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建
(江苏省南通市城中小学,江苏南通 226000)
浅谈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思维
刘 建
(江苏省南通市城中小学,江苏南通 226000)
身处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孩子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思维的培养更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我们每位数学老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能还停留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上,要把帮助学生在思维中学会思维放在首位,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创新能力;思维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张华教授指出:核心素养是人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是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复杂交往能力。
由于我国学校教育的基本形态是分科教学,每门学科都承担着无可替代的学科价值,所以,每门学科都要切实做好学生在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那么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呢?我国的郑毓信教授曾指出:数学教学或数学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帮助学生学会数学思维”,应更加强调“通过数学帮助学生学会思维”,即“将数学思维的学习与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很好地结合起来”“用思维方法的分析去带动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郑教授所提出的帮助学生学会思维中的“思维”,我认为应该是我们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这里的思维不能简单地解释为思考,而应该理解为学生能够自己主动地发生联系,打通关联,解决问题,最后自主地实现问题的解决。那么,我们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一核心素养呢?
数学学科具有整体性、结构性、逻辑性、严谨性等特点,老师平时每堂课的教学设计要能充分体现出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结构性等特点,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充分依靠数学的这些特点来学习。教师长期坚持这一模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是整体的,现在的学习是连通过去、通往未来的,同样的内容换种方法就会不一样,就会有惊喜,有新的知识。这样的感知通过课堂学习不断地去强化,不断地去获得,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学习的真谛,形成自己的思维。这样,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将自己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将数学学习中的方法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真正学会了思维,形成思维的自动化,从而具备了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比如在执教一年级的《百数表》时,我便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整个课堂的教学重点不仅仅是让孩子知道百数表就是将100个数填在100个格子里,然后找一找这些数有什么关系,而是让孩子去感知为什么要有百数表的存在,让孩子回忆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里还有哪些表?有10以内加法表、10以内减法表、进位加法表、退位减法表等,首先让孩子感觉到数学中经常会有表,产生思维的方向。接着探究为什么要有这些表?因为讨论的数或者算式比较多,不整理的话有点乱,不好研究,这些表就是将这些数或者算式进行了整理、分类,让孩子领悟到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内容一多就要整理、分类,通过整理才有了表,有了表就方便了研究,才便于我们发现隐藏的规律,从而形成孩子思维的模式,塑造出学生的思维,孩子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就会不自觉地只要知识点一多就会想到去分类、整理然后去观察,找关联,发现隐藏的规律,获得知识,提升智慧。长此以往,学生会将这种方式自觉地运用到其他学科学习中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成为自己的思维,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师应努力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学习投放到不可预知的情境中,然后让学生解决问题,进入未来生活的“模拟”状态。将来学生走进社会,必将面临这种模式,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一定会碰到自己根本没有涉及过的或是不太了解的问题,怎么办?必然要去学,要去了解,要去掌握,边做边总结边发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寻找方法,提升智慧。
比如我在执教五年级《圆的认识》时,指导学生如何画圆时,我不是一开始就告诉学生用圆规画圆,而是提问:“谁能上黑板给大家画个圆?”没有任何工具,学生可以说是无从下手。将来的生活中肯定也会遇到不认识、不知道、不会等束手无策的事情。过往学生的惯性是不懂问老师,不懂问家长,不懂等老师讲,这样何谈素养?这时教师紧接着提问:“怎么办?”不是学生问老师,是老师问学生,这个改变至关重要。学生会去自主地思考,然后回答道:“您得提供工具。”不要小看这个环节,学生就会自觉地知道遇到无法徒手操作时,可以找工具,这就是数学素养。这时千万不能拿出圆规给学生,而是提供大量的“工具”:直尺、三角板、圆形饼干盖子、一根绳子上绑一支粉笔等。让学生自由选择,这个选择的过程也是数学素养的培养,有选择就会有尝试、有判断、有总结。为什么不选择直尺、三角板?因为没用。为什么选择圆形饼干盖子、一根绳子上绑一支粉笔?可以画出圆,让孩子在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出方法。长此以往地坚持这样设计教学,把学生经常地投入到未知的情境中,学生就会形成不知道没关系,我可以学、可以试、可以找、可以总结,让孩子真正体验到“失败是成功之母”,从而形成自己的数学素养,运用到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去。
教学即研究,也就是学生的学习即研究,我们要努力让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研究的过程。郑毓信教授曾指出:要将数学思维的学习与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很好地结合起来,用思维方法的分析去带动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
比如我在执教三年级《千米的认识》时,课一开始,我并没有按照传统的方式,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而是,一开始先让学生回忆已经学习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然后提问:“同学们,我们都学习了这么多长度单位了,而且大家都掌握得很好了,那我们今天还要学习什么呢?”学生回答可能还有其他的长度单位。我便追问:“有吗?如果有,会是谁呢?”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推想出在米的旁边应该还有其他长度单位,带动了学生的思考,产生出思维的火花,学生便会自主地去创造出第五个、第六个、第七个……长度单位,从而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到千米的研究过程中去。学生在整个创造的过程中,用思维方法的分析带动了千米这个长度单位的学习,学生思维得到了有效锻炼,知识得到了充分内化。
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需要我们每个学科的教师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分科培养,从而形成学生完整的核心素养。身处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孩子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思维的培养更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我们每位数学老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能还停留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上,要把帮助学生在思维中学会思维放在首位,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1]刘伟.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案例分析与反思[J].新课程(中).2011 (02).
[2]杨竞.拥有一个真实的小学数学课堂[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20).
刘建,1981年生,男,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主要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中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