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验对我国研制课程标准的启示

2017-02-15 14:49邵朝友周文叶崔允漷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研制课程标准学科

◇邵朝友 周文叶 崔允漷

国际经验对我国研制课程标准的启示

◇邵朝友 周文叶 崔允漷

综观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制的国际或地区经验,结合我国目前的条件,如果我们要研制国际一流的课程标准,至少可以获得如下的启示。

一、转化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科核心素养

从现有研究基础看,我国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修养三大类素养。每类素养下又包括若干项指标,如文化修养素养包括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技与信息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共4项指标。现有课程标准虽然在总目标中提及类似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但没有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没有将学科核心素养一以贯之地落实到课程标准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各个学段或年级水平的表现标准。这种学科内容取向的编排模式导致了:课程实施程度和学业质量标准模糊不清,使教学管理和改进、学生学业评价缺乏明确的参考依据;过分强调学科内容和知识点的传授,轻视或忽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更遑论学生核心素养。素质教育喊了几十年,我国中小学现状没有多大改变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此。由此可见,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连接内容标准与学生核心素养的纽带,必将成为研制新的课程标准的关键环节。

二、依据学科核心素养重组学科的内容标准

从抽象到具体的角度来看,一旦确定了学生核心素养,然后每门学科都需要本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所作的贡献,即回答该学科的本质与育人价值,提炼出学科核心素养。然后,依据学科核心素养,重新确定与组织该学科的内容标准。这一流程从逻辑上是自洽的,但实际操作起来有相当的难度,需要有扎实的相关研究基础。我们与课程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最大的缺陷在于评价领域特别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实证研究太少,这给研制课程标准带来极大的挑战。比较可行的办法是,一是从学科核心素养审视、评判目前的内容标准,以确保内容标准的“聚焦”;二是从已经得到某些实证的内容标准出发,反过来,检视学科核心素养的合理性。通过这样“两两对照”,形成逻辑上比较周延的内容标准。

(节选自《全球教育展望》2015年第8期《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制:国际经验与启示》一文,有改动)

猜你喜欢
研制课程标准学科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学科新书导览】
仿生眼的研制有新突破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一种新型固定翼无人机的研制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XV-24A垂直起降验证机的研制与发展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