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娟
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很多历史教师都认识到改革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但对于历史教师来说,他们的新型教学实践无法做到体系化、理论化和系统化,在历史教学中一些必要的教学理念无法做到完全渗透,导致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本文将就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转变高中历史教学观念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历史 教学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202-01
我国颁布了新课标以后,明确要求高中历史教学应该重视构建学生完整的知识网络,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而不仅仅是让他们掌握历史知识和解题技巧,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来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教学中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中历史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理论知识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与历史有关的问题,通过学习历史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实现新课标要求的三维教学目标。但是由于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目前历史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不足,导致课堂教学存在很多弊端和问题,并且滞后的教学观念严重阻碍了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改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传统教学观念下,教师决定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学生基本没有自主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不如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而目前历史教师不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导致教学效率难以有效提高。(2)不重视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中非常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投入自己的情感,而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水平。如果教师只知道传授理论知识,不重视学习历史的本质目标,就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这也是目前历史教学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3)不重视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建立历史知识体系,注重归纳整合教材知识和教学信息,这样学生在教材中能够获取更多信息,并将已经掌握的知识构建为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或者学习新的历史知识时,能够快速调动自己的知识网络,对知识有更加深入全面的理解,解题效率也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新课标下转变高中历史教学观念的策略
显然,传统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学生需求,也难以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历史教学,转变高中历史教学观念,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构建趣味性课堂,激发学生对历史教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课堂氛围枯燥沉闷,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也会被降低,教学效率也就难以提高。因此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作用应该是引导者,而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不断增加历史知识储备。要激发学生对历史教学的兴趣,教师可以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比如通过多媒体素材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来导入课堂,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
(二)以新课标为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历史事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运用这些历史事件,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克服困难等良好的品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坚决落实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感受历史事件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继承千百年来形成的优秀的民族精神,通过学习历史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实现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目标。
(三)加强历史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渗透
历史与语文、数学等很多学科都有紧密的联系,高中历史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哲学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中适当渗透语文、物理、数学等学科的知识,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重要作用,还能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让学生能够将知识点联系起来,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和学科知识网络,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不仅能够改善历史教学的质量,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综上,新课改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对新课改有全面的、科学的理解与认识,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娟.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3,25:103.
[2]许鹭.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人物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学习导报,2014,06:58.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