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短篇小说——《别饿坏了那匹马》。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我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这是课文中的一组词语,找个同学读一读。
(出示)
瘦削瞥见张皇
嗫嚅继而泰然
师:这是我找的另外一组词语。一起来读读。
(出示)
消瘦瞧见慌张
结巴接着坦然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两组词语是近义词。
师:你觉得哪一组词语好一些?
生:第一组词语好一些,因为它比较深奥。
师:那倒不一定。词语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要看用在什么地方。让六年级的学生读,用第一组比较好,显得文绉绉的;要是给二、三年级的孩子看,还是第二组比较好,通俗易懂。课文中还有一些成语,谁来读一读?
(出示)
刻骨铭心羞愧不已忐忑不安
流连忘返怒目圆睁一如既往
师:理解词语、成语,最好放回句子中、课文中。我们来读读“刻骨铭心”所在的句子——
生:“如果没有他每天早上这宽厚的一笑,我就不会继续白看他的书,也就不会有那刻骨铭心的两个耳光。”
师:“刻骨铭心”的意思是什么?
生:记忆深刻,难以忘记。
师:“羞愧不已”所在的句子是——
生:“偷看书的时候,羞愧不已的我根本不敢回头去看他那张瘦削的脸。”
师:“羞愧不已”的意思是——
生:一直感到很内疚。
师:“忐忑不安”所在的句子是——
生:“当我第二天上学经过书摊,看见他依然宽厚地对我一笑时,我忐忑不安的心才得以平静。”
师:“忐忑不安”的意思是——
生:心情不能平静。
师:“流连忘返”所在的句子是——
生:“我上小学五年级那年,学校不远处的书摊是我放学后流连忘返的地方。”
师:“流连忘返”的意思是——
生:舍不得离开。
师:“怒目圆睁”所在的句子是——
生:“我张皇地回过头来,看到了父亲怒目圆睁的脸。”
师:“怒目圆睁”的意思是——
生:睁大眼睛,很生气的样子。
师:“一如既往”所在的句子是——
生:“有一天,我一如既往地背着马草走向他的书摊。”
师:“一如既往”的意思是——
生:和往常一样。
师:这些都是常用的成语,要牢记它们的意思,灵活地运用它们。
评析:本文出现了大量的生词,教师通过同义词比对告诉学生:词语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合理地使用陌生化的词语,是语言能力的重要体现。对于成语的理解,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使学生既理解了成语的意思,又进行了句子的朗读训练,可谓一箭双雕。
师:谁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我经常去一个书摊白看书,被父亲扇了两个耳光。父亲提醒我,可以扯马草卖钱,然后用换来的钱去看书。我就这样做了。后来,我的马草卖不出去,失去了看书的机会。残疾青年为了支持我读书,谎称家里有一匹马,收下我的马草。最后,我才发现,他家根本没有养马。
师:讲得比较完整,但还不够简洁。当一篇文章中的人物比较多,讲述起来比较繁杂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抓主要人物。
师:当故事里的情节比较多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生:抓主要情节。
师:是的!把主要人物做的主要事情讲清楚就够了。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是谁?
生:残疾青年。
师:他做了什么?
生:他为了让“我”继续读书,就撒谎说自己家的马需要马草,让“我”把草卖给他。其实,这些马草对他来说,一点用都没有。
师:这样讲,又简洁又完整。我们一起来读读,老师是怎么概括的。
(出示)
本文主要叙述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我”的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故事。
评析: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是:简洁而全面。对于一篇情节较为复杂的短篇小说而言,学生概括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领。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策略——抓主要人物,抓主要情节,较好地解决了实际问题。
1.善意谎言。
师:“别饿坏了那匹马”既是文章的题目,也是人物的语言。这句话是谁说的?
生:残疾青年。
师:实际上,他家里并没有马。也就是说,他说的是——
生:谎言。
师:他为什么要撒谎呢?
生:是为了让作者心安理得地读书。
师:是的,像这样出于善良目的的谎话,我们叫它——
生:善意的谎言。
(板书:善意谎言)
2.良苦用心。
师:一般来说,纸是包不住火的。谎言,是很容易被戳穿的!而“我”被残疾青年“骗”了好长时间,却一点儿都不知道。残疾青年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请默读第13~18自然段,把描写残疾青年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画下来。想一想:你从这些语句中读懂了什么?
(生朗读、勾画后交流)
生:“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笑着对我说:‘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他认真地看过马草后,冲里屋叫道:‘碧云,你出来一下!’”我从“一愣”中体会到他当时非常意外,从“眼睛一亮”中体会到残疾青年为了不让作者发现,装作很喜欢这些马草的样子。
师:的确,只有看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才会眼睛一亮啊!他心里在想什么呢?
生:这个孩子太喜欢读书了,我得想办法帮帮他。
生:我得装像点,不然被他发现就不好了。
师:是呀!“一愣”“一亮”,让我们看到了一颗善解人意的心。
生:“‘碧云,咱家的那匹马正缺马草,收下这孩子的马草。’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命令道,‘听见没有?快把马草提进去!’”他之所以要命令,是害怕妹妹说出自己家根本没有马,那就露馅了。
师:是呀!他盯着妹妹的眼睛,想告诉她什么?
生:你快点把马草提进去,不然被他发现了。
生:你要明白我的意思,不要把事情的真相说出来。
师:多么睿智、多么善良的残疾青年啊!还有吗?
生:“这天傍晚,我离开书摊时,他叮嘱我:‘以后,马草就卖给我。别饿坏了那匹马,行吗?’”他生怕“我”不来看书。
师:是呀!一个劲地叮嘱,是想让“我”记住,天天送马草过来,天天来读书。这是很重要的事情,千万不能忘记。
生:“以后每天,当我背着马草来到书摊时,他便冲里屋叫道:‘碧云,快把马草提进去,别饿坏了那匹马。’”冲着屋里叫,是害怕“我”自己把马草送进去!
师:为了让“我”心安理得地读书,残疾青年想尽一切办法,小心翼翼地掩盖着事情的真相,真是“用心良苦”。(板书:良苦用心)作者正是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残疾青年对“我”的关心与呵护。
3.补充阅读。
师:每一个善意谎言的背后,都有一颗温暖的心。这样的例子,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不少。在《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编织了善意的谎言——
(出示)
以后,老班长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把我们安顿好,就带着鱼钩出去了。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我们虽然还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比起光吃草根野菜来毕竟好多啦。可是老班长自己呢,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
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您怎么不吃鱼啊?”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师:在《唯一的听众》中,老妇人编织着美丽的谎言——
(出示)
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
……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师:这些故事中的人物有什么共同点?
生:这些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都在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生:他们为了帮助别人,编织善意的谎言。
师:我们都懂得,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去帮助他们;然而,你是否明白,帮助别人,其实也是一门艺术——
(出示)
编织善意的谎言,保护受助者的自尊,让他们觉得,你给予他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这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境界。
评析:一千多字的短篇小说,在小学阶段,依然称得上是一篇长文。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实现长文短教,是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教师大刀阔斧地进行删减,将学生目光聚焦到第13~18自然段,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去触摸人物的内心。接着,教师补充类似故事片段,让学生发现共性——每一个善意的谎言背后,都有一颗温暖的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识:助人,也是一种艺术。
师:走出课本,来到现实生活中。很多令人感动的瞬间,都和善意的谎言有关。我给大家讲一个“广漂”的故事——
(出示)
2008年,他辞掉老家的工作,来到羊城,当了一名“广漂”。冬天南方的雪灾,阻断了他回乡的路。
除夕,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不足10平方米的出租屋,潮湿阴暗。更糟糕的是,他感冒发烧了,他把自己掖在被窝里,还瑟瑟发抖。听着窗外风的呼啸,他觉得更冷了。
接到母亲的电话,眼泪滚落在脸颊。他强忍着泪水,满心欢喜地告诉母亲:“妈,你放心,我的身体很好!广州这边天气很暖和,有朋友陪着我,你不要担心……”
挂掉电话,他哭得像个孩子似的。
师:故事里的主人公,为什么要撒谎呢?
生:他想让自己的母亲放心。
生:他想让妈妈过一个好年。
师:你们知道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吗?(生迟疑)就是站在你们面前的老师。整整10年过去了,我依然为当年的自己感到骄傲。因为,在那个冬天,我没有将更多的寒冷带给我的母亲。你们想一想,想一想你们身边爱你、疼你的人,他们有没有编织过善意的谎言?
(生纷纷介绍自己经历的事情)
师:罗丹说过,世界上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但愿你们每个人,都能读懂生活中那些善意的谎言,发现心灵的纯真,感受生活的美好!
评析:能触动人心的教学,根植于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文本,回归现实生活,寻找生活中那些善意的谎言,其实是为了滋养孩子发现爱的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加入了亲身经历的片段,感动着自己,也感动着学生。好的教学,一定倾注着教师自身的经历与情感。只有自己被感动的时候,才会感动学生。
总评:
目前,一提到阅读教学,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关注语言形式”,是“指向写作”。其实,内容和形式是水乳交融的,不存在单纯的教文本内容,也不存在单纯的教语言形式。过分注重语言形式,会破坏课堂的意蕴和美感,会让语文教学乏善可陈。
退一步讲,教内容,是不是也在教写作?个人以为,是的,而且是最为重要的教写作。任何事物,最重要的价值,是内容本身,并非外在形式。文章,也不例外。如果连写什么都不知道,一个劲讨论怎么写,有多大意义和价值?虽然,《别饿坏了那匹马》这篇小说,在表达上有诸如细节、悬念、张力的特点,但是,我们最关注的,还是故事本身打动人心的力量。
这篇文章,我们应该怎么教?我想,是读懂善意谎言背后的良苦用心,是发现生活中那些善意的谎言,是学会选择适合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寻找和发现写作素材的能力,最重要的途径有两条:一是日常生活,二是阅读(课内与课外)。阅读课上不教选材,什么时候去教呢?如果学生学习了这篇文章,他们的心思变得细腻、温润,懂得发现美、珍惜爱,未尝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