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偶像剧中的女性亚文化

2017-02-14 13:34:25易晓莉
齐鲁艺苑 2017年2期
关键词:青春偶像李妍亚文化

易晓莉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重庆 400067)



青春偶像剧中的女性亚文化

易晓莉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重庆 400067)

女性观众是青春偶像剧主要的受众群体之一。青春偶像剧深受女性观众的欢迎,跟青春偶像剧中内蕴的女性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青春偶像剧中的女性亚文化,不仅表现为女性作为视觉消费的主体存在,还具体表现在青春偶像剧对女性情感需要的满足、对女性作用的凸显以及其中男性演员的阴柔气质等。对青春偶像剧中女性亚文化的细致分析,有助于全面深入地认识青春偶像剧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为正确评价青春偶像剧,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参照。

青春偶像剧;女性观众;女性亚文化

青春偶像剧以年轻人的情感故事为核心,反映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态,并在外在形式上表现出多种鲜亮新潮的时尚元素。青春偶像剧最早在日本产生,那时的青春偶像剧被称作“趋势剧”。“所谓趋势剧,就是由年轻的工作人员、年轻的编剧以及年轻的演员所拍摄的面向年轻人的电视剧。”[1]一经产生,受到了整个亚洲很多观众的喜爱。在日本的影响下,韩国也制作出了自成特色的青春偶像剧。近年来,台湾和大陆也相继推出一系列的青春偶像剧精品,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收视热潮。

在接受美学看来,“文学作品有两极:可将它们称为艺术的和审美的;艺术的一极是作者的本文,审美的一极则是由读者完成实现的”[2]。同理,电视剧同样存在艺术的和审美两极,作为艺术的一极,编创者只是创作了电视剧的文本,而作品价值的实现还有赖于观众“审美的一极”。也就是说,真正的电视剧作品是在观众欣赏的过程中实现的。编创者只是创造了本文,本文只有经过观众的审美参与,才获得了真正的生命,也才具有确定的意义和价值。电视剧是讲故事的艺术,但同样是讲故事,观众显然并不是照单全收,来者不拒。相反,观众往往表现出其自身一定的审美取向和审美选择。

青春偶像剧的主要受众群体是青年人和女性观众。要正确认识和评价青春偶像剧的价值,我们必须联系观众的审美接受。同时,我们可以借用“亚文化”的概念来分析青春偶像剧的文化意义。“‘亚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生效的一个概念。所谓主流文化,是特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它所代表的是一个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那些群体的利益,因此也决定了它必然具有保守性,也就是它倾向于维护既存的社会秩序与权力结构;相对于主流文化,亚文化突出的特点就是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因为它代表的是在社会中处于边缘地位的群体的利益,它对于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3](P404)青春偶像剧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就表现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差异性和颠覆性,对于青年亚文化、女性亚文化的衍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青春偶像剧中的亚文化进行分析。

“女性亚文化的命名,是西方女性政治运动衰落以后女性进行自我权力诉求的一种策略……它是在承认男性中心文化的强大的客观现实的前提下,发起对其不亚于直接政治运动的对抗、消解的间接斗争。”[4](P91)“一部女性亚文化书写史,其实就是女性寻找、确立、建构自我主体意识的历史,也是她们建构自己的文化的历史。”[5](P93)

青春偶像剧中的女性亚文化跟青春偶像剧诸多的女性编剧有极大的关系。比如韩国著名的金恩淑,被大家称作“洪氏姐妹”的洪贞恩、洪美兰,台湾的杜欣怡等。身为女性编剧,会很自然地在剧中凸显女性的地位和价值,重视女性自我的生存体验和心理感觉,塑造出完全不同于传统性别秩序中规定的女性形象,对于传统的价值观念,具有创新和颠覆的作用。青春偶像剧中的女性亚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女性作为视觉消费的主体

影视是一种视觉的艺术,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看的“快感源泉”。美国著名女性主义电影评论家劳拉·穆尔维认为,这种看的快感是建立在性别歧视之上的。在她看来,“在一个由性的不平衡所安排的世界中,看的快感分裂为主动的/男性和被动的/女性”[6](P567)。由此它确定了男性的观看方式及视觉快感。的确,在很多影视剧,特别是由男性导演制作的影视剧中,角色是按照男性的兴趣进行重新编码和组构的,“女人们在她们那传统的裸露角色中同时被人看和被展示,她们的外貌被编成强烈的视觉和色情感染力,从而能够把她们说成是具有被看性的内涵”[7](P567)。

但是,这种论述忽略了女性观众观看快感的来源,是有失偏颇的。当前的青春偶像剧,大多数都是由外形悦目的男演员主演。在挑选演员的时候,对男性演员的要求特别高,长相、身高、身材、气质等方面都要经过严格的筛选。青春偶像剧为我们塑造了几乎是清一色的“白马王子”或叫作“大众情人”的男性偶像,他们无一不是外貌英俊、潇洒,气质率真、明朗、阳光,心地正直、透明、善良。相反,青春偶像剧对女性演员反倒没有那么挑剔。这说明了女性作为观看主体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据称,韩日的“妈妈团”追星族世界闻名,介于35—45岁之间的女性(多为专职家庭主妇)比年轻人更加狂热,在见到自己心仪的男明星时热泪盈眶、甚至晕倒,她们构成对“美”的消费的主要力量。

另外,在青春偶像剧中,有很多男性演员的着装打扮有一种女性化的趋势。比如《秘密花园》中奥斯卡所系围巾的花色、系的方式以及他经常佩戴的项链,再配上他略长的卷发、颜色各异的发夹,都使得他看上去跟传统观念中的男性形象大相径庭;《是美男啊》中的男主角,其装扮也是非常女性化但又透着一些男性的性感;《小资女孩向前冲》中的男主角最大的特点就是经常手提一个十足女性化的手提包。这种装扮的女性化,或者说男性化跟女性化杂糅混搭的装扮风格,除了有时会造成一种喜剧的效果,总体来说都使得他们以一种“花样美男”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这种装扮的趋向进一步缩小了传统意义上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同时,也增强了观众的视觉愉悦感。

二、女性情感需要的满足

青春偶像剧中的女主角,大致来说有这么两种类型:一种是长相、处境都平常的灰姑娘,另一种就是年经貌美、有钱有势的富家女。不管是哪一种类型,在青春偶像剧中,她们都会遭遇意料不到的美好爱情,得到男朋友甚至其他男性朋友体贴入微的关爱。

关于前一种类型,最典型的一部青春偶像剧是《女人的香气》。女主角李妍在是一个相貌普通、在公司里逆来顺受、言语行为又很多时候都不太恰当的大龄单身女性。更可怕的是,在受到上司的不信任,污蔑自己偷了客户的戒指,受到解雇的威胁时,她又被诊断出是癌症晚期,只剩下六个月的生命。她这样的生活状态,我们只能用“窝囊”和“极其糟糕”来形容。但就是这样的她,在为了让自己剩下的日子能够过得美好的过程中,和公司的部长智旭产生了刻骨铭心的爱情。面对两人之间身份地位的差距,他们也有过痛苦的犹豫,最后两人都确认了这份爱情对于自己的重要性,下定决心抛开一切,也不管李妍在还能活多久,两人都要好好地在一起,好好地相爱。为了李妍在,智旭拒绝门当户对富家女的求婚,不惜与父亲闹僵,甚至为了陪李妍在,主动递交了辞职书。智旭对李妍在的这份心意,无疑很让人感动,尤其是会让很多女性观众感动和温暖。如此浪漫温馨的爱情故事,不知慰藉了多少女性观众的心灵。

关于后一种类型,最典型的是《拜托,小姐》。女主角惠娜年轻貌美,是自己家族的唯一继承人。她住在宫殿一样的豪华大房子里,家里的管家和自己的侍从都是成队地规规矩矩地听候自己的差遣。她就是一个高高在上、尽显一切优越感的女王,所有的人都围着她转。她的贴身管家徐东灿,在和她相处的过程中,竟对性格恶劣的女王萌生了爱情。本来就是江惠娜的贴身管家,再加上他对惠娜不一样的感情,他对江惠娜的生活照顾得无比的周到和贴心。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一部女人至上的电视剧,试问哪一个女观众没有幻想过如果有一天自己是一个美丽动人的亿万千金,然后身边有一位形影不离、随传随到的帅执事”[8]。

不管女主角是以上的哪种类型,她们都会得到相关男性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呵护。总之,青春偶像剧中的这种表现,极大地满足了女性观众的情感需求,彰显了她们的重要性。在女性主义者看来,女性读者及观众之所以喜欢看浪漫故事,是因为“浪漫小说承诺了一个安全的世界,承诺在这个世界里将有一种值得信赖的安全感,居从属地位的人也将会获得一定的权力” 。“女人们是带着一种对父权制不满的情绪去阅读浪漫小说的。浪漫小说阅读包含着一种乌托邦式的抗议,包含着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9](P211)青春偶像剧在女性观众中的流行,就是基于她们的这种心理。

《命中注定我爱你》也是很受观众欢迎的一部青春偶像剧,有迅雷网友这样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

“看到最后突然发现纪存希居然是一个完美的男人。第一,他英俊挺拔,身价不菲。第二,他很宽容,被石安娜放了那么多次鸽子,还能对她温柔体谅。第三,他很善良,在没爱上陈欣仪的时候也帮她向古驰讨公道,帮她找回自信。在已经不爱安娜的时候,也是帮助她重新站上舞台,找到哥哥以后才离开。第四,他很能干,自己的家族事业做得风生水起,蒸蒸日上。第五,他还很有担当,面对黑社会老大,尽管很怕,也不低头。第六,他很隐忍,那么爱心怡,被心怡拒绝以后,见她生活得很好,就决定离开,又用Z先生的名义默默支持心怡。看见他哭着离开,真的很感动。第六,他很可爱,有小孩子般的天真,老用不高明的小手段骗心仪的同情,把心怡留在身边。坏笑的表情实在是可爱到不行。第七,……。总之,纪存希就好像七匹狼的广告语,男人有很多面。而且每一面都很优秀。现实中如果有这样的男人,若得此夫,妇复何求。”[10]

在上述网友真实细腻的心理感受中,我们可以看出青春偶像剧的独特魅力。其中的浪漫故事带给女性观众更多关于爱情的浪漫幻想。 “这种浪漫的幻想……不是一种关于找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生活伴侣的幻想,而是表达了一种要以特定的方式被人关爱、被人爱的良好愿望。”[11](P207)这样的故事不仅使女性观众的情感得到很好的满足,享受到了通过角色移情带来的快感,而且还点燃了她们作为平凡女性的信心和希望。

总之,青春偶像剧中女性人物在爱情上的成功,充分表明了女性自身的重要性,是彰显女性存在的一种途径,使传统性别秩序中处于弱势和无语一方的女性地位得到某种程度的提升。“让女主角通过爱情渴求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来演绎她们‘青春’本来就是对男性权威话语的一个挑战,对传统权威一个不小的僭越。在对权威话语的挑战和僭越中书写了女性话语,构筑了剧中的女性特点。”[12]

三、叙事凸显女性的作用

青春偶像剧中的女性总会以特有的女性力量去影响男性、改变男性,强调和认可了女性的价值和作用。《流星花园》中那个霸道的道明寺,自从认识杉菜并慢慢发现自己有点喜欢杉菜后,他的性格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他不再如以前那样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也会考虑别人的感受,考虑杉菜的感觉,替杉菜着想。他性情变得温柔,善于体谅他人。他会搬到杉菜的隔壁保护杉菜,他会在看流星时对杉菜说“如果你真的不爱我,我会放你走的”,甚至在一次几人约会的时候,忍耐了那个中泽很久。他自己也说“要是在以前,我早就揍他了”。可以看出,后来的这些所作所为,跟以前那个霸道蛮横的道明寺是完全不一样的。是爱情使他有了这么大的变化,也是杉菜身上的一些良好品质影响了他。“杉菜所代表的坚韧、宽容的女性力量,对道明寺所代表的强悍、狂暴的男性力量的感化、控制和约束。表现在剧情中,就是道明寺从一个粗鲁男生到一个单纯、羞涩、执著的情人的转变。尽管这种控制和约束是站在传统的性别角色的分工上来进行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性别成规的一种鼓励,但是毕竟满足了女性对自身力量的表达和肯定。”[13](P398)

《命中注定我爱你》中的纪存希,本来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但作为一个以赢利为目标的公司总经理,这种善良是非常有限度的。很多的想法和行为都是服从于公司的经济利益。但陈欣怡的单纯、善良、宽容慢慢感化了他,不仅使他对陈欣怡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而且使他的性情也有了很多的改变;《王子变青蛙》中的单均昊是一个对工作很负责任的人,因为讲求效率,所以对自己的下属要求比较苛刻,经常表现出不近人情的一面。这样一个冷酷王子,却在和叶天瑜相处的过程中,被这个灰姑娘唤起了他本性中的温情和善良;《一吻定情》里,琴子对男主角直树执着的爱改变了直树冷漠的性格;《悠长假期》中濑名俊秀因为和叶山南的感情给了他音乐上苦苦找寻不到的灵感,从而在大赛中一举夺魁,获得了彻底转变不景气生活的机会。这里提及的所有男性,他们的改变无不是受了女性的影响,从而有力地肯定了女性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女性偏重于感性地看待问题,而男性偏重理性地看待世界。 过于感性和过于理性都是有失偏颇的。一个具有健康心智的人,是感性和理性的平衡。《佳期如梦》中的徐时峰是一名比较有名气的律师,他非常理性,非常符合自己职业的要求。但是他常常出于惯性把这种过度的理性带到自己的情感生活中。从外表看,他严肃、不苟言笑,他从不轻易流露自己的情绪,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被他的女朋友周静安称为是木头,是世界上最不解风情的人,这常常使得周静安有一种失败感,觉得他不够爱她。相反,周静安是一个大大咧咧、凡事都咋咋呼呼、凡事都想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做事容易冲动。很显然,他俩性格中不搭调的地方很多,但就是这样两个人,真心相爱了,他们性格中相反的东西,在他们日渐深入的交往中,成了一种有益的互补,特别是周静安活泼的一面很好地影响了徐时峰过于理性克制的一面,改变了传统认知中女性总是被影响的状况。让人印象最深的是在一次打保龄球的时候,周静安大声数落徐时峰的不解风情,质问他会不会谈恋爱,说他平时就是太过压抑了,确实需要发泄一下,建议他拿出点男子气概来,在打保龄球的时候用力投,用力丢,把心中的不满都发泄出来。这时的徐时锋,居然听进去了,在打球的时候大声谴责自己是个笨蛋,同时当着东子和尤佳期的面大声表白对于周静安的爱,这突然的转变既让大家觉得很开心,同时又让他们觉得惊讶和不可思议。“人物的日常行动反映人物常态稳定的性格特征,而一些突发性的行动则揭示更深刻的为显层面的文化修养和理智压抑的潜隐心理意识。”[14](P121)徐时峰这种突发性的行为表现,无可争议地表明了作为女性的周静安活泼、感性、热烈的一面对于男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有力地肯定和凸显了女性的价值和作用。青春偶像剧中对于女性的这种表述,对传统的男女性别格局有所触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

《女人的香气》一剧,其剧名就直指女性本身的美好。剧中的智旭是旅行社社长的儿子,过着衣食无忧的富裕生活,而且有着家世很好、长相漂亮的未婚妻。但这一切对于很小的时候就失去父爱母爱的智旭来说都显得不太重要。在旁人看来,他的生活似乎是很多人都梦想的生活,但他偏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致。直到有一天他遇上了自己的下属女职员李妍在,阴差阳错地把她当作自己在日本观光的向导,轻松愉快的出差旅程在他心中留下了美好的深刻记忆。可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平凡而且又患有癌症的女职员李妍在,唤醒了他的生命感觉,使他从一种生命意识的麻木状态中苏醒过来,当然,在情感上他对李妍在欲罢不能,受尽了煎熬和折磨。但是,他的生活自此变得充实而有所憧憬,有了重心,有了目标,有了色彩,更是充溢着一种美好的香气。简单纯朴、生活认真的李妍在对于智旭来说,就好似一阵香气扑面而来,让他感到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在不知不觉中不可抑制地被她所吸引,生活从此有了全新的感觉。李妍在的存在,赋予智旭的生活更多的意义。而且,李妍在的小学同学、主治医生蔡恩锡,是一个特别古板、讲原则,几近于不通人情、让同事和患者都觉得很有距离感的人,但在跟李妍在的接触中,个性慢慢有了转变,对待患者的态度、对待同事的态度都和以往大不相同,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也有了更新的认识,最后被大家认定为是很有魅力的男医生。这些改变,都源自于李妍在直接的言语批评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女人的香气》中对于女性的这种理解和表述,很好地肯定了女性的存在价值,对于在传统性别秩序中处于弱势一方的女性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男偶像演员的阴柔气质

青春偶像剧中的男性演员越来越呈现出一种阴柔的气质。他们年轻俊朗、容貌清秀,衣着鲜亮时尚,追求细节完美。从长相到装扮,都比较女性化。像日本影星木村拓哉,韩国影星李东旭、玄彬,台湾影星周渝民等,都是这一类型的代表。

事实证明,青春偶像剧中阴柔的男性也比阳刚的男性更受女性观众的欢迎。

这种现象的产生,“的确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社会事务、拥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之故,她们变得更为自信,不再一味地追求强大男人的庇护,而是讲求消费男色的娱目娱心”[15]。

总的来说,这些男演员的阴柔气质迎合了当下女性观众的审美需要,有助于重新审视现实生活中固有的性别秩序。正如金丹元在分析后现代消费语境下的当代身体文化时所说,“女性主义的崛起与女性视角的介入,扩展了身体文化的内涵,在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中,以不同于以往的全新视线投射到消费时代的身体大观中,突破了以女性为展示主体的局限。对男性身体的凝视和展现,在客观上也透露出当代身体文化中对两性平等的追求”[16]。另外,这些演员在表演上也具有很多的共性。他们的表演大多比较细腻、真实,更能引起女性观众的审美共鸣。

总之,通过对青春偶像剧中女性亚文化的细致分析,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青春偶像剧深受女性观众喜爱的原因所在。要全面深入地认识青春偶像剧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其中内蕴的女性亚文化是一定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

[1]刘凤娟.20世纪90年代日本偶像剧综述[J].日语知识,2006,(9).

[2]伊瑟尔.本文与读者的交互作用[J].上海文论,1987,(3).

[3][13]徐艳蕊.《流星花园》热与青年亚文化现象[A].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5]李涛.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亚文化书写回顾[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1).

[6][7][美]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A].外国电影理论文选[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8]http://tieba.baidu.com/p/681330237.

[9][11][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http://comment.xunlei.com/subject/286063.

[12]王春平,赵从聪.青春偶像剧叙事美学探究——从《聚沙》、《我的名字叫金三顺》、《火花游戏》说起[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14]杨静.中国电视剧叙事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15]刘虹利.在消费文化语境下看韩国青春偶像剧中的性别策略——兼谈韩剧的式微[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

[16]金丹元,王莹莹.后现代消费语境下当代身体文化的审美观照与理性超越[J].中州学刊,2006,(5).

(责任编辑:景虹梅)

2017-01-03

易晓莉,女,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影理论与批评。

项目来源:本文系重庆工商大学2016年度人才引进科研项目“大众传播时代的青春偶像剧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1655012。

10.3969/j.issn.1002-2236.2017.02.025

J973.2

A

1002-2236(2017)02-0113-05

猜你喜欢
青春偶像李妍亚文化
一个人的青春偶像剧
媒介狂欢背景下青春偶像剧的快感生产研究
声屏世界(2021年1期)2021-11-13 04:12:31
论一颗蛀牙的长成
大众健康(2019年9期)2019-10-11 04:06:12
M id-infrared supercontinuum generation and itsapp lication on all-opticalquantization with different inputpulses*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玩具世界(2017年10期)2018-01-22 02:52:48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亚文化
小区域内亚文化区划分路径研究——以重庆市区域内亚文化分区研究为例
“腐败亚文化”何以挥之难去
公民与法治(2016年8期)2016-05-17 04:11:33
What’s the Future of Paper Books(节选)
The Broken of the American Dr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