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017-02-15 15:55:15计叶峰
名师在线 2017年10期
关键词:错题笔者核心

计叶峰

(苏州市吴江区松陵第一中学,江苏苏州 215200)

浅析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计叶峰

(苏州市吴江区松陵第一中学,江苏苏州 215200)

本文从初中学生的特点和初中阶段教育的要求出发,提出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包括地理思维、地理技能、地理情感、地理品质等,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课堂教学、作业提升、抓后进生几个方面探讨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思维;地理技能;地理情感;地理品质

引 言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一直是地理教育中探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初中地理教育的实践,浅要分析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

一、初中地理核心素养概况

1.新课标的要求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地理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基础”。那么作为一个合格社会公民应有的地理素养的核心,应该不仅包括基本的地理知识的学习能力,更应该符合社会情感品质方面的要求,同时这个核心素养也应该符合初中学生的特点和初中阶段教育的要求。

2.地理学的要求

地理学科是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初中地理课程主要是学习区域地理,包括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而区域地理又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根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人地关系三者的关系,结合初中学生的发展特点和我国当前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初中地理学科培养的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地理思维、地理技能、地理情感、地理品质。

3.核心素养的构成

第一,地理思维。地理思维是地理核心素养的核心,它是建立在一定的地理知识的积累之上,是培养地理技能、形成地理学习能力的基础,同时也是获得地理情感和培养地理品质的基本条件。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形成地理思维是决定和检验地理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地理环境千差万别,每个人也存在着差异,探讨人地关系,培养人们适应环境发展的需要就要从地理思维养成开始 。第二,地理技能是获取地理知识、培养地理能力和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掌握地理基本技能是学习地理的必要条件。第三,地理情感。在课堂教学中除了知识的教授外,培养学生的地理情感同样重要。这些地理情感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地理知识的学习。第四,地理品质。地理品质是维护人地和谐发展关系的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地理品质也是个人对待世界的科学态度以及积极养成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个人品质、社会公德等。

二、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1.培养思维,打造“生”动课堂

地理思维是地理事象之间和人地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和关系在人头脑中的概括反映。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条主渠道,应该引起教师的充分重视。传统教学中,教师早已习惯了事无巨细的讲解,很难做到少讲或不讲,真正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笔者在备课时,更加重视备学生,特别关注上一天作业的统计。课堂上,教师的主要工作是调动学生多讲,适时进行总结提炼,巩固拓展等方面的工作。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就查找资料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对于重点知识和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内容,先由教师进行点拨,然后提供案例,让学生模仿解决类似问题,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挑选存在典型问题的同学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讲解,教师或其他学生进行帮助。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培养,课堂也“生”动起来。

2.重视创新,打造多样化课堂

单一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段时间后会令学生厌倦。笔者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此来激发课堂的活力。

比如活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能的万能钥匙。在课堂内容多、时间紧的地理复习课教学中,笔者尝试让学生用绘制地理图表、建立思维导图的方式复习,发挥了显著效果。课堂上,笔者借用实物投影仪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或用学生绘制的图表进行对比来解析重要知识点。这样的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建构性学习和知识整合,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激发学习内驱力,提高复习效果,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再比如借用变式理论。传统教学中往往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忽略学生的学习现状,把课堂变成了教师展示自己思路的场所;二是教辅材料的结构和思路“绑架”了学生,忽略了学生自己的构建和思考。而借用变式理论,则保持知识点的本质不变,变换各种试题的条件,或结论,或形式,或空间,或内容,或图形等,产生新的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思维去探究问题,从而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

3.重视参与,努力提升作业质量

根据学生的学情,笔者努力通过错题采集和“周周清”夯实基础。

错题采集。周末,学生收集一周学习中的易错点及遇到的问题。为提高学生采集错题的效率,备课组为学生提供了一周相关图片打印稿,供学生选择。学生在错题采集时积极关注审题重点和相关知识点。对于优秀的错题本,笔者定期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表扬。

“周周清”训练。备课组收集一周学生作业中的错题,总结归纳提炼,形成“周周清”训练,采用原题、变式题、改编题或者提高题的形式,效果显著。

4.抓后进生,努力提高地理品质

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由于家庭、社会和智力等原因,造成在学生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学困生”和“临界生”。笔者积极关注弱势群体,努力转化“学困生”和“临界生”,提高其地理品质。

第一,深化了解和掌握地理学困生的心理障碍。自卑和畏难心理,由于其学习成绩差,无法弥补他们在同伴中的落后位置,导致他们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我不如人”;焦虑与对抗心理,他们错误地认为家长教育是多事,教师教育是故意找麻烦,同学们的帮助是打击报复,于是从心底产生对抗情绪,其主要表现为成绩不好,上课低头纳闷,下课生龙活虎,重视社交活动,充分显示了其不务正业的本领;懒惰与应付心理,他们大多有懒于思考、意志薄弱等心理缺陷,在地理学习上怕动脑筋,缺乏吃苦精神,不愿意在困苦中学习;封闭与自暴自弃,他们在学习上有了困难,做了错事,都不愿让老师知道,对老师避而远之,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心理矛盾重重。

第二,调动内驱力,激发动机,用积极心理转化学困生。在课堂中,笔者会更多为“学困生”和“临界生”着想,鼓励他们共同参与教学,激发其认知内驱力的形成。其中最有效的就是给他们展示的舞台,让他们乐学。上课时,笔者会想尽办法给他们创造回答问题、展示自我的机会,而对于他们在解题思路上的点滴进步,则及时表扬。实践表明:坚持课堂上反复表扬能激发其内驱力,有效地防止他们日益落后、积重难返现象的出现,并稳步提高地理学习成绩。

结 语

初中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应该培养基本的地理知识、技能和学习地理的方法等。对初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应把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当然,在培养的过程中有时难免困难重重,笔者努力做到不急躁、不灰心,采取小步子前进的策略,逐步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让学生具备基本的地理核心素养。

[1]杜若明.谈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01).

[2]颜江淮.如何在初中地理课堂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J].文教资料,2016(22).

[3]常晟.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实践探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03).

[4]姚新.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课程理念[J].科技资讯,2017(04).

计叶峰,1982年生,男,江苏苏州人,从事初中地理教学研究,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错题笔者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40
近观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6:22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 03:12:18
『压强』易错题练习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圆”易错题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