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刘远梅
用爱疏通小学生的个别心理障碍
⦿重庆/刘远梅
心理障碍实质上是一种适应不良的外在表现,即当个体的活动、判断、期望和情绪体验等心理状态超出常态,产生偏差,而又无法妥善调整时的矛盾心态。在我国农村小学,不少孩子存在着“胆小、自闭、焦虑、忧郁、好动、不专心学习、性情乖张”等心理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用教师的爱来疏通孩子的心理障碍,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
爱;疏通;心理障碍
人的心理活动,就像流水一样从不间断地“流动”,这种流动,如果遇到“阻塞”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实质上是一种适应不良的外在表现,即当个体的活动、判断、期望和情绪体验等心理状态超出常态,产生偏差,而又无法妥善调整时的矛盾心态。在我国农村小学,绝大部分家庭是独生子女,并且无父母监护,不少孩子存在着“胆小、自闭、焦虑、忧郁、好动、不专心学习、性情乖张”等问题。下面对怎样帮助学生消除个别心理障碍谈谈我的做法:
对于刚接触老师的孩子总带有几分畏惧心理,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各方面不太出众,自觉不讨老师喜欢的孩子,看见老师就躲避。怎样消除孩子们的畏惧心理,与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呢?我是这样做的:每接一个新班,与孩子们初次见面时,我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然后,面带微笑,精神饱满地走进教室,用欣赏的目光将每个孩子扫视一遍,消除他们对新老师特有的畏惧心理;接着以朋友的口吻,从“朋友”这个词的意思讲起,让他们一开始和老师接触就在心理上认同他,在头脑里留下老师是孩子们的朋友的第一印象。这时,孩子们总是用欣喜、信任的目光看老师,紧绷的脸缓缓舒展,暗淡无光的眼睛渐渐发亮,开始接受老师这位朋友,老师也切实感到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变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感骤然缩短了,感情亲近了。这为以后课堂内外的教育工作,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课间,常和学生一起做游戏、跳绳、玩牌、踢毽,聊天。谁表现好,我总会摸摸头,鼓励鼓励;哪个小聪明,爱动脑筋,就夸夸他:“你真聪明!”;对调皮的就用眼睛示意他。孩子们感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是真诚的,而且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对老师也不那么害怕了,有什么心里话也愿意和老师交流。其实,这无形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克服了学生的畏惧感。
现在的学生,来自家长、老师、社会甚至他们本身的压力,常引起他们焦虑、忧郁,所以他们心理失衡与不适是难免的。针对这种现象,我在我班建立了师生心里话交流信箱,通过师生谈心来疏导他们,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记得一次我发现一位学生在给我的来信中写道自己的父母已离婚,自己心里很痛苦,不知怎么办,请求老师帮助,并强调要老师为他保密。看了这封来信,我十分感动,同时也十分揪心。学生愿意向老师吐露心声,这说明他对老师多么的信任,多么希望老师能伸出热情的双手。为了帮助他,我经常抽时间与他谈心,从生活、学习上去关心他,给予他更多的爱,从思想上去疏导他,消除他的种种担心和顾虑,给他推荐在逆境中成长的优秀人物的事迹,帮助他从小勇敢面对困境,并学会在困境中崛起,树立自信心。逐渐从父母离婚的阴影中走出来。在我的帮助下,他顺利的升入了初中。听说后来还发展不错。
“学会赏识你的学生,哪怕是你认为最差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长处和不足,只要教师善于去寻求,就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就能让他们走出自闭的空间。我教的一位学生因小时候生病说话有点结巴,他害怕老师和同学们取笑,把自己封闭起来,教室里的一切活动他都没有多大反映。令我十分感动的是,一次数学课,他举起手争着回答。我把机会留给了他,学生们都不理解地瞪大双眼看着他。我笑一笑说:“我们给他这个机会好吗?”孩子们同意了我的建议。当这位孩子在我的鼓励和引导下用他那结巴的话语吃力地回答完问题时,我和学生们含着热泪给予了他长久的掌声,有的学生还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这位结巴的孩子脸上露出成功、自信的笑容。后来,该孩子在我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说话也不再那样结巴了,生活、学习也自信了许多。
对生理有缺陷的学生我们付出更多的爱心,也许也能培养出一个个健全的人!我班沈旭,天生一个丘脑发育不全的孩子,十一二岁的年龄,只有七八岁孩子的个头,三四岁孩子的思维,不能说一句完整的话,上课下课都是不停的玩,在老师和同学的印象中,他完全是个痴呆儿。刚接手他时,我不知怎样才能让他上课不影响别人,我试着管教他,但他不理我,我说了半天,他也不吱一声,原来他对老师的说教听不懂,闹不明白你在干什么。就是这样的一个智残儿童,却做出了常人有时都没做到的事情。一天中午,我和孩子们吃完饭,正准备离开时,我看见桌子下面蜷缩着一个孩子,他正在专心致致的捡同学们掉的饭粒(学校规定:地下有饭粒的班级是要被扣分的),我埋下头一看,原来是沈旭。我当时十分感动,用微颤的手摸着他的头,连连说了几声:沈旭,你真乖!他用那憨厚的脸冲我笑了笑。从那以后,他就常和我亲近,有时和我说几句我也听不大懂的话,我说什么有时他也好像能明白似的……渐渐的,他上课开始不闹了,能乖乖的看我上课。(虽然他听不懂)
“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话告诉我们——培养孩子,就是给他们指明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奋斗的目标,就可以激发孩子们实现目标的动力。可以这样说,每一个孩子未来的成功,有一半掌握在我们的手中,作为教育者,这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我们的责任。
重庆市江津区东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