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视角下高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讨

2017-02-15 12:48孙静巍
现代交际 2016年11期
关键词:培训模式高职院校

孙静巍

摘要: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内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随着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也促进了办学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其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已经越来越重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本文就高职教学管理与创新性人才培养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同时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出了一整套适合高职院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方法,同时指出了目前高职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过程中需要予以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101-02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等各方面积极地参与其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院校所肩负的最为紧迫的任务。虽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近十多年发展得极为迅速,其办学条件以及办学实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增强,但是在实际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一整套统一固定的模式,因此在实际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还必须不断地实践和摸索,才能为社会建设培养出需要的人才。

一、教学管理视角下高职拔尖创新人才定位的研究

作为高等教育而言,必须尊重客观的规律,充分发挥其为社会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所进行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创业型人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自身的创业精神和创业冲动都比较强烈,而这类学生则在实际创业的过程中,通过自我批判而发现新的机会,然后将这些资源进行相应的整合,将其发现的机会变为实际的行动,从而贡献其在社会建设和发展中的力量。二是技艺精湛型人才。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学生其动手能力相对较强,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实践操作过程中对遇到的问题不断总结和钻研,逐步成为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三是复合型人才。在这其中还有一部分高职学生,则是通过深入地了解和学习自身感兴趣的相关学科的知识,使现有的知识结构得以进一步拓展,而经过这样的过程,这一部分学生最终都有可能在科研方面作出重要的贡献。比如说,有些学生比较擅长管理,就可以将管理技能与其所学的专业相结合,经过积极的培养,从而使其成为管理技能非常突出的人才。综合性以及整体化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未来趋势。虽然工作本质与产业结构随时都在发生变化,但是在实际分工的过程中,专业化与专业的交叉是并存和相互依托的;而各种新的岗位的不断出现,也使得劳动的性质和职业的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相结合,才能不断培养出一批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与精湛专业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在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将学生技术、技能以及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和目标。

二、高职教学管理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

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是教学管理的内容。而这也是拔尖创新人才选择的基础,同时,拔尖创新人才正在逐步成为教学管理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那么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无法顺利地进行,这也就失去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初衷,而此时教学管理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和意义。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都必须以规范、高效的高水平教学管理为基础。也就是说,高校教学管理就像指挥乐队的指挥棒一样,其对于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具有直接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责任就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而且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手段,牢牢地掌握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掌握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而为了顺利地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作为高职院校必须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开放性的教学管理体系。同时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不断地对其进行创新,尽可能为学生营造出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才能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激发出来。而在实施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实施的方式与方法,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才能为学生营造出自主学习的空间。而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对于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这也是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所必需的条件。

三、教学管理视角下高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创新拔尖人才的选拔制度,切实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发现具有这方面潜质的人才,而这也对高校的人才选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公开、公平、公正是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所具有的特点,但是这样的制度也只能作为普通人才选拔的评价标准,而无法满足拔尖创新人才选择的要求。所以,就目前而言,我国现行的人才选拔方式、评价方式以及理念都存在极大的缺陷。如果要顺利地进行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就必须对现有的人才评价标准进行改变,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健全更加适合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的评价指标体系,教师才能更加直接地进行具备此类潜质的优秀学生的遴选。一般情况下,但凡是具有拔尖创新潜质的人才,其个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都比较高,而对于物质生活却没有太高的要求,同时其性格一般都比较内向,往往表现出沉潜、孤独、内省、冥想、神游、心斋、纯净等鲜明的特质。而现状所采用的人才选拔的标准,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过分看重,从而出现了很多表面看起来内容十足但是内在却空空如也的学生,而那些真正具有拔尖创新潜质的学生却因为不符合选拔的标准而遭到了淘汰。因此,必须进行拔尖创新人才特质的深入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选拔方法,才能确保拔尖创新潜质人才选拔的顺利完成。

(二)根据拔尖创新人才的自身特点,开展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高等教育的规律进行,同时对于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先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交付方法也必须积极地借鉴,并按照人才培养的周期以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进行人才的培养。(1)以社团活动为基础,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管理以及服务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生则在自主选择参加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将其自身的兴趣和特长充分发挥出来,使其健康的人格与良好的心理品质在交往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塑造。同时将大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举办各种体育、演讲、辩论、绘画以及摄影展示等活动,同时设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对活动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奖励,而学生则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展示了自身的特长、个性,对其自信心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2)根据学生实际的情况,积极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在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比较成体系的培养观念,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的建立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而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将专业课程理论教育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时进一步加大针对学生的人文教育、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培养。而教师则需要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及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讨论、独立学习或者研究、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学术严谨性以及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3)以竞技技能竞赛为基础,培养学生在实践操作技能上不断进行创新,促进其思想高度与实践深度的进一步提高,为创新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必须将实践与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最终目的。

(三)拔尖创新人才需要模糊专业界限,对于其课程体系要进行重塑

针对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对于人才培养而言十分的重要。为了更好地适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必须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理念,及时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并将相关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分为几个阶段逐步进行:第一阶段,只要是进行通识教育,以公共基础课教材为基础,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阶段,强化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将专业基础课程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同步进行;第三阶段,通过前期的学习,详细地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个性以及特长,帮助学生选择和确定各自的专业方向,并根据其各自的专业核心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将学生的学习重心由通识教育转向专业教育。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再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增设一些适合学生特点的超常教育课程,为后续的拔尖创新人才的涌现奠定基础。

(四)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的师资力量

深入贯彻落实“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以专职教师与非专职教师为基础建立业务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在大力培养自由骨干教师的基础上,积极聘请知名教授或者行业内专家为学生授课。也就是说,在迅速充实本院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同时,还必须积极聘请一些实践经验较为丰富的专家或者教授作为本院的兼职教师;出台一系列教师培训的制度;派遣优秀的教师深入到企业或者科研院所挂职锻炼;完善相关的奖惩政策,积极选拔业务水平相对较高的教师担任学生的学习导师。

四、结语

高职院校要想实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就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积极进行教育模式的创新,同时对目前高职课程进行改革和完善,使教学内容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对于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型思维培养,切实地按照人才成长的自然规律进行逐步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万秋,钱坤.高职院校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30:32-33.

[2]夏苗苗.我国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的道德论证[D].南京林业大学,2014.

[3]朱怀朝,韩文涛.四川高职院校拔尖创新学生培养刍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11:247.

[4]唐江林邓友山.让智慧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道路上闪耀[N].中国教育报,2014-10-28:7.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培训模式高职院校
浅谈医学院校生物信息学专业青年教师规范培训模式的建立
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 推动我国农业健康有序发展
退役士兵职业培训模式与就业途径探讨
师徒帮带退役士兵“333”培训模式探索与创新实践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