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奇迹的奥秘
——《长城》文本解读

2017-02-15 00:56李庆书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7年6期
关键词:条石奥秘城墙

李庆书

《长城》是一篇说明文,被选编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与其同一单元的还有《颐和园》《秦兵马俑》。对照单元目标,根据文体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笔者尝试换位思考,通过引导学生朗读来关注奇迹,既而使学生产生探寻奇迹奥秘的动力。

从文本来看,内容短小精悍,结构精巧完美。作者围绕中心句——“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从远到近,再到联想,最后追问,层层推进,逐渐为学生掀开奇迹的面纱。

一、远观,感知长城的磅礴

文本开篇就出示了这样一句话:“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这里把长城比作长龙,不仅体现出了长城的长,而且动静结合,很容易让人感知到长城的美。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中华民族图腾——“龙”,给长城抹上了神秘的色彩。那么长城究竟有多长?文本中写道:“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语言简洁,但是结合地图则可以得知,这“一万三千多里”需要横跨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作者惜墨如金,虽只有两句话,却言简意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拓展,可以结合相应故事,或者具体事例,结合具体朗读,让学生体验长城的长,感知长城的大气、磅礴,以便激发他们内心的民族自豪感。

二、近看,感知结构的精巧

在第2自然段中,作者巧妙地通过“从北京出发”一句转换写作视角,进行近距离观看长城,着力描绘的是长城的坚固。虽然耗费笔墨相对较多,但是语言非常平实。初读时没有感知,但是细细推敲后便发现其结构非常讲究。第一句点出了离北京不远,只有“一百多里”,说明了长城位置的重要;第二句点出材料,是“巨大的条石和城砖”,意在说明长城的坚固;接着依次围绕“城墙顶上”—“城墙外沿”—“垛子上”—“城墙顶上”一一道来,有条不紊。在具体结构的描写中,作者没有按部就班,而是有重点地进行描写。比如城墙顶上,供“五六匹马可以并行”;比如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比如城台,除了屯兵,还可以“互相呼应”等等。这样写的目的在于突出长城的军事作用,更重要的是指出了长城结构的巧。

三、联想,感知古人的魄力

自古登上长城者,都感慨万千,作者也是如此。从长城的长,到其结构的精巧,作者自然而然会想到劳动人民。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用“想起”一词引出,如这一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就说明了长城修建的艰难。“数不清”“两三千斤重”说明了条石之多,之重,而之后的“没有……没有……”则更是点出了修建过程的艰难,“一步一步地抬”更是直接给学生勾勒出了长城修建图:烈日下,劳动人民身着破旧的衣服,扛着条石、抬着条石,迈着蹒跚的步伐,一步一步向前走。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里作者除了表达修建长城的难度大外,还饱含了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同情和由衷的赞叹。

四、追问,感知奇迹的奥秘

按以往教学,到此这篇课文已经解读完毕,然而,对于长城来说,却远远没有结束,毕竟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记忆,更是一种象征,仅仅靠短短几百字,是无法说清楚的。对此,教师应该充分运用资料拓展的形式把文本变“厚”。如有可能,还可以设计几个问题,比如长城是从什么时间开始修建的,长城修建了多少年,具体是怎么修建的等等。教师应该在“追问”中引导学生走进历史,走向课外,去求知,去探索。

猜你喜欢
条石奥秘城墙
划拳获胜的奥秘
芦果漫游数题国之四层金字塔
探索电的奥秘
江苏淮安清江浦城墙遗址
女真人修筑的城墙
残破的城墙
650岁的南京城墙申遗进行中
走读三坊七巷
零成交背后的奥秘
城墙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