体运用,并在“课堂作业本”中也安排了方位词填空练习。这样前后一关注,我们就知道了以上三次练习是有紧密联系的,教学时便可整体把握,统筹设计,步步推进,螺旋上升。
准确解读课后练习,便可知阅读教学应该“教什么”了。尽管“‘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但就小学第一学段的语文而言,“怎么教”的问题同样重要。只有同时适合教学内容特点与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手段和策略,才能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地。
1.对朗读疑难点,要回归语境,边读边教。
朗读,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课标对第一学段朗读的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专家指出,一年级朗读要把“正确”摆在首位。“正确”不仅仅指字音读正确,而且要求读准轻声、儿化、变调等,这些往往是学生的朗读难点。
例如《秋天》的课后练习:“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秋天》是“部编本”一(上)教材第一篇课文,在第一篇课文中就出现“一”的变调现象,需要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大学里学习“一”的变调,是先学变调规则,再根据变调规则去判断“一”的读音的。然而此刻我们面对的是刚从幼儿园进入到小学的一年级孩子,讲授规则显然是行不通的。如何攻克这个朗读难点?有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1)出示句子:“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读一读,这句话中哪个字出现了好几次?(“一”字)看看注音,它们的读音一样吗?
(2)师:“一”是个魔术师,它会变。它在不同的词语中读音会发生变化。下面这些带“一”的词语,你会读吗?
(指名读,读完一组就出示“一”的读音。分组出示)
“一”字一片片一群
第一一会儿
一二三
一年级
(3)师:原来,“一”和不同的字做朋友时,读音也不同。有时候它念 yī,有时候它念 yí,有时候它又念yì。读的时候可要注意啦!
(4)师:现在,请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相信你们一定可以把“一”字读好。
(出示)
①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②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5)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一”的变调是普通话学习的一个难点,为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教材在注音的时候做了变通的处理,直接标注“一”变调后的读音。上述教学中,老师没有简单枯燥地讲授变调规则,而是直接出示句段,让学生在大语境中发现“一”的不同读音,再分类列举出一些常用的带“一”字词语,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现象中边读边体会“一”的不同读音,引导学生发现“一”字在不同情况下的读音变化并对此留下初步印象,最后回归课文大语境,读好带“一”的句段。整个教学自始至终没有脱离语境,也没有作过度拓展,只是采用不同的形式不断地在读中练“读”,充分体现了低段学生学习语言的特点。
2.对语文要素新增点,可呈现文本,对比着教。
“语文要素凸显”是“部编本”教材的重要特点之一。一(上)教材的课后练习把本册需要掌握的语文要素明确地标注了出来。这些语文要素基本上是首次出现,比如标点符号、自然段等。对于这些新增的语文要素,我们可以呈现有差异的文本,对比着教。
例如《青蛙写诗》的课后练习第二题:“青蛙写的诗里有逗号和句号,请你圈出来。”
教学时,笔者先提问:“青蛙的诗写成了吗?”然后出示没有逗号、句号的“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问:“这是青蛙写的那首诗吗?”当学生踌躇不定的时候,出示原文:“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学生立刻发现了课文里的这首诗是有逗号、句号的,继而在书本上圈出逗号和句号,认识逗号和句号。紧接着对比着读一读,体会这首诗有逗号、句号和没有逗号、句号读起来有什么不同,初步体会逗号和句号的区别。到了《青蛙写诗》的后一课《雨点儿》课后练习第三题“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读好停顿”,进一步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逗号停得短,句号停得长,建立句子的概念,会数句子。由此一来,学生对逗号、句号这两个新增的概念就印象深刻了。
标点符号、自然段等都是基础的、重要的语文要素,是学生学好母语的基石。文本是教学活动的载体,通过对比发现文本之间的差异,使文本中隐藏的这些语文要素凸显出来,引导学生去发现、了解、运用、掌握,比教师直接讲授、学生被动获得更能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习得的知识也更为扎实,不易遗忘。
3.对语言训练点,须依循规律,“架梯子”教。
积累语言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教材在课后练习中设计了除通过朗读、背诵课文来积累好词佳句外,采用多种形式促进语言积累的内容。其中,说话训练对积累语言,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带动听、读、写能力的提高都有着重要作用。如何通过这些语言训练点使学生从“不会说”到“会说”、从“说不好”到“说得好”,教师的教需要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例如《四季》的课后练习:“你喜欢哪个季节?仿照课文说一说。”
《四季》是篇老课文,全文共4个自然段,运用拟人化的写法,语言亲切且富有情趣;使用叠词,富于童趣且朗朗上口;各小节语言句式、结构大致相同,便于学生仿说。一位老师依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为学生架起了梯子——
(1)认识“谷穗”,这是怎样的谷穗?(弯弯的谷穗)翻个跟头:谷穗弯弯。
(2)读第 3 自然段,理解“鞠着躬”,表演“鞠着躬说”,指导朗读。
(3)提问:秋天还有哪些景物?出示苹果、银杏叶、桂花等图片,模仿“谷穗弯弯”说一说:苹果红红、银杏叶飘飘(黄黄)、桂花香香……
(4)他们会怎么说呢?试着填空式说话:______,他______说:“我是秋天。”
(5)选自己喜欢的季节,自主仿说:______,他______说:“我是______。”
以上片段,老师在进行该语言训练时,不是直接让学生仿说整个自然段,而是将教学分解成多个环节:先学习“谷穗弯弯”式短语,了解“谁说”;再引导发现“怎么说”;然后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秋天景物,仿“谷穗弯弯”式短语说话;接着让学生围绕“秋天”填空式说话;最后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仿说。如此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为学生“架好梯子”,让学生顺利“摘得树上的果子”。
4.对能力习得点,可创设情境,在活动中教。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语文能力主要表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笔者认为,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学会的语文知识,更是语文能力的延伸。既然习得的语文能力最终目标是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那么,教师就可以创设与之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获得有效的体验。
例如《影子》的课后练习:“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
“部编本”一(上)语文教材安排了“东南西北”“前后左右”8个方位词的学习内容。在《江南》中初识“东南西北”,在方位坐标中建立直观感受。学到《影子》一课,笔者创设了“找影子”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方位——
(1)师:今天早晨的太阳很好,你们想去操场上找影子吗?
(2)排队,说说你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
(3)来到操场,面向太阳,辨认方向。辨一辨,说一说: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4)找影子活动。看看,现在你的影子在哪儿?发现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正好相反。
师:等到中午、傍晚,你再来找找影子,看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5)踩影子游戏。
本课课后练习的要求只是认识“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笔者对此进行了一定的拓展延伸,把辨认“东西南北”也结合了进去。原因是影子的位置随着太阳方位的变化而改变,太阳的“东西南北”与影子的“前后左右”息息相关。在《江南》一课中,学生已对“东西南北”有了初步的感知。创设“排队”“找影子”的情境,在情境中理解字义,在活动中运用汉字,学生对字义有直观的感受,比起“纸上谈兵”更能体会到语文学习的意义。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用好“部编本”教材,除了要花时间解读文本、解读课文,还要花一些时间去解读课后练习,去弄清它所隐含着的知识体系,使它更好地服务于阅读教学,使阅读品质得以提升。这是每一位“部编本”教材使用者应该做的,也是我们让阅读教学在第一学段就落地生根所迈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