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仲作军 高海霞
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生物教学的思考
甘肃 仲作军 高海霞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本,倡导“有效教学”,着眼于“一切为了学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进步的系统过程,教学理念的形成也需要长时间的分析和综合,要实现高中生物教学的基本目标,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的主体观念和地位的改变等多方面去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下面就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几点看法。
要求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教师首先应进入“探究”的角色,进行换位思考,备课的过程应成为教师探究的过程。教师的备课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
一是备教材,高中生物的知识是零散、没有系统的,这样很不便于学习。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教学的效率,还要将知识归纳,以便于学生的学习,减轻学习的负担。一方面要保留生物学科的生命激情,另一方面还要懂得用理想加以框架,用纲要、图表将知识进行组织,建立起各种生命之间的联系。
二是备学生,教学不仅仅是单方面的灌输和倾泻知识,而是在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交流学习中实现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共鸣。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既要了解学生的情感动态,又要掌握学生的领悟能力和知识储备,还要把握学生的兴趣点。
三是备教法,教学要用一定的方法,用的适合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教学方法不是单一的,既要大胆创新,也要防止为方法而方法的作秀。许多时候讲授法反而是更具有实效的教学法,所以,在创新的时候没有必要把旧的教学方法全部丢掉。
课堂教学与从事其他任何工作一样,要有一个好的开头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教学中笔者体会到: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愿意学,而且学得比较好,某些事物形象一些生动一些,学生就容易记住,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时,要把握这一点,在备课时,要设计一个好的导入语,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抓住学生的心,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教学内容紧扣学生心弦,激发学生求知动力,使其自觉地学习。常用的导入方法有如下几种:
教师通过生物实验或其他直观教具导入新课。把直观教具作为问题的载体导入新课既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又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上课一开始教师开门见山地直接提出本节课的课题,说明要学习的知识内容的特点和教学要求,这种方法简便易行,直截了当,能起到定向学生思维的作用,但启迪、引导学生思维的功效太差,不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运用复习导入新课是生物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教师可以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复习旧的知识而自然地导入新的知识,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复习导入法,提问、讨论、联想是三种最常用的方法。
教师通过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奇闻轶事等作为一节课的开始,既能活跃气氛,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云:“疑是思之初,学之端。” 疑是思维的开始,是创新的基础。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离不开一定的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都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把问题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抓住教材的关键,在学生感到困惑时设疑置问,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促使他们在“由生疑到置疑最后释疑”的循环中去探求新知,发挥潜能。同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富有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设疑启发外,还要鼓励学生质疑。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而有些较难的问题就得补充适当的辅助性问题,把大题化小,分步提问,引导过渡,帮助学生克服思考难题中的障碍。
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等已走进课堂,多媒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能够展现出平时生活中没有接触到的生物现象,并且伴随着声音、图片、动画的同时进行,让书本中的知识变得活了起来,把抽象的生物现象变得具体化,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的奥秘。多媒体的运用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具体的知识,增加了知识含量,并且教师在讲解中不用再板书画图,节省了时间,教师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中去,并且在讲解后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反馈练习,让学生当堂掌握学习内容,提高了课堂效率。比如在讲植物向光性生长、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时利用动画演示向学生展现理论形成的全过程。
多媒体的运用给高中生物教学带来了福音,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多媒体毕竟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动手实验,过多的使用会影响教学效果,给学生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要合理利用多媒体这个教学工具,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使它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没有什么能比让学生亲身经历更印象深刻,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好多知识都源于生活。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生物与教学的关系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倡导生物教育要回归生活,追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提倡生物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找到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连接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学习生长素与其他植物激素时,联系水果催熟问题;学习组成细胞的元素时,联系到缺铁性贫血的问题;学习人体内环境时,联系到组织水肿等问题。教师在生物教学中,一定要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使得学生在心目中建立起“在生活中学生物”的理念。
总而言之,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是一个逐步尝试的过程,只要我们勇于探索,不断反思,学会运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挖掘生物学科的潜在魅力,设置悬念,寻找兴趣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多关注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求新探索和发现,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