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娟
在教学中,求同比较是指比较两处或多处语言,找出相同之处,提炼表达规律。教师不讲或精讲,言语规律在比较中水落石出,整个过程充满知识的渗透、适度的挑战与发现的快乐。
课例一:《赶海》
(师出示:“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
师:读一读这四个句子,思考:每句话第一个词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嘿”说明“我”抓住小海星时心里是激动的,是惊喜的。
生:“哎”说明“我”很疑惑,不知道那个小伙伴在找什么。
生:“咦”表达“我”的好奇,想看看脚底下究竟是什么。
生:“哦”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我”终于明白是大虾在逗我。
师:“嘿”“哎”“咦”“哦”都是叹词,表示感叹、呼唤或应答。你们还知道哪些叹词?
生:哼,唉,呵,哇,喂。
师:能选择一个叹词说一句话吗?
生:咦,刚才还看见太阳了,怎么突然下起雨来了?
生:哇,数学考试我得了100分!
生:哦,原来是您把我的小狗送回了家。谢谢!
师:叹词用得自然而贴切。
在《赶海》一文中,作者在第3自然段密集地使用叹词,每一个叹词所表达的意思皆不相同,是文本独特的“这一个”,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教者把它们集中在一起比较,将零星的信息“点”聚合为系统的知识“块”,更利于学生重构言语图式。求同比较,引起了学生对叹词的关注与兴趣,避免了逐词逐句的烦琐分析。学生联系具体语境,披文入情,相互比照,揣摩人物动态变化的心理轨迹,去感受、体验、分享妙趣横生的赶海经历,体会叹词以少胜多的表意功能。在品味叹词、积累叹词的基础上,教者又让学生尝试运用叹词,建立阅读与生活之间的联结,及时训练学生选择叹词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
课例二:《我和祖父的园子》
(师出示:“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边。”“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铲地,我也铲地。”“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
师:读一读,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生:作者喜欢模仿祖父做事。
生:这5个句子,都有词语被重复使用。
师:想象一下,“我”还可能学祖父做哪些事?模仿课文句式说一说。
生:祖父施肥,我也施肥。
生:祖父喂鸡,我就喂鸡。
生:祖父摘黄瓜,我也争着摘黄瓜。
师:从反复的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作者和祖父形影不离,亲密无间。
生:我感受到作者在祖父身边是自由自在的,祖父不会处处管着她。
师:你从文字中嗅到了自由的气息。课文中还有其他运用反复写法的句子吗?
生: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生:“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师:这些句子,既没写“我”,也没写祖父,作者运用反复的目的是什么?
生:衬托出“我”内心的自由与快乐。
生:作者眼中的自由,就是她心中的自由。
师:作者将自己的感受移情到园子里的事物上,渲染了自由的气息。
看到反复出现的词语,学生不禁困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一疑问,是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的助推器。由写事的反复句,学生容易发现内容与句式的双重反复,这是逐句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学生透过“反复”这一特殊表达,感悟反复中的情趣、反复中的自由、反复中的祖孙情意。仿写环节,以祖父的园子为环境,想象“我”和祖父的活动,在迁移表达的过程中,进一步放大言语个性,丰满文本意象,感受语言节奏,让学生充分体验反复的表达魅力。有了对写事反复句的教学铺垫,再读写景的反复句,难点已不再是难点。在祖父的园子里,萧红内心是自由而快乐的,于是她眼中的景物也是自由而快乐的,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课例三:《滴水穿石的启示》
师:比较李时珍、爱迪生和齐白石的事例,找出共同点,思考这样写的原因。
生:三个人都是名人,因为名人事例更有说服力。
生:都写名人生平最主要的成就,因为一生中有很多事,必须有所选择。
生:语言都挺简洁,因为这是说理文,重在说明道理,没必要进行细致描写。
师:有道理,写作方法服务于写作目的。
生:都交代了人物长期的奋斗目标,滴水穿石就是因为目标专一。
师:请模仿《滴水穿石的启示》,概述谈迁写《国榷》、诺贝尔发明炸药这两个事例。要求:写奋斗目标、努力经过和最终结果,语言要简洁。
(生练笔)
……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理文。说理文叙事简洁、语言精练,目的在于说理,没有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这一点不同于叙事类记叙文。认识本文叙事的特点,是教学的重点。通过求同比较,学生明晰了说理文的叙事特点,思考作者这样写的缘由,在读、思实践中领会言语意图对语言文字的支配作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和《诺贝尔》,学生刚刚学过,契合《滴水穿石的启示》所表达的主旨。借这两篇课文内容作迁移练笔,冲破了课文之间的樊篱。在动笔倾吐时,思维与语言协同发展,学生把所“知”的内化为所“能”,使求同比较从发现走向实践。
课例四:《伊索寓言》
师:读一读文中的三则寓言,简要概括它们的共同点。
生:它们的篇幅都比较短小。
生:文中的角色都比较少。
生:它们都浅显易懂。
师:再读读这三则寓言的结尾,你会有新的发现。
生:我发现它们的结尾都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师:篇幅短小、角色较少、情节简单、富有哲理,是寓言的主要特点。作者在描写角色的时候,都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生:都运用了语言描写。
……
(师出示寓言《狗、公鸡和狐狸》。)
师:这则寓言出自《伊索寓言集》。联系上下文,揣摩公鸡的心理,在横线上补充公鸡的语言。
生:请稍等,“我”这就下来。请您帮“我”叫一下门,好吗?
生:狐狸先生,“我”是从树洞上来的,还得从树洞下去。请您帮“我”叫一下门!
师:两位同学想象的公鸡语言合情合理。我们看一看原文中公鸡的语言。
(出示:“亲爱的朋友,你去叫醒树洞里的那个看门守夜的,他一开门,我就可以下来了。”生读。)
师:用一句话点明这个故事的寓意。
生:遇到危险,不要慌乱,而要想办法化险为夷。
生:面对坏人,用谎言保护自己是一种智慧。
师:请看原文中的寓意——
(出示:这个故事说明,聪明的人临危不乱,能巧妙而轻易地击败敌人。生读。)
学生经过求同比较,发现了寓言中角色的众多个性。然而,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节课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向园丁学习“剪枝”的智慧,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有的取舍发生在课前,有的取舍发生在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中。该课例,教者面对学生的发散式交流,选择了能够迁移的两个文本特征,一是语言描写,二是揭示寓意。在两个语用点的教学中,教师都先让学生联系语境填补空白,再出示原文内容,这样做目的是防止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言语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