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报纸分工政策的实施考察及其意义解读

2017-02-14 07:46
文化与传播 2017年3期
关键词:新民分工报纸

丁 骋

解放初报纸分工政策的实施考察及其意义解读

丁 骋

报纸分工政策的实行并最终在全国推广是解放初期新闻传播领域调整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当时尽快统一意识形态以便展开全面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报纸分工的渊源,提出到实施的过程,遇到的阻力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历史逻辑梳理,并通过分析该政策带来的影响和效果,指出这项于1950年开始试行的政策及其后形成的报纸分工制度带来了我国新闻媒体在新闻采写业务上的重大变化,这一变化直到今天依然发挥着作用。

报纸; 新闻报道; 报纸分工

新中国成立伊始,尽快消除新旧交替时期的思想混乱,建立统一的意识形态是摆在执政党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即将展开的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必然要求。新闻战线作为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当时的全国主要报纸进行分工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政策,分工体制的实施带来了主要报纸新闻报道业务的重大变化,也为日后一些报纸的发展方向带来了实质性的影响。

一、报纸分工政策的渊源

根据不同群体分工进行鼓动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宣传的一个传统。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就根据不同群体分别创办了中国劳工组合书记部机关刊物《劳动周刊》(1921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中国青年》(1923年)以及学生刊物《中国学生》(1924年)、妇女刊物《妇女声》(1921年)、农民刊物《农民运动》(1927年),从刊名上就可以窥见,中国共产党针对各自刊名划分标明的读者群体有计划的进行舆论宣传和革命动员。这一舆论宣传战略在革命年代收到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因此,随着1949年全国军事上的胜利已成定局,在迫切需要建立新的意识形态的背景下,着手对全国报纸布局进行调整时,这种在战争年代的分工模式自然而然的被继承推广开来。

1949年5月9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大城市报纸问题复南京市委电中说到“大城市中,除党报外视情况需要再办一两家或若干家非党进步报纸,以联系更广泛的社会阶层,根据平津经验是有利的(这些非党报纸既有党员在内工作当然更好),但报纸总数亦不宜过多,以免纸张和人力和销路和各报分工发生困难。”[1]在目前能见到的一系列文件中,这是第一次出现了“分工”字样,为此后分工政策实施打下了一个伏笔。

二、报纸分工政策的试行及其最终确立推广

(一)报纸分工的试行

与中共中央预料的一样,各主要城市在解放之初,由于物资供应紧张以及报纸之间的过度竞争,这些城市中的报纸很快面临着销路和经营的困难。1949年9月,曾经拥有过五社八版的《新民报》在创刊二十周年之际,新民报总管理处召集北京、上海、南京三地社经理和职工代表就如何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如何办报在北京共商对策。9月20日,时任新闻总署署长的胡乔木和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副部长兼上海市宣传部部长的夏衍应邀到北京新民报社,就这些困惑报社的问题先后做了一些指示和建议。胡乔木在会议上明确指出“无论在哪一种社会里,报纸均需分工……不分工何必要这么多报纸呢?但我们各个报纸需要合作,所谓合作,就是共同为新民主主义服务;但另一方面要分工,以适应各种群众的需要,使他们各得其所。”就报纸如何分工,他认为“分工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使读者读了我们的报纸,再不需要读别的报;一种是读者读了别的报感到不满足,还要来读我们的报以为补充。”具体到《新民报》的分工,胡乔木指出:“《新民报》根据过去的传统与工作经验,来满足这样一部分读者——他们对政治上无过高的要求,对政府所做的重要的事,是需要知道的,但是并不热衷于政治。我们应引导这批人向上,提高其政治觉悟。……我们并不是说《新民报》不能报道政治经济大事,只能谈些小问题,而是说除了报道大事外,在小问题上可以报道得更详细,在大目标下分工……目前,我们便感到缺少一份作为通俗读物的机关报,假如《新民报》能有计划地这样做,这是《新民报》的光荣。《新民报》如能那样做,便解决了社会上所没有解决的问题,满足了社会上没有满足的需要,这是很有意义的”。[2]胡乔木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领导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出了新时代环境下报纸分工问题。

(二)报纸分工政策的正式提出及其推行

经过北京《新民报》分工的试验,1950年2月,新闻总署召开了京津新闻工作会议,此次会议的议题就是讨论解决不同新闻机构(报社、电台、通讯社)和不同报纸之间的关系,报纸之间的分工是这次会议讨论的一个重点,京津两市的私营报纸率先被给予了重新定位:

“《新民报》现在实行的通俗文艺性的道路,对它来说是正确的,它的特点在通俗文艺的副刊。它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北京的小资产阶级及比较无组织的劳动群众。《进步日报》应主要以天津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知识分子为对象,其最主要的内容应当是经济和自然科学等,特别是关于私人资本主义及其改造问题。”[3]

《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则被定为是全国性报纸,《人民日报》主要读者对象应是干部与先进的群众;《光明日报》的读者对象应为各民主党派及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

随后,胡乔木在1950年3月29日至4月14日召开的全国新闻会议上根据苏联和《人民日报》、《新民报》所取得的经验,正式提出了报纸分工的主张。它强调报纸要划分为全国性报纸和地方性报纸,不同的报纸应内定服务于不同的方面的读者对象。[4]在这次会议上,还确定了上海四大报纸的分工:《解放日报》面向政府机关和党的干部,《新闻日报》面向工商界,《大公报》偏重商界和高级知识分子,《文汇报》则面向青年知识分子。[5]这样,京、津、沪三大主要城市的主要报纸都针对读者对象和报道内容进行了较为清晰的分工。

1950年6月9日,夏衍针对上海《新民报》再次指出:“报纸站在人民方面讲,是人民的喉舌;站在政府方面讲,是政府的耳目。若要完成这个任务,各报必须分工,并要各得其所。”主观上应该怎样将报纸办好?主要就在于分工问题。报纸要选一定的读者对象,如《新闻日报》以中小工商业者为对象;《大公报》以民族资产阶级、高级知识分子为对象;《文汇报》以文教界和青年群众为对象,注重辅导学习的内容;《解放日报》以工农大众、政府机关和一般的工作干部为对象。

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从1949年5月到1950年6月,一年之间负责管理新闻工作的相关领导同志在各种重要场合五次强调报纸分工问题,并通过全国新闻会议正式提出报纸分工的主张,由此可以推断,报纸分工这一问题在整个报纸布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不断的一再强调。就这样,报纸分工体制在新闻战线被确立下来,并根据几次会议的布置,各家报纸开始落实具体的分工。

三、报纸分工政策推行的影响与效果分析

各报的读者对象按照官方拟定的计划被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采用密集的行政命令进行分工安排,这样的报纸分工与在市场竞争中自然形成的报纸分工有着本质的不同。

(一)私营报纸对分工政策的反应

对报纸分工政策表现出不适应的主要是当时的私营报纸,如《大公报》、《文汇报》、和《新民报》,这些昔日的全国性综合大报被划定了较明确的报道范围,并要为指定的社会群体服务,这使得各家报纸原有的特点逐渐弱化、异化。根据政策确立的读者对象迫使各家私营报纸开始了向专业化报纸的转向,这种专业化是被动的、对象化的专业化。在这方面表现最突出的莫过于定位于“青年知识分子”的《文汇报》,在1950年6月21日社论《本报复刊一周年》中表示:“首先是确定我们报纸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工农青年、学生、知识分子,我们的工作应该深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随后一年多,《文汇报》的三次改版都围绕着办成一张专业报的中心进行,综合性报纸的特色逐渐丧失。到了1952年3月,《文汇报》编委会向报社职工强调“今后把主要力量放在文化教育方面,特别是中小教、社教方面,和各报明确分工,向群众性的文教路线发展。”[6]武汉的民营报纸《大刚报》在分工政策下则必须与当时中共中南局主办的《长江日报》实行分工,以60%以上的篇幅报道武汉地区新闻和本市中心工作。[7]1950年8月,《大刚报》撤消了京沪两地的特派记者和“专电”,大力发展工业通讯员工作,加强报纸的地方性,其办报方针从面向全国转为面向本市。[8]一张在全国都曾经赫赫有名的报纸从此走上了地方性报纸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被定位于“中小工商业者、广大的店员、里弄居民、家庭妇女”的上海《新民报》也在夏衍的指点下肩负起了“上海的广大的落后的无人照顾的群众,由新民报担当承受起来,配合政府的任务,来作宣传教育的工作,来为他们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政治文化水平。”[9]这些昔日的全国性综合大报在分工政策下失去了扩展报道的范围、丧失了更大发展的可能性,很快就降格为地方性报纸、专业性报纸。

同时,报纸分工体制的建立也让老报人们很难适应,当时还在主持《新闻日报》的金仲华就认为“特色是从读者需要出发,争取更多的读者,使办报的路子越走越宽;而所谓规定‘方针任务’,是要把报纸读者限制在规定的范围,报纸的宣传也限制在某些专业范围之内,这样的办报路子,只会越走越窄,使读者越来越少。”[10]

(二)报纸分工政策推行带来的争论

报纸的分工调整在现实执行中也遇到了阻力,拿私营报纸集中的上海来说,当时各家报纸尤其是私营报纸正处在经营危机之中,对于这种情况下能否顺利进行报纸的分工,主管新闻工作的几位领导人产生了争执。1951年下半年,担任上海市委宣传部长的夏衍认为到了“下决心,用大力来调整”的时候了,否则结果亏累不堪,增加我们的包袱”。上海新闻新闻协会党组书记、市政府新闻出版处处长陈虞孙则表示“总销数没有很大发展,邃尔分工以后,可能使销数反减”,主张观察一段时间再行决定。然而,这种争论随着私营报纸为解决亏损竞相在市场上挣份额,导致自由主义办报作风重新抬头而迅速平息,甚至新闻管理部门又将私营报这种市场竞争行为的原因归为在实际运行中分工政策未能落实到位。

结 语

一年之中,新闻主管人员在各种重要场合强调报纸分工虽然凸显了报纸分工政策的重要性,但同时也说明一年之中的推行并不顺利,所以需要一再强调。尤其在当时的报业集中地上海,尽管三令五申地强调报纸分工,但各家私营报纸仍然埋头于各自的市场份额,各报“都在广告上打主意,不断组织所谓‘专业广告’,动辄牺牲新闻与副刊篇幅,刊出整版广告,而且在第三、四版等重要地位,简直是为广告办报,不成其为应该具有高度思想性的报纸了。”上海的新闻领导机关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在各报负责人中存在着旧的办报思想,认为上海报纸一向是全国性的大报,不肯接受专业化的方针;同时,严重的自由主义思想作风也大大地阻碍了各报在统一领导下很好地进行分工合作。”自由主义办报作风的兴盛对解决解放初期新旧思想交替,思想界状况混乱是不利的,因此,1952年5月29日,上海新闻领导机关在向华东局宣传部和中央宣传部呈送的《关于上海私营报纸调整办法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拟从6月份起在私营及公私合营各报进行一次思想改造,并经过这一运动来进一步明确分工,改进工作。”上海新闻界的思想改造由此开始。而上海作为新闻界的重镇,其为落实报纸分工所展开的思想改造为全国所观瞻。到思想改造结束后,报纸分工体制已经完全落实下去,并对日后新闻报道业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

[2]新民晚报史编纂委员会.飞入寻常百姓家——新民报-新民晚报七十年史[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

[3]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

[4]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M].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

[5]文汇报史研究室.文汇报史略(1949.6—1966.5)[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7.

[6]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闻研究所.文汇报六十年大事记(1938-1998)征求意见稿[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7.

[7]孙旭培.解放初期对旧新闻事业的接收和改造,新闻研究资料第43辑[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8]欧阳柏.大刚报史话(续),新闻研究资料第25辑[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9]新民晚报史编纂委员会.飞入寻常百姓家——新民报-新民晚报七十年史[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

[10]解放日报报史办公室.解放日报 新闻日报报史资料②[M].上海:解放日报社,1993.

G210

A

2017-5-28

丁骋,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青年基金项目“1950年代初期上海新闻界思想改造运动研究”(14XJC860001)。

猜你喜欢
新民分工报纸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报纸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施工图任务组织分工之经验借鉴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