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引导“略”中求“精”

2017-02-14 18:27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词句老舍母鸡

吴 平

《母鸡》是一篇略读课文。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笔下的这只母鸡总是“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实在是让人心生厌烦。但是后来,作者为什么不讨厌它了呢?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读起来除了让人感到亲切舒服之外,更为作者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所折服。从作者的情感变化来看,厘清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喜爱的情感经历,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应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从课文的写作特色来看,感悟作者在表现动物特点和表达情感上的秘妙则为本课教学的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重点内容,顺利突破教学难点呢?教学时,笔者是这样展开教学的。

师:老舍先生对这只母鸡的态度前后完全不同,你们感受到了吗?请大家一边默读课文,一边圈画有关词句,并作简单的批注。(生读、画、写后,交流。)

生:从“我一向讨厌母鸡”中的“一向”可以看出,作者对母鸡没有好感。

生:从“细声细气”“如怨如诉”中了解到,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母鸡变成了让人讨厌的怨妇。

……

生:从“更可恶的”的“更”字可以看出,作者特别讨厌母鸡,还有“下毒手”“趁其不备”这些贬义词的运用,也能看出作者很讨厌母鸡。

师:真棒!大家已经感受到了作者十分讨厌母鸡。那么谁能说说作者又是怎样表达出对母鸡的喜爱之情呢?

生:作者用“总是挺着脖儿”“立刻警戒”,写出了母鸡的负责和勇敢。

生:从“发现一点儿可吃的东西”中的“一点儿”,感受到母鸡特别慈爱。

生:作者用“汤圆似的”和“消瘦”作对比,突出了母鸡的无私和慈爱。

师:读老舍先生写的《猫》和《母鸡》,文中的猫和母鸡生动形象,一定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接下来,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篇课文在写法上的特点,看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大家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师:先来说说这两篇课文中相似的地方吧。

生:作者用事实说话,都是通过写小动物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表达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很逼真。

生:两篇课文好几个段落都是“总分”式。比如写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它的表现。写母鸡时,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它让人生厌的几个方面。

师:谁能说说两篇课文的结构特点呢?

生:两篇课文都是由两部分组成,中间都用了过渡句,结构非常清晰。《猫》分为猫的古怪和淘气可爱两部分,用“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过渡。《母鸡》分为母鸡孵鸡雏以前和以后两部分,用“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过渡。

师:理解得真透彻!接下来谁能说说不同点呢?

生:《猫》全篇课文都在写猫的可爱,而《母鸡》写了对母鸡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突出了母鸡伟大的母爱。

以上教学,笔者巧妙引导,较好地体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要“略”中求“精”,于文本表达的精妙处发力的教学思想。其一,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的咀嚼品味中,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情感温度,凸显了“重点”。首先,让学生找到“作者讨厌母鸡的证据”和“作者尊敬母鸡的理由”,体会作者对母鸡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其次,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在分享交流中加深对关键词句的理解与感悟,促使学生将作者对母鸡的爱恶之情溢于言表,进而领会作者高超的情感表达技巧。其二,引导学生从与《猫》的对比阅读中,感悟作者写作方法的高明之处,突破了“难点”。首先,让学生梳理《母鸡》和《猫》在布局谋篇上的相同之处。如,在叙述动物特点时,作者善用“总分”式构段;两篇课文都是由两部分构成,并以过渡句使课文浑然一体。其次,引导学生比较本文和《猫》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同样是写对小动物的喜爱,《母鸡》则采用“先抑后扬”的对比手法,作者对母鸡的情感先是“讨厌”,后转变为“尊敬”,突出了对母鸡的赞美之情。

猜你喜欢
词句老舍母鸡
北平的秋
母鸡
母鸡下蛋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母鸡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老舍的求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