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娟
(福建省浦城县实验小学,福建浦城 353400)
浅谈小学习作评价改进与创新策略
沈丽娟
(福建省浦城县实验小学,福建浦城 353400)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毫不夸张地说教学评价就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传统的小学习作按照应试写作的要求教学,往往模式固定,内容僵化。老师在教学中通常会给学生一套类似“八股文”的写作模式:文章结构“三大段”,文章内容“人+事”。这样训练的结果便是“模式化”习作充斥课堂,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缺乏真实情感,“假大空”文章比比皆是。因此,小学习作评价方式亟待改革,以人为本,还原小学生的写作本真。
小学习作;评价;创新策略
传统习作评价标准首先看文章的结构安排,其次评价文章内容,甚至有的老师在批改作文时扫一眼文章结构便能打出分数。对于好学生来说,他们写作时会严格按照老师的标准,所以得高分,而对于不按要求行文的学生,不可能得高分,因此也挫伤了部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评价过程要因人而异,注重与生活相联系。
集体学习一定存在个体差异,老师在评价学生习作时一定要变“绝对标准”为“相对标准”。学生表达能力不同,尤其是书面写作,有较大的倾向性。有的学生在习作中语句通顺,但错别字较多;有的学生表达平淡,通篇没有亮点;有的学生能够有意识运用各种修辞,但把握的度不好,甚至修辞运用比较乱;有的学生内容很充实,但是叙述比较啰唆。这些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老师仔细甄别并给予点拨指导,做到因材施教。
习作的生命在于生活,老师要特别强调习作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真实感人应该是习作评价的第一要义。现在的习作教学根据年级学段都有具体的字数要求,如果篇幅不够,就直接定为不合格,很多学生只能往里面套空话凑字数,从而养成不好的写作习惯。
如人教五年级上册习作六,习作的主题是“父母的爱”,立意角度很多,可以和父母说说心里话,可以通过事件的叙述体会父母的爱,可以对父母提建议等。因为五年级要求习作字数不少于400字。有的学生开始落笔害怕字数不够,于是大谈父母的伟大,应该怎样孝顺父母等,在叙述事情时则一笔带过,没有深刻挖掘自己的真实情感,文章像是大量歌颂父母的句子堆砌而成,没有可读性。每一篇习作要围绕“中心事件”展开,情感也要由事件蔓延,整篇文章才显得浑然天成。
传统的习作评价由老师一手完成,往往本周的习作要等到下周才出评改结果,学生早已忘记当时立意构思的过程,习作本发下来,学生也只是关注一下优良般差的等次,评价效果大打折扣。评价方法的创新就是要让学生“改”作文,老师作“点评”,这种评改方式不但让学生在互批互改中收获更多,还可以把老师从繁重的批改工作中解脱出来。
互批互改的习作评价方式为学生作文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用同龄人的眼光去审视同伴的表达能力,理解伙伴的情感,更加客观准确。互批互改的组织方式可以是同桌、前后桌互换作文,学生在批改的同时就可以指出对方的问题,学生可以即时明确自己的优缺点。老师还可以把习作本全部收起来重新发,学生每次所批改的都是不同作者的文章,更具新鲜感,也可以学到不同学生的写作技法。为了增强学生批改的责任心,学生每次评改作文都要在评语之后签上自己的名字,便于学生之间互相探讨修改的正误。
学生互批互改之后要有展示环节,主要是挑出文中的亮点投影展示,师生共同点评。每个学生手里拿到的都是别人的文章,阅读批改以后要找到本篇文章的一二处亮点推荐展示。如文中细致的景物描写,人物刻画手法,运用修辞的句子等。投影之后,推荐者先说“上榜理由”,然后其他同学共同赏析。老师可以稍作点拨总结,规范赏析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认识高度,让每一次习作训练都能给学生带来丰厚的收获。
小学生比较重视竞赛,为了促进学生共同进步,老师可以运用学习小组“捆绑式”评价。每次习作中学习小组成员被推荐的越多,本小组的积分就越多,每个月可以根据分数评出“小小作家组”,并授予本班“文学奖”。奖品通常为一本书,鼓励学生小组共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为只有本小组集体分数越高才可以获得奖励,所以每个学生都会认真对待每一次习作,努力为自己小组赢得更多的分数。学生在写作中端正态度,写作能力将不断提高。
传统的习作评价目的比较唯一,就是要让学生写出“规范”的作文,考试时能够得高分,忽视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教学艺术的本质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小学习作教学目的也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抒发学生的真实情感,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习作评价最重要的是赏识、激励,学生的表达能力千差万别,老师经过长时间的作文批改必然会产生“光环效应”,在评改时会有所倾向。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习作现状给予恰当的激励评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老师的激励评价要循序渐进,帮助学生摆正写作态度,写作的效果当然更好。
如有个学生的作文叙述比较通顺,但是比较平淡,而且错别字较多,属于水平一般的文章。老师的初次评价为:“你的文章语句流畅,思路清晰,如果错别字能少一些会更好。”下一次的习作,这个学生文章中的错别字果然少了很多,书写态度也更加认真。老师对二次习作的评价为:“真不错,本次的作文进步很大,错别字几乎没有了,而且书写更加工整,如果能用上几个比喻句,效果会更好!”这个学生的第三次习作中,错别字只有两处,而且通篇用上了两个比喻句,一个拟人句。老师的评语为:“祝贺你,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此次确实是佳作一篇!如果以后多读书,多积累,一定可以写出更美的文章!”同时老师打了一个“优”字!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只要老师能够耐心指导,每个学生都可以写出优秀的文章。
习作应是每个学生内心情感的表达,老师在评价学生习作时要针对文章内容和情感写出评价语,而不能千篇一律:结构合理,内容充实,语言优美。学生在拿到自己的习作本第一时间要看老师的评语,如果每一篇都是这么几个简单的字,学生看到第二篇就兴致大减,第三篇如果还是这样,学生就没有看评价语的热情了,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态度。“例行公事”式评价让学生感觉老师根本没读自己的文章,没必要认真写作。长此以往,学生写作能力不可能有任何长进。
老师在写评语时最好用第二人称,可以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用“对话式”提出的建议,学生易于接受。如“你的观察非常细致,所以才能写出如此动人的语句!继续保持!”“你写得太感人了,与吾心有戚戚焉,希望继续读到你的‘大作’!”“文章运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给人以情感冲击,所叙事情贴近生活,看得出你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语言清丽,多处运用修辞手法,形象生动,足见你有着深厚的语言功底!”……学生在读到类似的评语以后,内心充满被认可的喜悦,感觉与老师有“心灵”沟通,在下一次习作中会表现得更好。所以,老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情感表达,习作评价做到“以人为本”。
小学习作质量的提升在于习作评价的改革和创新。教学实践表明习作评价的创新点要从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评价目的三个方面进行,老师要树立新的评价观念,用耐心和恒心改变每一个学生的写作态度,用智慧和技巧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写作能力。以人为本,赏识激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爱上写作表达。
[1]韩霞.有效习作评价,提升学生语文素养[J].语文之友,2015(11).
[2]郑伟愈.多元评价,精彩习作课堂[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09).
沈丽娟,1972年生,女,大专学历,福建浦城人,现任教于浦城县实验小学,高级教师,福建省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科研教师,南平市课题研究优秀教研员,县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撰写多篇文章发表于CN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