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婷
教学现状
大多数教师在批改习作时,面对堆积成山的习作本和学生不尽如人意的表达,总是一筹莫展。而对于每位学生的批语,无外乎“语句通顺,层次清楚,内容具体,中心突出”之类的模糊套话。教师流于形式的批语,学生更是感觉含糊不清,难以起到应有效果。教师批改表现出的问题主要有:
一、批改生硬,缺乏感情
教师在习作批改中往往纠缠于错别字、用错词、标点符号使用不当,或者是没有分小节写,鲜红的叉叉和“订正”字样在习作本中特别醒目刺眼,使得习作本身表情达意、交流情感的功能淡化,学生的兴致也渐渐被削弱。
二、注重功效,不为动情
在习作批改中,教师更多地关注文章立意是否正确深刻,谋篇布局是否精妙,遣词造句是否得当妥帖,把字数、篇幅看得很重。至于习作是不是写出了学生的心里话、有没有真正的情趣,教师考虑的并不多,甚至有的学生写了一番空话假话来应付习作,也有可能得到教师的褒奖,这就有悖写作的初衷。长此以往,师生都将写作视为一种任务,学生更无法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教师习作批改的每句话都直接影响着学生习作的兴趣和信心。习作批语中教师要为情所动,充分体现师生情感的交互性,这样才能让学生习作的兴趣真正得到培养,水平才能逐渐提高。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在习作批语方面试着做了几点新的尝试,可以称之为“动情式”习作批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我的尝试
一、融入真情,平等交流
学生习作,一两节课成文一篇,也非易事。在学生看来,习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的,已达到较好的水平。教师在评改时,应充分肯定其优点,多表扬赞美,忌批评挖苦。教师要使学生接受你的观点或评价,需同学生保持“同体观”关系。习作批语可以“你”字开头,放下“师架”,与学生处在同一位置上。平等的交流式语言拉近了师生距离,为学生营造了轻松的氛围,降低了学生习作时的心理压力。创设平等的师生互动局面,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例如,有一个学生这样描绘雪景:“每次下雪前,天都会变阴。渐渐地,天上开始飘下一些零零碎碎的小雪花。不一会儿,雪花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多,风一吹来,雪花便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到了最后,雪花便像鹅毛一样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我看了以后对他大加赞赏,写道:“你真是个细心善于观察的孩子。通过你的描写,老师能感受到雪越下越大,并且雪花还很美,小一点的时候像蝴蝶,大一点的时候像鹅毛。谢谢你把我带到了这么美的境界!”没想到小作者在反馈中写道:“谢谢老师赞赏。我是通过对往年和这次暴雪的观察才写出了这个过程,我还尝过雪花的味道呢!”
我在批语中融进了真情,换来的是学生与自己的真心交流,彼此双方拉近了距离,打破了传统的师在上、生在下的单一生硬的模式,学生愿意敞开心扉,和教师对话,习作的热情自然也会提高。
二、激发热情,呵护“语丝”
学生的习作不太可能通篇文辞优美,布局精妙,立意深刻,但我们总能够找到一些有情趣有新意的闪光点,我觉得可以把它们称作是充满希望的“语丝”。教师在批改中也应该尽力去寻找、挖掘,再去鼓励、赞赏,那么学生的写作热情也将被大大激发。
一位学生在《妈妈的手》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妈妈为我做的事情太多了,假如做一件事情就算一颗星星的话,那妈妈可是送给了我一片银河了。”多么美的句子呀,我在旁边写道:“真是很有哲理,爱意浓浓!你抓住了事情的可比性,也善于联想,所以就能妙笔生花,好句子就像泉水一样汩汩而出。好样的,再接再厉!”
类似的例子还有:“小燕子,穿花衣,带着剪刀出来飞。”“彩虹,你美美的,是要给蓝天戴上一个彩色的发卡吗?”“两队队员虎视眈眈地盯着对方,眼睛都似乎在放电,好像在说:‘就你,能赢过我吗?’”“气球在双方队员的头顶上开心地来回‘蹦跳’着。”
遇到这样的句子时,我总要热情地赞扬一番,画上大拇指,写上“真棒!”。
其实,这些极富情趣意味的“语丝”,正是学生富有灵性的个性语言,显得那样真实灵动、富有韵致。如果教师善于捕捉文章中那一点两点的闪光处,学生的热情也会被激发,久而久之就会在教师的关怀下爱上表达。
三、唤起激情,教学相长
记得我曾在一位学生习作《妈妈的手》的批语中写道:“你在文中采用了一首小诗的形式,分几个场景表现了妈妈双手的温柔、爱意浓浓,很有新意,也很真诚。这几个场景中妈妈的手是不同的,在用词上还可以再作一番考究,可以试着修改一下吗?”当我发觉她的修改有困难时,便也即兴赋上了一段作示范:“那是一次迷路/我在惊慌中不知所措/妈妈的手轻轻柔柔却又坚实有力/牵引着我/带我找回了家的方向。”没想到这位学生也给我的示范加了一段批语:“老师,在您补充的这段文字中,词语简洁、温馨,‘那是一次迷路’,我想这不仅包含了单纯的迷路,找不到方向,而且还暗含了在生活中我遇到的困难,没办法解决,真是一语双关。后面的‘牵引着我,带我找回了家的方向。’也有两层含义,带我回家了,也让我找到了生活中的路标。真是谢谢您老师,我要向您学习。”
大多数学生面对习作都有所畏惧,只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奉命完成任务。对写作越是这样被动的态度,任务越是完成得不好。这样让教师也很上火,责令学生反复重写,其结果是学生更加厌恶习作。如果教师可以利用批语对学生作一些示范性的指导,就像上文中所举出的例子,从学生的批语中也可以感受到他们很愿意与教师交流,并且他们的分析能力也不可低估,既然能分析,就会借鉴,也会愿意写作。师生通过互动批语这座“桥梁”,互相赏识,身心愉悦,久而久之,这种愉悦感会内化为一种巨大的习作情趣,学生的习作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四、以情促情,改进创新
对于学生习作中的问题,教师要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改变以往习作批语中说教者的形象,用商量、询问的口吻与学生进行平等、耐心的心灵交流,他们潜藏的情感也会被唤起,他们将会在一种愉快的情绪下重新审视自己的习作,从而达到改进创新,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位学生在《顶气球比赛》中写道:“决赛开始了!双方队员都是小个子,比赛非常激烈。陈功使用了一招‘平沙落雁’,姚子航用了一招‘空中漫步’,出于僵持之下时,汤文轩一队渐渐地拉开了比分,他们最后输了。”我指导:“这一段两个词语引用得很好,那么大概是个什么姿态,谁更加技高一筹,获取胜利了呢?”这位学生重新修改了他的文章:“呀!只见陈功身如飞燕轻轻跳起,使了一招‘平沙落雁’,那落下去可不是轻轻的了,有如‘泰山压顶’之势!再一看对方那里,姚子航也不甘示弱,使出了一招‘空中漫步’,只见他双脚猛地往地上一蹬,来了个180度旋转,一个扣杀的动作,把球给顶了回去,陈功差点就没接到,但情急之下他力挽狂澜,把球顶了回去,看来还是姚子航他们技高一筹呀!就这样,那气球就活像一只小猴一样,在两方之间的‘楚河汉界’之间蹦来跳去。”还有的学生在我的鼓励下,还会对自己的习作有另外一番思考,甚至配幅漫画。这些都是情动所致,不仅是一种情趣,更是一种创新。
“动情式”习作批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学生每次习作后,便会急于知道教师对习作情况的反馈,从批语的字里行间窥探教师对自己的态度,从习作评改的批语中找到自我进步的成就感,习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