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涛
(北京市东方德才学校,北京 100026)
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班主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力量,因此,建立科学的班主任评价体系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必然要求。本文针对我校当前班主任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班主任评价工作进行研究和探讨,为开展班主任评语有效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班主任应认真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班主任评语是鼓励和肯定学生的重要标准,一则好的评语能唤起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理解教师的关爱和激励,它不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爱的艺术。为开展好班主任评语有效性研究工作,我校在已组建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班主任评语有效性”专项研究小组。研究组由高中校区校长牵头,德育副校长负责具体协调推进,成员由德育处、教学处、班主任、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
为了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有效实施,学校结合《东方德才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制定了《东方德才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了评价的可描述、可量化、可操作、可检测。
要开展班主任评语的有限性研究,首先要找出目前班主任评语存在的共性问题,对其“无效性”的原因作出分析。为此,学校在认真思考深入研究后,通过班主任例会专题学习讨论、班主任评语检查、学生对班主任评语的意见与建议、优秀班主任评语交流等工作查找出班主任评语存在以下六方面的共性问题。
(1)班主任对学生缺乏深入的了解。这导致班主任在评价上不够全面、准确,过于形式化、流程化。
(2)在评价对象上存在误区。班主任评语存在着表面上评价的是学生,却隐含评价家长的意味,从而导致学生对评语的漠视。
(3)千人一面,缺乏针对性。班主任评语中普遍存在不能体现个性化的内容,评价词语千篇一律,只是用“遵守纪律”“团结同学”“认真听讲”等常用的词语一概而论,甚至一个班级大多数学生评价内容完全雷同。
(4)冷漠淡然,缺乏情感性。大多数班主任评语的开头均使用第三称谓“该生”,而不是用充满亲切感的第二称谓“你”,这无形之中疏远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拉开了彼此“对话”的距离。
(5)主观臆断,缺乏客观性。班主任评语受个人成见等心理因素影响,不够客观真实,学生看后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出现负面效应。
(6)文式枯燥,缺乏艺术性。目前的班主任评语大多采用“思想+成绩+期望”这一固定格式,在语言上缺乏新意,形式上遵规守矩,不能引起学生重视、激发学生兴趣,也达不到应有的教育目的。
(1)明确岗位职责,提高责任意识。“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工作尤其需要以爱为基础,用爱心去关心评价每一位学生。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引导者,应对全班所有学生负责。班主任工作是连接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全面执行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以很好地贯彻落实。班主任应做到经常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尽心尽力地教育和培养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做到全面发展。
(2)尊重学生差异,增进相互了解。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高中学生喜欢的班主任评语风格有以下几种:幽默风趣、直截了当、委婉含蓄、生动形象、中规中矩。这说明了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内心对评价的需求方式也各不相同,只有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学生,才能够找到最适合学生的评价语言风格和准确的词语来评价学生。这些工作需要班主任用爱心、耐心、恒心对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对每位学生个人情况、性格特点、爱好特长等方面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学生的缺点,要客观公正地做出评价。
(3)加强业务培训,促进内涵发展。为加强我校班主任业务能力的提升,充分发挥我校“全国优秀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室”和“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我校通过聘请北师大文学院专家进校为班主任进行评语撰写的专题培训;通过走进上海建平中学、杭州学军中学进行交流访问等形式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通过开展班主任读书交流会、观看文学艺术剧演、与学生一同走进中国现代文学馆等形式全方位多举措提升班主任的人文素养;通过组织参加市区级班主任基本功比赛、参与“紫禁杯”班主任评选等形式,以赛促教,以评促学,鼓励班主任积极参加国家级资质的“职业能力指导师”培训学习,全面提升专业指导能力。目前我校已有4位干部和12位班主任获得此项从业资格。
(4)注重过程性评价的积累。我校要求班主任充分抓好日常工作中的每一次评价机会,提升班主任评价学生水平。例如,通过作业批改的评语、历次考试的试卷评语、实践活动总结的评价、学生入团的推荐材料意见、评选校级优秀干部(标兵)等的评语来锻炼提升班主任评价学生的及时性与准确性。要求班主任通过当面交流、信息化手段、书信往来等方式建立班主任与学生之间评价的反馈机制,以此检验评价的精准性,通过学生过程表现的反馈来追踪评价效果。德育处、教学处对班主任评价工作进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的抽查,关注班主任在评价方面的完成情况,查找总结共性问题,召开阶段性的总结交流整改会议。特别是注重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日常表现的积累,多以激励鼓励的评价语言来评价学生,这样的评价结果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可与接纳。达到由量变到质变的提升,更好提升班主任的评价水平。
为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目的。专项研究小组设计了“学生认知规划书”来引导学生了解自我、规划自我、改变自我、超越自我。规划书内容主要由学生行为习惯、学业情况、个性发展、兴趣爱好、成长建议、自我诊断六个方面,以及学生近、中、远三期规划目标为内容;以学生自评与教师他评的方式分别完成,最后将两者汇总比对,经师生商议共同完善一份最终版本。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尽量做到目标引领、自管自育;班主任跟踪观察、指导监控,督促学生落实规划书内容。
另外,《班级成长手册》《学生考勤簿》《生涯规划手册》等一系列辅助性评价参考,也是班主任记录每名学生成长的重要载体。通过记录学生的日常表现,客观评价学生行为习惯,使班主任了解学生心理变化,关注学生状态,利用合理方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班主任应注重家长对学生情况的评价反馈,将学生的日常表现及时、客观地呈现给家长,争取家长的认可与配合,共同帮助学生改进不足,达到协同教育的目的。我校通过“家长教师协会”开展的培训交流活动提高家长指导教育孩子的能力,通过配发校本课程家庭教育读本等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开展班主任评语有效性研究,就要调动班主任评价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促进班主任自身的成长,通过加强对班主任队伍的管理和建设,体现以人为本,全面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1]杨国华.班主任评价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史爱华.中学班主任评价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7,(03):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