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辉
(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第二小学)
培育少年儿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学校和全社会都有责任,其中学校的教育尤为重要。而学校的教育重点又体现在少先队工作上。为此,学校要全面加强校风、师德建设,根据少年儿童特点循循善诱、春风化雨,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每一次少先队活动不仅健康身心,而且陶冶性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德育有效整合,让育人目标更好地落实,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阶段是儿童向少年过渡的关键时期,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 就要通过有益的活动,使学生自觉普遍地认同,感到实实在在,感到对自己有用有利,而不是高不可攀的空洞理论。通过学生们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渗透”入学生们的头脑中。为此,学校坚持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增加实践教学,多创造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学生在实践教学和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在众多的常规活动中,参观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是我校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的。这座纪念馆位于洛阳市老城区的南关贴廓巷,抗战期间为我党开展统战工作,掩护地下党活动的重要根据地。因毗邻我校,为此学校每年都组织少先队员前来参观学习,感受中国共产党的吃苦耐劳和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在参观的过程中,革命先烈的一幕幕事迹让少先队员们的心灵受到洗涤和震撼。那些刻在纪念碑上革命先烈的名字以及他们的英勇事迹,给大家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参观结束后,少先队员们感到今后的努力方向更加明确,并纷纷表示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珍惜大好的学习时光,努力学习,回报祖国。
“幼则束以礼让,长则教以诗书。”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差别相对要大一些。针对这一客观情况,我校的少先队活动又进行了细化。低年级段开展“学雷锋,做好儿童”“我爱春天”“做环保小卫士”等活动,把道德教育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第一课。中高年级段开展“读美文,诵经典”“核心价值观在我心中”“做最美好少年”“学会感恩,与爱同行”等主题班队会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理解他人,引导学生学会关爱父母长辈,懂得感恩。同时,结合节日(如“庆六一”)开展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同时,更深地体会“民主、文明、和谐”的内涵;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寻找差距,确定努力和进步的方向,形成人人争做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的好学生的氛围。
每一次的少先队活动,都要让学生围绕“核心价值观记心中”,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从小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开展少先队特色活动,目的在于发挥学生特长。少先队活动不是教授知识,而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扩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并在这一过程中寻求向上、向善的力量。首先,少先队的各项活动注重学生的参与,促使主体更多、更深地投入到教育之中。如通过演讲比赛、模拟法庭教育活动、故事表演赛及走出校门的“美化环境”等互动式、开放式活动,让学生在思考、诉说、娱乐、增知为一体的实践中感悟“对与错”“优与劣”“先进与落后”“文明与愚昧”“诚实与守信”“坚强与懦弱”等行为意识,从而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诚实守信、顽强拼搏、文明好学、求实上进的道德品质。
其次,少先队的各项活动注重儿童的体验,避免活动的外在化,努力激发儿童内在的感受、体悟与收获。如为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为促进全体学生全面成才,学校邀请洛阳市“梦之幻”室内乐团将“优雅音乐”带进校园,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音乐之美。
再者,少先队的活动注重学生的锻炼,在各种实际锻炼中帮助其形成相应的能力,促使其知能协调发展。如为开拓学生思维,学校开设专家讲堂,邀请《童话大王》作者郑渊洁之子郑亚旗到校给孩子们讲解“快乐阅读,挑战想象力”的内涵。活动中没有老师的说教,但每个学生都动了起来,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的知识会更入心、更能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
由于小学阶段的孩子,社会阅历、思想理念和理解能力都还很浅显,所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不一定能理解透彻,因此在设计少先队特色活动时,可利用天时、地利之便,将活动开展得有活力。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每一位少先队员考虑,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就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同时也引导他们传承塑造诚实、正直、宽容和善良的人生品格,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并从点滴小事中教会他们欣赏真善美、远离假丑恶。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道德的认知、评价和选择能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向上向善的动力源泉,不断润泽学生的心灵。
在洛阳市每年一届的牡丹文化节期间,我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万人助交通”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雷锋日,组织小小志愿者服务队,走进社区广场清扫垃圾,向大家宣传健康知识。“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学生在实践教学和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希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学校德育工作赋予更为广阔的内涵。坚持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塑造青少年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是我们教育者不变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