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远杰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妇幼保健所,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会阴裂伤属于常见的产科分娩并发症,随着近些年来医学技术与理念的发展,逐渐衍生出了控制胎头娩出、无保护会阴接生方案,为了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详情阐述如下。
抽取至我院就诊的选择阴道分娩产妇160例,收治的时间段为2016年5月23日~2017年5月23日,依照接生的方法进行分组。
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均自愿选择阴道分娩方式,将伴有妊娠合并症、骨盆不称、剖宫产指征产妇排除。
常规组:年龄最小与最大的分别为21~36岁,中位数年龄为(28.63±2.21)岁;孕周为37~41周,平均(39.20±0.52)周;实验组:年龄最小与最大的分别为20~35岁,中位数年龄为(28.32±2.14)岁;孕周为37~41周,平均(39.15±0.48)周。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采取控制胎头娩出与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等到胎头拨露2~3cm时,指导其如何改变用力的方案,将双腿放轻松,在宫缩的间歇期再缓慢用力,之后控制胎头的娩出速度,依据助产士的指导,使得胎头娩出时的径线最小,且娩出胎头的速度控制在每2次的宫缩间歇娩出直径增加低于1cm,并对胎头的娩出方向、角度进行指导。
常规组采取传统的保护会阴方式进行接生,在胎头着冠时,对胎头进行单手轻压,便于胎头处于俯屈状,将娩出速度放缓。
对比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会阴完整率与会阴裂伤发生率。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与常规组的第二产程时间分别为(51.20±11.35)min与(49.23±11.45)min,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下表1可知,实验组产妇的会阴完整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会阴裂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表1 常规组与实验组产妇的会阴情况分析 [n(%)]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一旦发生会阴裂伤,将会对产妇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分析导致会阴裂伤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包括妊娠合并症、会阴基本条件、助产士操作水平、第二产程耗时过长等[1]。以往临床上对产妇会阴裂伤进行预防的方式主要是由于助产士对会阴提供保护,帮助产妇对分娩用力进行控制,将会阴口的扩张程度增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若助产士手法不当或者产妇用力不当,将可能引发胎头下降难度增大,导致会阴裂伤现象[2]。
为此,本次研究对实验组产妇采取控制胎头娩出、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帮助产妇分娩,在胎头着冠会阴体紧张时,助产士指导产妇将用力方式改变,依据宫缩的压力、宫缩间歇期指导其采用腹压使得胎头能够缓解下降,便于对胎头的娩出速度进行控制,使得两次的宫缩之间胎头娩出增大范围小于等于1cm,便于会阴体扩张充分,利于产妇安全分娩,胎儿能够沿着产道缓慢下降,会阴周围的组织逐渐扩张,将会阴裂伤发生率降低[3-4]。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的会阴裂伤发生率为22.5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52.50%,实验组的会阴完整率为77.5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47.50%,且比较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耗时无明显的差异,进一步证明了上述结论的可靠性。
综上情况可知,对阴道分娩产妇选择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和控制胎头娩出技术的效果显著,便于降低会阴裂伤发生率。
[1] 伯秋芳,张轶岚,胡文娟,等.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联合控制胎头娩出方案在阴道分娩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6):636-638.
[2] 王华英,薛谷一,张宏玉,等.传统用手扶持保护会阴与不用手扶持会阴接产方法的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8):4646-4648.
[3] 吴雪娜,陈 琦,金桂英,等.255例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的临床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11):72-73.
[4] 王 芳,周 丹,邢 梅,等.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与控制胎头娩出方案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0):1418-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