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登芳
目前,多媒体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它的运用能给课堂带来生气,增加乐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更利于教学,变抽象为形象,变乏味为有趣。然而,也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全部制作成幻灯片,教学时像放电影似的一张接着一张播放给学生看,多媒体课件成了课堂中的主流,取代了学生的课本,课本倒成了辅助工具。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课前精心制作课件,教学时合理运用课件,这样更利于上好每一课。
语文教材内容非常丰富,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有。有些是学生知道的,有些则不然。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情感体验、知识积累以及阅读能力的限制,很难准确理解教材内容,尤其是那些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多媒体技术能为语文教学提供翔实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较为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如《军神》一文反映的是1916年的事情,很多学生不知道刘伯承是谁,也不知道他的眼睛为什么会受伤。我在执教这一课前,先在网上下载了电影《青年刘伯承》,再组织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观看这部影片,让他们了解当时的战斗情形。看完影片后,我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并让他们搜集有关刘伯承的资料。这样,就为学生搭建了合适的平台,提供了当时的背景知识,缩短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在教学“刘伯承手术中”这段内容时,为了突出文章这个重点,我再次播放影片《青年刘伯承》手术过程中的片段。观看了这个片段后,学生就从文字的感悟变成视觉的冲击,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刘伯承将军的惊人表现,以及他被德国医生高度称赞为“军神”的原因。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好一节课,课前导入尤其重要。新颖、独特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挑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运用多媒体课件精心设计的导入形式,更是别具一格,不仅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
例如,《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我是这样导入的: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谁能说说你眼中的大海是什么样的?没错,大海是平静的,它是那样的辽阔,那样的美丽,不过,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现在,就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乘坐潜水艇,到海底世界去看看那儿的奇异世界。(播放海底世界视频)
(生一边观看一边发出赞叹、惊奇、兴奋的声音)
师:谁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海底世界是怎样的?
生:海底世界是一个神奇的世界。
生:海底世界真奇妙,那里的动物可真多呀!
生:海底的动物们能自由地游来游去,人类能像它们一样那多好啊!
……
《海底世界》这篇课文介绍了海底许多海洋动物、植物的知识,有些是学生熟悉的,有些是学生从未见过的。课前导入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关于海底世界的视频让学生欣赏,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看着海底那么多千奇百怪的动物、植物,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津津有味。有的学生甚至迫不及待地朗读课文,想知道课文里有没有视频中出现的动物、植物。课前导入运用多媒体课件,不仅能创设情境,还为学生深入探究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每一篇课文都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在教学前除了要精心设计教案外,还可用心搜集素材,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直观等诸多优点,将课文中抽象的、难理解的内容通过课件变具体,降低抽象思维坡度,从而有效地解决教师言语难以讲清、讲透的重难点内容。
例如《七律·长征》一诗中,理解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我在执教这个环节时这样做:
师:第三、四行诗句写的是山,第五、六行写的是水。从上面的学习中我们慢慢体会到诗中用字的凝练,往往一个字或者一个词中就包含着无限的意境。这两行诗句中什么字引起了你的注意?(暖、寒)
(课件出示:巧渡金沙江的故事,理解“暖”字。)
师:原来红军不费一兵一卒、一枪一弹巧渡金沙江后,心里很高兴,内心感到暖洋洋的。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智取,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一场恶战。
(播放夺桥视频)
师:(感悟“寒”)同学们,这是一场惊险悲壮的激战,一场恶战。刚才看了夺桥视频,我们已经看到了红军的胜利,但实际上十三根铁索寒光闪闪,英勇的战士们杀声震天响。当毛主席率领着红军战士走过泸定桥的时候,空中还弥漫着战火的硝烟,铁锁上还滴着战士们的鲜血。毛主席不禁摘下军帽,向牺牲的战士默哀。看到此情此景,你的心情如何?是啊,我们和毛主席一样,心情也是那么沉重。强渡大渡河的胜利,万里长征的胜利,这不正是红军战士用一条条生命换来的吗?这怎能不令人“寒”啊?现在请你说说对诗句中“寒”的理解。(生交流,感悟“寒”字,指导朗读。)
对于本首诗中的重点、难点,我通过语言引导学生感悟,播放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以及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学生很轻松地理解了这一“暖”一“寒”的意境,重点难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很多都是具有浓烈情感的文章。因此,教师要善于从课文的内容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情感的发展,在情感孕育到一定程度时,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和信息的多维性,把作者的情感潜移默化地传导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大海中永生》就是一篇情感悲痛、低沉的的文章。教学时,我首先播放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追悼会上的讲话录像,利用录像、语言描述等手段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将文中所表现的形象推到学生眼前,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然后在播放撒骨灰的录像时诵读文中描写当时撒骨灰的情形,渲染悲伤的气氛。伟人离去,人们悲痛不已,让学生产生共鸣。再适时把补充材料融入文本,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邓小平爷爷一生的丰功伟绩,学生由被感染的悲痛之情随之升华为敬佩之情,从而促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若仅靠教师在黑板上抄写习题让学生练习,既量少又费时,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前准备好的习题,当堂练习、检测、巩固所学的知识,学生既可以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也能检测到学生所学的情况。学生若有疑问,教师便及时加以解惑,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成语故事》一文,我在教学进入总结练习阶段时,设计了“闯关升级”的练习题。
1.说出四个带有数字的成语;
2.说出四个寓言成语;
3.抢答题:
(1)最贵的稿件(一字千金);
(2)最快的速度(一日千里);
(3)最快的读书(一目十行);
(4)最好的记忆(过目不忘);
(5)最重要的一笔(画龙点睛)。
4.即兴编故事:南郭先生下岗后……
当学生答对一题,就晋升一级,如果不会作答,可以请同学帮忙。学生在闯关升级的问答中练习,兴趣浓厚,激情高涨。总结训练时运用多媒体课件,既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成语,又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增加教学容量,提高了效率。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运用具有它独特的优势,不仅生动形象,而且音形兼备,能高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运用时,应把握好时机,选取好切入点,让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