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合课后习题 开展综合性学习
——《人类的“老师”》教学案例

2017-02-16 04:44
名师在线 2017年13期
关键词:综合性习题交流

姚 丽

(江苏南京市扬子第三小学,江苏南京 210048)

引 言

“文本”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课后习题和文本是有机的组合,它们构成了一个整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契合课后习题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知识的灵活运用。但在具体教学中,由于各种教学参考书对教材内容的多元解剖,再加上教师的认知程度、重视程度不同,在处理课后习题时比较简单、低效,课后习题反而成了文本的累赘,失去了本身的意义。我们该如何利用课后习题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拓展和有效地运用语文知识,使得教学更规范,更高效,是当务之急。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达到课内与课外的无缝对接,课后练习的最后一题大多是课内学习向课外延伸的一座桥梁。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落实到实处,设计拓展延伸练习,以丰富学生的收获,增强学习语文的情趣,并体现出“语文味”。例如:苏教版第八册《人类的“老师”》,课后第五题练习“搜集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资料,和同学交流”。如果从字面上理解,纯粹地搜集与交流,那将不是一节语文课,几乎体现不出一点儿语文味。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年段“综合性学习”相关叙述,核心词是“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如果契合课后的习题,就可以有目的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最大限度发挥课后习题的作用。这不仅能体现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的语文味,还能体现趣味性。于是我以《人类的“老师”》为例,契合课后习题,开展中年段语文综合性学习。

一、案例描述

1. 导入

教师:学习过《人类的“老师”》这一课,大家对“老师”一词有没有新的理解?学生:文中的老师不是指人类本身,而是鸟儿、蜻蜓、袋鼠……是自然界的动物、植物。

2.出示:人类的“老师”

教师:我们回顾一下文中提到的“老师”。学生:(鸟儿、蜻蜓、鲸、鸡蛋、袋鼠、贝壳……)

出示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师: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教师过渡:从这小节我们知道自然界中还有许多“老师”。教师:结合自己收集的材料,选择下面一种句式,我们大家交流一下你要介绍的“老师”。先小组交流,然后再集体交流。

科学家从____________________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________________;人们模仿_____________造出了_____________。

学生:科学家从萤火虫的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冷光灯。科学家从青蛙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

……

教师:对于我们以前所理解的老师,人们尊敬他,会用各种形式去赞美他、歌颂他,我们学过的有《一株紫丁香》《老师,您好!》(四上),那对于我们今天所提到的“老师”我们是否应该感谢他们呢?

出示:

小小的鱼儿,你可知?

当你在水底自由游动时,

给了我们启示,

于是,我们发明了潜水艇。

你,是人类的“老师”!

(范读,你们发现点什么)

这是老师送给鱼儿“老师”的一段话,很多同学也好像要感谢“老师”,你可以参照老师的句式说一说,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你可知?

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了我们启示,

于是,我们发明了___________。

你,是

人类的“老师”!

(小组交流,个别交流,组合交流)

学生1:___小小的蝙蝠_____,你可知?

当___你在黑夜的天空中飞行时_____,

给了我们启示,

于是,我们发明了__雷达_____。

你,是人类的“老师”!

学生2:__勤劳的蜜蜂_____,你可知?

当__你在花丛中采蜜时_____,

给了我们启示,

于是,我们发明了__新式飞机____。

你,是人类的“老师”!

……

总结(同时作为诗的结尾)。

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

我们感谢这些老师,难道仅仅是他们给了我启示,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创造发明吗?

出示:

青 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梅 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两首诗中也有一位“老师”,那他们给了我们一个什么样启示?

学生:诗中的青松和梅花都是我们的老师,它们教我们要不怕寒冷、顽强不屈。

教师总结:这两位老师给了我们精神方面的启示。提问:你还知道哪些诗句中也有这样的精神之师。学生:我还知道清代郑燮写的《竹石》、明代于谦写的《石灰吟》,还有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教师:这是诗人眼中的老师。如果你留心观察,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老师。

出示:

(1)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2)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教师提问:这些都是我们常说常听的谚语,这些谚语是我们的生活之师,你也能举几个例子吗?

学生1:滴水穿石,绳锯木断。

学生2: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

教师总结:大自然中原来藏着这么多的老师!

二、案例反思

语文课程不能因注重“课文”本身,而忽略课后习题。语文综合性学习,不等于随意地开展活动,而丢掉“语文”。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如果能契合课后习题,这样就能开枝散叶,丰富文本这棵大树,加重综合性学习的“语文味”,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语文知识的运用。

1.契合课后习题,找准最佳结合点,突出整合性

我们通常所说的“整合”,是把看似不相干、零散的东西通过一种方法贯穿起来,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从“语文”和“实践活动”整合。如果教师为开展一次活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那势必会脱离语文。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从“语文”角度出发,结合生活开展。例如“仿生学”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学生对于它的了解并不是从语文这个角度。教师应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上,通过开展活动,体现出对语文知识的综合学习与运用。综合性学习《“老师”》,是在结合苏教版第八册《人类的“老师”》课后第五题的基础上开展的,这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依托于文本,在深入教材基础上,有目的地延伸了教材,让文本和综合性学习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整体。

2.契合课后习题,选取准确学习方式,散发“语文味”

语文学习主要是综合训练学生听、说、读和写的能力。教师在课前让学生结合课后习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在这一环节,学生搜集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得到训练。在小组交流资料的过程中,无形中又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又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对这一类“老师”的感谢、感激之情,激发了学生兴趣的同时,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写的能力。这样结合语文教材,契合课后习题,再选取恰当的学习方式,就能让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散发出“语文”味。

结 语

通过契合语文课后练习,开展有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能使语文学习的容量变大,拓宽语文学习的道路。这样既能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让语文综合性学习简单却不乏深度,扎实而又生动,实在却充溢灵动!

[1] 刘志荣.关注课后习题 构建有效课堂[J].作文成功之路,2015(11).

猜你喜欢
综合性习题交流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如此交流,太暖!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国外舰载直升机助降与牵引装备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