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丽丽
“察觉”与“觉察”
罗丽丽
在日常生活中把“察觉”与“觉察”误用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加强理论研究,注意使用规范。他们的共同特征主要表现在语法方面,用做动词,有“发觉”之意。至于“察觉”与“觉察”的不同之处,本文将主要从词义、运用对象、语体价值三个方面来讨论。
察觉 觉察 异同
同素逆序词是指两个相同的语素构成的位序互异的一组双音节合成词。即“察”、“觉”表示两个单音节语素,它们既可以构成合成词“察觉”,也可以构成异序合成词“觉察”那么就可以说它们是同素逆序词。“察觉”与“觉察”,所用的两个字完全相同,只是字序不同,意义也基本相同。但不能因此认为二者在使用中可以相互替代下面谈谈它们之间的异同。
这两个词都是动词,都表示“发觉,看出来”的意思。可带“到”或“出”等补语,还可以作定语、用于被动句。例如:
孙俊英他脸上的荡笑察觉到了意味。(冯德英《迎春花》)
我觉察出他们正在讨论什么重要的事情,坐一会想要告辞。(杨朔《晚着急》)
薛明剑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为人觉察的笑容。《作家文摘,1994》
监测结果表明,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的运行对周围环境没有产生可察觉的影响。《1995年人民日报》
第一,从词义看,“察觉”和“觉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都有“发觉;看出来”这一义项,除此之外“觉察”还有“警觉地察查”的意思,着重于察知。并且,从并列式双音节同素异序词语义支点问题来看,“察觉”的语义支点落在第一个语素“察”上。“察”本义指观察;仔细看。“觉察”的语义支点则是“觉”,“觉”悟也。从见,学省声。
第二,从运用对象看,“察觉”指对一般事情的察知,如对一些错误信息的发现,例如:我察觉到了这个方法的不妥之处。而“觉察”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第二个义项为“检举揭发”,多用于表述一些隐性消息,或事情发展趋势的敏锐的观察。例如:一走进这里,我便觉察到一丝危险的信息。从搭配句式看,在“对......觉察”的句式中,一般不用“察觉”。如我们通常说“对自己疾病的觉察”、“对小说的反讽的觉察”等。
第三,在语体价值上,“察觉”与“觉察”除了应用于书面语中,还常常独立运用于口语对话中,具有比较浓的口语色彩。根据北大语料库统计,“觉察”在口语中被使用的次数只有五次,而且其出处全都分布在《超越时空:20世纪最卓越的两位心智大师的对话》中,而“察觉”在口语语体中被使用十四次,并且其出处分布在不同的语篇中。由此可知,“察觉”更多的用于口语中,通常表述某个事物被发现或被知道,多用于强调被动的关系,具有外向型。同时,同素逆序词“察觉”和“觉察”的存在也符合说话人表达方面的心理需求,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中交替使用同素逆序词的两序来表达相同、相近的意思,避免文章语言重复而无趣。
基于以上分析可得,一方面,从两词的解释可知,两者有不同也有相同,即在一定情况下,察觉和觉察可互用;另一方面“觉察”有很强的主动性,有目的的发现某人或某事之意。“察觉”则带有一定的被动性,表示无意之中的发现。总之,“觉察”一般强调个人的经验对事情的一种特殊观察,而“察觉”则是外在显性的线索给人的感知。元代通用,《宋史·沈沦传》:“明年多逊败,以伦与之同列,不能觉察,诏加切责”。
[1]佟慧君.常用同素反序词辨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
[2]张凯波.并列式双音节同素异序词语义支点的研究[J].现代语文.2013(06)
[3]张月.汉语中的同素异序词[J].科教文汇.2007(02).
[4]张其昀.现代汉语同素词通考[J].语言研究.2002(01).
[5]林燕.同素逆序词“计算—算计”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5-6
[6]马征.现代汉语同素逆序词动态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30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