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师声乐教学与地方民歌传承保护的结合发展

2017-02-12 08:18季伟
歌唱艺术 2017年9期
关键词:高师民歌声乐

高师声乐教学来自当代教育理念,融合了一整套来自西方的、系统的、科学的发声教学体系,居于学术理论的范畴;属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固有的一种音乐形式,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是大众文化的代表。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二者都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如生存和发展),二者如何联系、如何突破。笔者以此为切入点,试为当前高师声乐教学改革和地方民歌的传承保护的结合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高师声乐教学现状

当前高师声乐教学的现状,基本上是国内各大音乐学院声乐教学体系的延伸,主要以西方教学体系为主。如强调技术的系统训练、科学的发声方法、合理的用嗓机制以及声音明亮圆润、气息的良好控制等,都形成了相对系统的标准要求。这些教育体系和理念不但具有专业化、技能化和标准化的特征,也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占据了高师音乐教育资源的主体。这个庞大的教学体系和有着数千年歌唱传统的国情相结合,立马产生了“马太效应”,并迅速在中国高教声乐课堂上蔓延开来,不但引起了数年的“土洋之争”,而且产生了“三种唱法”之分,其强大的标准化生产和“罐装”式加工模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声乐师资和表演事业培育了大批人才。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原有稳定有序的、计划经济式的、国策政令式的生产关系,逐渐被市场化的、信息化的、资本化的激烈竞争所代替,计划经济下那种高校毕业生“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格局被彻底打破。高校如何培养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人才,无疑决定着自己未来的命运。高师声乐教学无疑也在此大趋势之列。在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遭遇到为民众及学者所诟病的大问题——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形成的“千校一面、千人一声”的现象,演唱风格脱离基层民众的审美范畴等。无论是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在舞台上的表演几乎是一样风格,几乎是设计好的表演程式,所听到的几乎是一成不变、数十年如一日的固定曲目,所看到的几乎是陈陈相因的似曾相识。这些来自西式的、美其名曰“学院派”的,被定位为科学发声法的、共通共融的、标准化的高泛音训练方式,使得歌者的声音色彩几乎惊人的一致,若不是专业的修炼者,很难辨认出这个声音是谁发出的。

而这些对于听惯了真情实感、情真意切,追求卓尔不群的国人听众来说,实在是“天外之音”,偶听之尚感新鲜,久听之则让人厌烦。原因就是几千年来中国形成了自有的“和而不同,同则不继”的审美习惯。也就是说,艺术欣赏讲究的是斑斓多姿与众不同,类同的话则“不继”(不能生存),不类同的话则“和”(生存繁荣)。此“习惯”是个标杆,也是个传统,甚或“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纵观几千年中国音乐的发展路程,无论是京剧的各家各派,还是曲艺的豫东豫西,乃至各地那些让人一听就回味无穷的民歌经典,无一不是在此标杆下层层过滤下来的精品。

高师声乐专业曲高和寡的孤芳自赏和阳春白雪式的孤掌难鸣,使其很难适应当今商业性、竞争性极强的社会。因为缺乏个性、缺少特色,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无疑是致命的。君不见,艺术生改行卖电脑的现象已屡见不鲜。为了在逐年减少的生源中分得一杯羹,每年的招生季各大高校早已是厉兵秣马,奔赴各地。这就是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发展,带给高师声乐专业新的更大的挑战。如何面临挑战,如何重新定位,如何在激烈竞争中塑造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无疑是摆在高师声乐面前的一道更艰难的关卡。

二、地方民歌的生存现状

与高师声乐教学相比,地方民歌的生存现状更为惨淡。随着我国市场化、信息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民歌——这个有着和人类历史一样长久的大众歌唱形式,其仅有的一点生态也在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被蚕食,前景堪忧。

地方民歌不单单是广大基层民众的抒情方式,更是地方风俗、地方文化的载体,地方语言的活化石。其扎根于农耕文明中,与地方语言、风情民俗结合形成了独具地方色彩的民间歌曲形式。在特定的文化语境、民俗风情、节庆仪式中,无拘无束、即兴发挥是地方民歌最为耀眼闪光之处。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地方民歌恰恰是区域文化的反映。不同的地域形成不同的风俗,这些风俗结合语言、世风、民情形成了具有地方区域色彩的民歌文化。

然而,随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及社会的急剧转型,这种田园式的、慢节奏的生产关系,正逐渐被快节奏的、市场化的激烈竞争所代替。这种方式的改变,使得地方民歌赖以生存的生态受到极大破坏;同时大工业化、集团化的公司发展模式,也对街巷城镇这些民歌赖以生存的“天然良港”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为了生计的需要,小手工业者们不得不转变原有的生产方式,要么倒闭破产、要么改弦易张转战他地。回望旧时的聚集地,透过房前屋后的短暂喧嚣,如今能有几人能唱起当年脍炙人口的小调调呢?地方民歌在当地民众中的影响日渐式微!

在广大农村,作为地方民歌下一代的受众和传承者的年轻人开始逐步脱离土地,移居城市。民歌该有的传承系统和创作系统的链条被切断,其赖以生存的根基被触动。城乡生活的巨大差异,商品音乐的弥漫,很难使这些农民工再有兴趣去吟唱那些带有农耕色彩的、毫无修饰的,甚至是有点土得掉渣的家乡民歌。而作为地方集镇民歌的街巷俚曲,被当代包装得光怪陆离的各种商业音乐冲击得七零八落,几乎仅存于留守的老弱病残。随着老人的逐渐逝去,农村、集镇、街头巷尾,这些民歌赖以发展繁荣的基石之地正在逐步解体。曾经作为我们民族记忆和文化符号的民歌文化,在当今经济大潮和城市化的进程中面临死亡。毋庸置疑,如何保护、如何生存,是当今地方民歌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

三、高师声乐教学与地方民歌传承保护的结合发展

综上所论,高师声乐教学与地方民歌生存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那就是如何应对环境、趋势的剧烈变化,寻求新的生机以自我发展。那么,二者怎样才能取长补短、获得双赢呢?

(一)高师声乐教学吸收地方民歌是形成特色的基石

高师声乐教学面临的主要危机是体制不活、教学单一,缺乏特色、缺乏生机。那么,如何形成特色,摆脱危机?作为高师院校来讲,只有大刀阔斧地改革转型,借鉴、吸收当地的特色音乐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之上融合创新,打破以往的“千人一面,千人一声”的局面,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亮点和特点。因为地方民歌是在方言、语调、民俗、风情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在区域文化中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就声乐教学方面来说,其可以在诸如行腔、走韵、板眼、曲目、教材编写及舞台表演等诸多方面,通过吸收、借鉴,形成自己的特色。

地方民歌与高师声乐教学在发声上有着很大不同。高师教学常用的发声法是建立在西式基础之上,为了追求声音的畅通圆润,其多以母音为主,辅音相对较弱,母音和辅音咬合不密切。以此方法来唱中国民歌,好像嘴里含了个饺子,常常吐字不清。而地方民歌的发声常与方言音调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腔调无一例外地注重咬字吐字清晰,行腔走韵与地方语言结合非常密切。同时,地方民歌的音腔色彩非常浓厚,也就是歌曲中的装饰音特别多。这些装饰音与美声唱法所追求的音波、音高、音色、音强规范统一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恰恰是地方特色的表现。通过学唱地方民歌,不但可以改掉高师声乐专业千篇一律的歌唱方式,还可以摸索出自有的独特演唱体系,进而形成一套体现自己特色的声乐教学体系。

目前,高师声乐教学的主要内容来自西方,其惯有训练法与地方民歌演唱大相径庭。拿节奏来说,西方音乐作品固有的以及等拍子,其强弱关系和地方民歌中的慢板、快板、流水板、散板等有着很大的不同。西方音乐作品的节奏,往往是按照西方的哲学思维逻辑的固定模式来确定的。而中国各地的民歌其节奏板眼变化多端,为了情绪的需要,有时可以某一段全部是强拍、也可以全部是弱拍;也可能是强弱穿插在一起的,犹如戏曲的垛板,而且不同的人演唱会风格各异。而全国各地的民歌在节奏的运用方面,可谓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高师声乐教学引入地方民歌的举措,不但会丰富原有教学体系,而且会开阔学生的眼界,对于提高民族音乐文化的鉴赏力和亲和力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地方民歌进入高师声乐教学体系,还会丰富当前的演唱曲目。众所周知,长期以来高师声乐的教学体系中曲目的设置,一直是沿用国外歌剧和艺术歌曲的设置套路,国内的艺术歌曲数量极其有限,且多以“五四”时期的创作为主,在风格上也基本归属于西式美声唱法的范畴,其曲目过于陈旧,几乎数十年未曾有变。这些歌曲在中国各地的音乐会舞台上,按照统一的声音标准数十年如一日地演唱着,而且这种演唱形式、似曾相识,管窥一斑即可得大体。经典的、传唱弥久的、象征民族文化符号的地方民歌的介入,无疑是一缕清风,不但会拓宽其曲目的适唱范围,还会将一成不变的、一潭死水的曲目范式注入新鲜的血液,增加其演唱的活力。

高师声乐教学引入地方民歌,还可以丰富舞台表演方式。西方歌剧式的、音乐会站桩式的表演,相对于今天快节奏的社会来说,不免有些过于庄重和矜持,其僵硬的歌唱方式缺乏生机、缺乏动感。地方民歌是地方歌舞、说唱、戏曲、器乐等诸多民间艺术形式形成的基础,艺术门类之间关系密切、互为依存,加之大部分地方民歌与民间歌舞、地方戏曲结合得非常密切,经典的民间歌曲融载歌载舞、经典民族服饰为一体,表演形式活泼、多样,具有浓郁的区域文化色彩,对于广大受众来说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这些汇集了深厚的民族记忆的表演程式和色彩符号,无疑会比西服革履、彬彬有礼的音乐会式的表演更具吸引力。

高师声乐教学引入地方民歌,会更加趋近国人的审美观。现有的演唱方式源于西方音乐传统,有着西方理性、哲学审美诉求的发声法和表演体式,很难捕获大家的好感,因为其过于追求声音器乐化和技术的完备。有时为了达到此标准,教师和学生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力和心血来培养,有时声音畅通了但情感却丢失了,成了发声的机器。这些相对于感性的和有着数千年歌唱传统的国人来说都味同嚼蜡。凡是有经验的教师都有这样一个体会,那就是这个体制下培养的声音并不感人,而且常常会陷入技术的陷阱无法自拔。而民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追求真情实感,追求至真、至情、至性,这也是古人所倡导的“歌者,心声也”的标准。时至今日,每每听到那些感人至深的动人旋律,几乎都会撩拨起你内心深处那根最神秘的心弦,勾起那些隐藏了多年的情愫,让人产生回味无穷且欲罢不能。

民歌的这些特性恰恰是高师声乐教学所欠缺的。民歌的进入无疑会使高师声乐教学更加向民族审美和民族特色的方向发展,也会更趋近国人的审美习惯,从而也为高师声乐教学的转型和迈向新型市场化的发展方向打下基础。

(二)民歌进入高师声乐教学体系是最好的保护和传承

地方民歌的危机主要是原有的群体传承体系受到破坏,其固有的循环链条出现了断裂。如何将其承接起来或者建立新的保护传承群体是关键之举。就目前快速发展的态势,想恢复过去农耕田园式的自我生存方式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因此一方面开展营救保护,另一方面建立新的传承单位体系。针对于此,政府已经出台政令和拨出大量的资金进行搜集、整理、挖掘,并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整理保护,而各地也纷纷出炉了各自的保护名录。而进入高校教学体系无疑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是最好的保护和传承。

地方民歌进入高师声乐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强大资源体系,培养新的传承人和受众体。前文所述,高师声乐教学占据了音乐教育的主体,其强大的体系网络遍及全国各地,发达的触角已延伸到演艺、师资、文化、娱乐、教育、宣传等诸多领域。更重要的是它是国家艺术教育的主体阵地之一,不但有国策政令的支持,更有国家强大的资源支持为后盾,可以说是国家艺术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实施者。高师教育的良好资源,为地方民歌的进入提供了强大的体系保障。而地方民歌的进入不但可以培养新的受众体和传承人,也可以进入高师教育的主体流通环节,这样可以培养出层次更高的新的受众体和传承人。

地方民歌进入高师声乐教学体系,可以提升自身水准获得重生。不可否认,地方民歌有其局限性。虽然其朗朗上口、即兴性强,但结构过于简单,内部张力对比不强烈;唱腔粗糙、随意,声音过于质朴、修饰性不强;歌唱时虽然至真至性,但真声色彩浓厚,真声参与过多,唱久了会损伤嗓子。如今要将这种农耕色彩浓厚的艺术形式引入城市,面对饱受现代流行文化影响浸润的新的受众体,面对当代流行音乐的竞争,还需克服水土不服和以上的局限性。而高师院校完备的教学创作体系,则为民歌的创新和升级换代打下了坚实的框架。高师音乐教育教学,不但拥有各类的教学人才,还有各类的编创人才,这无疑会为民歌的再次焕发生机奠定坚实的基础。

地方民歌进入高校,才能建立良性互动的城乡循环发展模式。面对新时期农民工的进城和农村城市化的快速进程,文化娱乐也逐渐向城镇化和新型的社区方向倾斜,原有的植根于农耕文明的情感抒发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夹带着儿时记忆的乡音乡情,固然与民众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但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和西式文化的强势影响,其与民众的距离越来越远。原有的农耕式的受众体开始向工业化的高素质的受众体转变,这些新时期的农民工有着良好的教育基础,其视野开阔、思想超前。如何能满足这些受众体的娱乐审美需求,也是地方民歌面临的新的挑战。今天,如果民歌进入高校的循环体系,不但可改良创新提高,也可经历现代社会的洗礼,重新反哺新时期的城市受众体和农村受众体。这样的城乡互动既使民歌得到了保护发展,又使得民众重温旧时的回忆。此模式一旦建立便可良性互动循环渐进。

四、地方民歌保护传承和高师声乐教学结合是双赢的发展模式

综上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以市场需求为配给制度的日益成熟,各行各业的竞争已逐步常态化,竞争也是目前及以后社会生存发展的主题。高校之间新一轮的竞争已开始,且会逐步进入优胜劣汰进程。这也是高师声乐教学和地方民歌面临的共同问题。面对激烈的竞争,面对“艺招”的日益萎缩,面对地方民歌生态的日益蚕食,面对生存的危机,怎么办呢?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解放思想早做打算,打破偏见打破行业壁垒,实行共通、共荣的双赢发展模式。

猜你喜欢
高师民歌声乐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藤县水上民歌
声乐诊疗室
对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创新问题的思考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穿花衣 唱民歌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