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姬
(徐州市永安街小学,江苏徐州 221000)
徐州市永安街小学坐落于一条“博爱”小巷之中,据说在早年,这附近有一座大悲庵。当年北伐成功后,为了给这条街定个街名,便以庵喻大慈大悲之义,转意为孙中山的博爱之说,从此它就有了“博爱街”之名。永安街小学虽然建校时间不长,但是在近40年的时间里,我们始终以“博爱”思想为办学理念。
汉语词典中“博爱”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第一层面是爱人,对全人类的广泛的爱。这种爱是没有私心的爱,是人人平等的爱。第二个层面是在爱人的基础上,还包括爱集体、爱祖国、爱生命、爱人类的生存环境、爱大自然、爱人类的劳动创造、爱文明进步、爱一切真善美的事物。因此对于教书育人的学校来说,我们把这两个层面应用于师德的标准和德育的标准。
“抛私心,重平等”是学校对每一位教师提出的要求。
每天清晨,永安街小学的教师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到校园的文化长廊,在黑板上郑重地写下四个字——“爱无止境”“心平气和”“循循善诱”……这不是形式,不是炫耀,而是在每一个崭新的早晨,我们对自己提出的目标。
每月第一周的全体教师例会上,我们都要树立一位师德典型,有时他是自己掏钱为孩子购买奖品的张老师;有时,她是将留守儿童带到家中补习的郭老师。这样的例会,我们不下任务,不谈成绩,就是用师德的典范去温暖人心。
学校将“博爱”渗透到教师管理的每个细微之处,领导用“大爱”去管理学校,教师用“大爱”去感染学生。
六年前,一张名为“幸福”的照片在网上被疯狂转载。照片上,一个小女孩坐在清洁工爷爷的腿上,爷孙俩头对着头,幸福地微笑着。这张照片不知感动了多少人。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就在当年,照片中的主人公小女孩因为没有本地房子和户口上不了学。我校校长听说此事后,二话没说,接收了这名孩子。学校免去了她上学所有的费用,为她提供了上学所有的用品,有的老师还给孩子送来了新衣服。如今,这个叫张欣欣的“幸福女孩”在我校已经上六年级。在这六年中,她的每一位老师都给予了她无私的帮助。由于家里没人辅导功课,班主任席老师几乎每天都让张欣欣在学校做完作业再回家,有时全校的灯都熄灭了,唯独这一间教室明亮着,一个可敬的老师和一个幸福的女孩。
学校还有一个女生,无父无母,从小被寺庙收养,我校也破格录取了她。学校的郭凤丽老师从此就成了她的第二个母亲,经常接她到自己的家里,辅导功课、做饭、洗衣……一转眼,孩子也已经六年级了。郭老师表示,不管以后孩子在哪儿,她都会继续抚养她。
随着时间的积淀,这种“无私”已成为我校的主旋律,在这样一个外来务工子女众多的校园里,每一位老师都用自己的爱去悉心浇灌每一朵花,铸就了大爱的师魂。
围绕“博爱”思想,我校开展了以“小公民,大作为”为主题的少先队专项课题。我们把孩子放到社会的角色中,以公民来定义,给予他们更高的“爱”的标准。在家中,孩子要孝顺父母,做家庭“小帮手”;在班级中,孩子要学会相处做同学的贴心“小伙伴”,在独处时能够认清自我做自己的“小主人”。在思想上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做道德的“小标兵”,还要学会爱护生命保护大自然,做环保的“小卫士”。几年来,我们的课题研究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孩子们在体验中了解了“博爱”的内涵,也感受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那份快乐。
三八节快要到了,大队辅导员给每一位同学下发了一个“片约”——你有多久没有和自己的妈妈来一个温暖的抱抱了?在这个草长莺飞的三月,快来和妈妈拍张亲密自拍吧,爱要秀出来!
一时间,学校的邮箱里塞满了浓浓的亲情,各种拥抱、亲吻、捶背、洗脚,百变的造型,相同的是母亲和孩子们脸上幸福的笑容。
三八节那天,学校用大大的展板把每一位孩子的照片都展示出来,“你看,她笑得多开心”“你看,这个妈妈嘴巴张得好大!”孩子们拥在展板前,争相评论。孩子们明白了,父母其实很容易满足,爱,就是照片上嘴角上扬的角度。
2013年9月,坐落在徐州市珠山风景区的“徐州好人园”首次建成,首批11位“徐州好人”的雕塑进驻,成为我市又一名片。这是一个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很好的阵地。可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往往只是走马观花,欣赏美景或许可以一带而过,但是,要想让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深入人心,让徐州好人的形象树立在每一个孩子心中,应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了解这11位好人的事迹。于是,我召集来学校演讲社团的孩子,先来到好人园,每人选择一位好人,自己作为他的代言人。我和孩子们上网查找资料,了解了每一位好人的实际,完成了11个好人的宣讲稿。
10月份秋游的时候,我们的小导游们正式亮相了,他们用生动的语言和饱满的精神再现了每一位好人平凡而又伟大的故事。我校的孩子们在每一个雕塑前驻足,感受着家乡好人的感人事迹。过往的很多游人也纷纷停下脚步。大家纷纷表示,经过学生们的讲解,他们更清楚地了解了这些好人的事迹,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有情有义徐州人的风采。
有了这次的成功,我们与风景管理处取得联系,正式成立了“永安博爱宣讲团”,每当节假日,我们的孩子就义务担当起讲解的任务,重阳节时,给爷爷奶奶们讲解,助残日时,我们为盲人服务。
为了推进课题的深入研究,给“小公民”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展示的舞台,我们改革了学校的升旗仪式,将传统的一人讲、全校听的升旗讲话改变为每个中队的微队会展示。队会主题可以结合适逢的节日和纪念日,也可以从“五小”主题中任选。几年来,每个班级每学期都有一次上台展示的机会,而全体少先队员在每一周都得到一次“博爱”的洗礼。
一次次活动,一次次情感的升华,正因为坚持不懈努力,学校的德育工作向着更加常态化的良好发展态势上一步步前进,不时闪现出惊喜的亮点。几年来,我校涌现出百余名五好“小公民”,我校的“博爱宣讲团”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红领巾社团活动。我校的涂翠华校长作为师德模范被各兄弟学校邀请做事迹报告,多位老师被评为市、区师德先进。去年寒假,我校的张嘉辉同学帮助断水的邻居送水,其事迹争相被媒体报道,被评为泉山好少年……
走出校门,“博爱”小巷经历了百余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她仍以爱包容着每天匆匆的过往偶尔的水泄不通。永安街小学的校园就在这时而嘈杂时而安静的小巷中日复一日地上演着与“博爱”有关的动人故事。教书、育人,这是幸福而又艰辛的工作,我们乐此不疲,因为我们心中,有一个大写的“爱”!
[1]李化树,谢开勇,闵青春.论社会主义和谐德育工程建设[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90-93.
[2]顾胜和.创新德育工作机制 建设学生精神家园——抚州市“校家同创”德育工程的调查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10(08)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