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藤结出新果实
—— 鼓曲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017-02-15 02:33方海英
教育家 2017年3期
关键词:校本艺术课程

文|方海英

老藤结出新果实
—— 鼓曲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文|方海英

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背景与意义

中国的鼓曲艺术历史之悠久、种类之繁多、表演之精彩、唱腔之丰富历来为世人所称道。它是中华文化最通俗的表现形式,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既是“阳春白雪”,又是“下里巴人”。然而由于时间的推移,这一民族艺术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特别是当代学生对这门艺术更是知之甚少,甚至是一无所知。一位从事曲艺工作的艺人曾意味深长地说:“我们不能让老祖宗的玩意儿断送在我们的手里,我们要让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些老玩意儿的艺术魅力,要想办法留住这些瑰宝,要嫁接现代揽新人,根植传统不忘本”。

课程开发与实施面临的问题

学校是传承文化的基地,课程是传承文化的载体。然而,要想让鼓曲艺术为学生所接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它们离学生的生活太久远了,加之伴奏单一,演唱起来不如流行歌曲朗朗上口。如果生搬硬套的硬塞给学生,学生不会感兴趣,传承鼓曲艺术也就成了一句空话。针对这些问题,我校将鼓曲艺术作为音乐学科校本课程,从几个方面尝试探索传承这一民族艺术的新途径。

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与方法

老调新唱,传统与现代巧妙“嫁接”,“老藤结出新果实”我校地处农村,当地的村民十分喜欢鼓曲艺术,在人们的茶余饭后总要唱上几段——鼓曲在本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我校凭借这一优势,将鼓曲带进校园,带给学生。但是由于鼓曲离学生年代久远,与学生很难产生共鸣。为了让鼓曲能够接近学生的生活,缩短与学生的距离,我们“老调新唱”,用鼓曲的原有曲牌填入我校自己创编的新词。我们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创编了符合现代道德价值的歌词内容,如: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节能减排、中华传统美德、学生道德行为规范等主题。为了能够不失鼓曲的“韵味”,我校聘请鼓曲专家为新词选编鼓曲的曲牌,并对新的歌词进行修改。自2003年以来,我校先后编写了《爱我家园,从我做起》(健康环保题材)、《承接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民族精神》(中华传统美德题材),京东大鼓《唱唱是个文明形象》(学生礼仪规范题材)、《迎奥运的北京》(奥运题材),山东柳琴《八荣八耻记心间》(道德规范题材)等曲目。这一做法拉近了鼓曲和学生的距离,学生们不再从内心去排斥鼓曲,而是把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流行音乐”去看待,由被动变主动地去接受鼓曲,在课下,学生们会经常自觉不自觉地唱上一两句,鼓曲艺术开始逐渐走进学生内心,开始在他们的身上得到传承。

编写鼓曲艺术教材,将鼓曲“请进”音乐课堂随着鼓曲艺术学习的不断深入,我们将鼓曲艺术中零散的唱段进行系统化,编写成音乐学科的校本教材,纳入到课程中,让更多的孩子认识鼓曲、了解歌曲、接受鼓曲,感受鼓曲的艺术魅力。在编写过程中,我们特请曲艺团的两位专家作为编写顾问,一起参与编写与策划,开发出一套系统的校本教材《鼓曲艺术》。

我们编写的《鼓曲艺术》校本教材内容丰富,有我校的创编曲目;有鼓曲当中的经典曲目,如单弦《鲁智深倒拔出杨柳》《响铃公主》,山东快书《武松打虎》,北京琴书《长寿村》,京东大鼓《送女上大学》;有鼓曲知识的介绍和演唱名家的简介;还有鼓曲各种曲牌的介绍,等等。这些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积累了更多的鼓曲知识。

班班有鼓曲,年级演唱各具特色为了将鼓曲这一民族艺术更好地在学生中传承,提高鼓曲教学课堂实效性,我们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每个年级制订了不同学习内容与目标。如:低年级的学生演唱的曲目曲牌简单、上口,歌词儿歌化;中年级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和欣赏;高年级学唱的曲目篇幅长、较复杂。这样,使得不同年级的学生都能够由浅入深地掌握鼓曲艺术,感受鼓曲的艺术魅力。此外,在鼓曲教学中,我们还注意各个年级的衔接,将鼓曲以一种接力的形式进行传承。低年级的学生唱会要求的曲目后,其他的在高年级作为欣赏曲目,这样让学生经常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得教材中的每一首歌曲在各个年级都得到传唱。各个年级的知识技能建立很好的衔接,满足了各个年级学生的需求。

“请进来走出去”,让鼓曲艺术走出更广阔的天地为了提高学生的鼓曲演唱水平,我们聘请了更多的鼓曲专家,指导学生的演唱,在学生中培养了一批演唱鼓曲的艺术骨干。我们利用一切身边的资源来宣传鼓曲:红五月歌咏比赛中各个班级用丰富的表演形式演唱鼓曲,新颖的形式受到领导的肯定与赞赏;每周三的鼓曲音乐欣赏,让学生们津津乐道;周边的幼儿园、社区留下了我们学生表演的身影;区级、市级的比赛中留下了我们精彩的瞬间。特别是在2003年EPD国际研讨会上,我们的单弦节目受到许多外国的专家的好评,称赞我校的节目是那天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2014年我校的鼓曲课程在北京市非遗现场会上进行了展示。鼓曲艺术实现了从外界走进校园,又以种全新的形象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传承给更多的人群,为民族艺术的传承做出了一份贡献。

课程开发与实施后的反思

我校鼓曲艺术作为校本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已有数年,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绩,然而在开发与实施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首先,鼓曲课程模式以“口传心授”为主,没有固定的乐谱,学生学起来会比较困难,没有“抓手”,音准会有一定的问题。其次,学生由于没有较为深厚的曲艺说唱的功底,在咬字、吐字上不够到位,缺乏韵味。再次,鼓曲传承涉及面单一,在乐器演奏、身体语言的表现方面涉及较少,缺乏更加深入的探索。

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设想

一是给鼓曲的唱段记谱,让学生通过识谱演唱鼓曲的唱段,将现代的音乐教学和鼓曲学习有机融为一体,完美结合。在方法上运用视唱和“口传心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鼓曲的学唱,运用视唱解决鼓曲的音准问题,运用口传心授的方法解决鼓曲中特有的演唱特点问题。

二是在课程教学中加入说绕口令、快板等环节,训练学生的“嘴皮子”。掌握正确的咬字与吐字,让学生在说中掌握字正腔圆的说唱技巧,学会如何运用这些技巧进行演唱。

三是聘请专家进行校外指导,指导学生学习鼓曲乐器,如八角鼓、书鼓等的演奏,指导学生进行专业的鼓曲形体训练,更加深入地表现鼓曲的神韵,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是利用课外活动开发与鼓曲相关联的社团,让鼓曲拥有更广阔的天地。如:开设扬琴社团,辅助北京琴书的学习;开设快板社团,为学生学习鼓曲奠定良好表达基础;开设琵琶社团、三弦社团,为学社在课堂上学习京东大鼓、单弦儿进行演奏做好铺垫。

以上是我校在鼓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面进行的一些探索。在校园中演唱鼓曲是个新事物,尽管我们刚刚起步,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完善,但我们相信,它会像一缕春风吹遍校园,像润物的细雨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同时也为民族艺术的传承做出了 一份贡献。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牌坊小学)

猜你喜欢
校本艺术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纸的艺术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