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健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江苏如东 2264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地理课程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内容,而是越来越多地与时事及国家安全教育紧密联系。为了使学生形成资源保护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法制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保证国家未来发展得更加强大,我们必须从青少年一代开始,贯彻落实国家安全教育,将其无形中渗透到高中地理课程中,让青少年体会到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地理课本中有许多内容与国家安全是息息相关的,需要教师和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切实联系安全教育。学生在听课时都是跟随教师的思路走,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要进行精心的课程设计,理清讲课顺序和思路,深入挖掘课本资源,合理渗透与课本相关的案例或材料,给学生呈现出清晰的知识脉络,以便于直观地感受和深入地学习掌握。
例如,在教学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第六章《海洋权益》时,海洋给人类带来丰富资源的同时其自身也正面临极大的挑战,“海洋权益”正遭受威胁。很多学生只知道国土包含陆地,并不清楚国土还应包括领水。笔者建议学生多方面搜集资料,了解保护我国海洋权益的主要意义,为国家后续发展的资源需求提供保障。此前,学生总觉得国家安全问题和自身的关联度不够,相对比较模糊。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引入时代感较强的新闻报道,引导大家深化对关注国家安全重要意义的理解,自觉投身到科学知识的学习中,强化自身的本领,在今后可以为国家与民族的长期稳定与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课内外的结合仍是要以课本内容为主导,适时渗入有关安全的知识,指导学生学习时要紧密联系课本,将延伸学习的知识作为课本内容的补充,在拓展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教师应当联系课本讲述或者专门为学生分析某一热点问题,帮助学生形成了解时事、关注新闻的习惯,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吸收借鉴他人的独特之处来丰富自己的思想观念。
例如,在教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时,结合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所引发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笔者提供了区域经济发展中各种关于环境问题的新闻报道,要求学生们展开思考并指出他们发现的严重影响国家安全与长期稳定繁荣的生态、环境问题。大家利用周末时间以研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了走访调查,搜集的资料涉及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农药残留、化肥过量使用、地膜泛滥等问题;工业生产所引发的噪声、固体废弃物及水污染等问题;餐饮业的厨余垃圾、噪声及食品添加剂等问题;建筑业的粉尘污染和渣土问题等等。在大家搜集信息的基础上去相关部门做进一步的采访,并分别对此提出自己的治理观点。学生们所提出的观点与建议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
关注时事可以让学生了解当下社会形势,了解国家的路线方针等,同时拓展课外知识,开阔眼界。教师应当为学生推荐趣味性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关注热点问题的兴趣,在课堂之外,看电视时不再只关注一些电视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全能型人才。
“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经过亲身经历才能检验学到的知识是否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同时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并采取改善措施来弥补不足之处。会学习的学生未必实践能力高,而学习差的同学未必实战能力也差,因此,教师要看到每位学生的长处,取长补短,在实践中优化学生组合,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各方面的能力,真正达到实践活动锤炼学生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二章《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大自然与人类的密切联系,其中各类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是这一章节中需要重点掌握的部分。我通过课本内容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到地震的成因、引起的破坏以及应急措施。但是,学生不仅要理解课本文字的描述,而且要有实战的经验,才能真正在灾难来临时,做到临危不乱、镇定自若。我特意组织了一场特别的地震演练,让学生切身体验灾难到来时该如何做出反应。当演练哨声响起,学生们有序地离开座位,排着队,跑到教学楼外的空地上,双手抱头蹲下保护头部,尽可能减小伤害,注意避开高大危险的建筑物。我告诉学生,在逃生过程中,不要拥挤造成出口堵塞,听从老师指挥,同学之间互帮互助,让所学到的知识真正有效地得到运用。教师要开展与课本契合度较好、联系较紧密的实践活动,切实有效地加深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将安全教育理念贯穿整个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出的,要求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等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要而开发的。国家安全教育编写入校本课程现在处于尝试阶段,校本课程的开发可借鉴的经验较少,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摸索中逐步开发,在开发中反思并进行调整,完善校本课程,引导学生形成一套独有的安全教育体系。
例如,在地理课程与国家安全教育的渗透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反思中,“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堂中将安全知识贯穿得再多,最终,真正停留在学生脑海中的也是寥寥无几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同做笔记一样将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内容记录下来,不需要特定的格式和内容,让学生自主编撰,可以写自己的想法,也可以积累别人的看法,将看到的热点问题的内容也进行记录,慢慢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学习《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后,开展了关于“地震演练”的实践活动,我让学生将活动开展的目的、过程和结果都及时记录下来,就自身的感受谈谈体会。学生们对开放性的校本课程都颇有兴趣,在自己主导的校本上各抒己见。此次活动的设计和结果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编撰校本课程时,教师要将地理知识与国家安全教育紧密相连,充分调动一切课内外的可利用资源,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摸索的过程,不断地实践,反复地改善,逐步走向成熟。尽管在开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阻碍,但是教师也应看到它未来可能带来的巨大价值和作用。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一个和平的国家。尽管如此,国家安全教育仍是中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要让青少年感受到安全教育刻不容缓,教育界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绝不能懈怠学校教育中关于国家安全教育的部分。而它与地理课程的切合度最高,因此,将安全教育与地理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可以在教学中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的影响。
[1]易树柏.论地理信息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作用[J].理论界,2016,(08):40-48.
[2]李大光.国家地理信息事关国家安全[J].保密工作,2011,(0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