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 霞
浅谈如何实施有效的语文教学来解放儿童
⦿江苏/徐 霞*
现在学生学习主要表现在被动学习。被动学习是指学习不自觉、不主动、依赖外界的监督和管理。关于儿童教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呼吁“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浅谈如何实施有效的语文教学来解放儿童,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学习体验;解放儿童
我现在所执教的班级有45人,开学初根据对全班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发现:只有5%的学生是对语文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愿意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文;而有62%的学生是属于被动服从型;而33%的学生,在我和家长的共同督促下,也会偶尔出现作业少做或者不做的问题。如何实施有效的语文教学来解放儿童成了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一)课前养成预习好习惯 在我接手的每个班中,开学初的一个月之内,我主要的就是培养孩子学会预习的好习惯。当然一方面,由于小学生的自觉性差,教师必须和家长共同配合才能慢慢地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对预习作业是有明确的要求,而不是只有一句“预习第几课,明天我们要学习这一课”。
再比如,在《李广射虎》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的预习要求是:首先,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其次,搜集李广将军的故事。预习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一方面,当学生能读熟课文,自学生字、词语了,那我课上只需要点拨一些比较难读的长句子和容易写错的字词,这作为重点,更有针对性和普遍性。另一方面搜集李广的故事,学生课前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深刻理解这首《塞下曲》以及李广的神勇无比作很好的心里铺垫。这样,这节课的教学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二)课堂把握文本体裁,以教促学 文本体裁是多样的,我们教师需要“量体裁衣”。让书本知识呈现出鲜活的生命状态,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后课堂教学呈现的新特点。唤起学生生活经验,激发想象、联想,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更主要的是能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比如,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第二学期《江南春》这首古诗时,笔者让孩子们先读题目,看出题目分为两个部分——“江南”和“春”;再让每个孩子自己去读一读这首诗,一问: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是写春天的?二问:你又从哪里看出是写江南的景色?学生能找到相关的字、词、短语、句子,他就穿越时空在古人的眼中看到了江南的特点。
(三)课后布置有效的作业 前面我有提到,现在很多教师是有这样的感慨:学生多做多错。学生做得多反而错的多。这是为何?原因在于作业太多反而让学生只是敷衍。这样的作业是无效的。所以教师必须针对每一课的教学,设计有效的作业。
因此,在三年级下学期我布置的作业是针对学生的几个层次:一、基础知识过关。课文的生字、词语抄两遍即可,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在批改中记录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当然仅仅是抄写不能实现预期的所有学生基础过关。所以在学校听写词语之前,会让家长在家给孩子听写词语,做到有批改有订正。二、积累要丰富。每个周末我都安排学生看一定的书,做摘抄。比如这周写人的好词好句;下周写景的好词好句摘抄。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积累语言,比漫无目的的乱抄更有效果。这样的积累能为孩子的习作提供很宝贵的资源。
语文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活动体验这一学习方式。这是语文教学实施的一条重要的、有效的路径。如果学生能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那才能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才能够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一)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直观体验 多媒体教学集声、光、色、像、图等多种元素为一体,以其灵活的表现形式和良好的交互性能,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效率。如在学习《江雪》这一颇有古典意味的唐诗时,运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版《江雪》,在孤寂、冷清的画面音效中营造诗中表述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空旷意境,学生身临其境,学习兴趣就被激发,学习效果十分明显。在学习写景的文章如《庐山的云雾》,我们通过欣赏图片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庐山的云雾中,这样的直观体验比教师在课上反复地讲、反复地读,效果会更明显。
(二)贴近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我们的教学只有在学生贴近、走进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调动学生的快乐体验。在《大作家的小老师》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切实地品悟萧伯纳和小姑娘的形象,首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萧伯纳和小姑娘的对话,并且指导学生模仿人物的语气、动作、神情,这时大作家形象和小姑娘可爱的形象初步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接着让学生根据“出乎预料”展开想象性的“预料”对话,这时学生脑海已经形成两位人物的形象。最后进行“人物采访”的活动,让学生扮演萧伯纳,老师做主持人现场采访这位著名的大作家。学生能做到深刻领悟萧伯纳的“为之一震”,明白做人要谦虚。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饶有兴致的接受了。
总之,解放儿童就是把儿童培养成善思、会说、能做、极富创造力的生命体,这需要我们实施有效的教学。保证孩子学习时间和非学习时间的和谐,让儿童体验到学习的真正意义和乐趣。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新课改的呼吁,更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
[1]闫秀丽.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探究.现代农村科技,2016.05.
[2]王玉明.对小学语文有效探究教学策略的研究.优先出版.学周刊,2016.33.
[3]张海燕.试论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求知导刊,2015.01.
徐霞(1988-),女,江苏南京人,小学二级,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苏州市吴中区横泾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