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观察”的园本教研

2017-02-10 12:49无锡市梅村中心幼儿园姚丽娟
早期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观察研讨主持人

无锡市梅村中心幼儿园 姚丽娟

聚焦“观察”的园本教研

无锡市梅村中心幼儿园 姚丽娟

教研背景

都说童心是把加密的锁,“观察”是帮助教师解密童心的有效途径。但对于一线教师来说,“爱上它真的好难”。不是她们不愿意观察,而是不知道如何观察、记录、解读。为了帮助教师慢慢走进观察,我园开展了聚焦“观察”的链式沙龙活动。

教研过程

第一次研讨:找准观察的“眼”

1.找找问题

主持人:观察能帮助教师理解儿童的行为,改进现行课程计划。然而我们到底应该观察什么?如何观察?今天我们的链式沙龙就围绕这些问题研讨。下面请大家看一个片段,找找问题所在。

【观察记录例1】今天小刚选择在木匠行玩,只见他先拿锯子锯了锯里面的材料,然后去拆装桌椅的地方玩了一会。最后,他去了粉刷区,粉刷起来……

师:记录太简单,想表达什么不明确。小刚在每个地方玩了什么?怎么玩的?描述不具体。

师:这个观察记录中的信息对老师发现问题,解读孩子行为没有多大帮助。

2.谈谈建议

主持人:你们能给出一些观察建议吗?

师:要观察某个行为全过程,如小刚拿了什么锯子?锯的是木头、泡沫板还是纸管?怎么锯的?出现困难了吗?怎么解决的?

师:记录要有个重点吧,比如提供了什么材料?小刚玩了哪些材料?玩这个材料的时间是多少?

3.寻寻经验

主持人:大家的建议基本一致,就是观察必须有重点、有目的。那我们再看一个观察片段,你有什么发现?

【观察记录例2】

师:这个观察提供了一些线索提示,这样观察目的更明确了,一看就知道指向材料。

师:观察指引的特别好,这些信息有助于教师收集线索,揭示奥秘,对我们新教师特别有帮助,可这个线索怎么拟定呢?

主持人:关于线索观察,向大家推荐一本具有丰富实例和详细观察要点的“宝典”——《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第五版),相信会让你收获颇多。

4.形成共识

主持人:好的观察需要:①预设内容。内容帮助我们找准观察的“眼”,让教师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观察。②拟定线索。教师在观察之前可以拟定一些观察线索,这些线索不仅是为了更好地观察,也可以让收集的信息更全面、更有价值。③捕捉偶发。一些偶发的、有意义的事件更能让我们去发现儿童、了解儿童、走进儿童,因此我们要学会捕捉一些活动中的精彩瞬间、特别意外并及时记录下来,它会让我们有别样的收获。

第二次研讨:掌握记录的“式”

主持人:上次园本教研活动后,老师们对观察什么,如何观察,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但是由于观察主体与对象、目的与要求不同,记录的方式也不相同。今天我们的研讨活动就邀请了几位老师来介绍他们的一些记录方式,看这些记录方式对你有什么启示?

1.说说方法

唐老师:表格式记录(数据+文字)

孙老师:微视频记录(视频略)

邹老师:符号记录(符号+文字)

戈老师:照片记录(照片+文字)

2.议议启示

师:唐老师的记录方式简洁实用,能精确了解孩子对每一种材料的选择动态,对材料适宜分析及再调整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师:微视频记录的最大优点是客观真实、具体全面并能再现回放,能让老师完整地审视整个活动过程,为发现、辨识、调整提供更好的第一手资料。

师:邹老师的符号记录简单、直接,能真实再现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过程,从中分析出孩子的学习特点,对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指导策略支持孩子的学习起到很好的帮助。

师:戈老师的照片清晰再现当天两个孩子活动的整个过程,文字清晰且记录了师幼、幼幼之间的对话,老师的心理活动过程。这种记录全面、生动,也便于事后整理回顾。

3.形成共识

主持人:刚才很多老师介绍了自己的一些记录方式,大家也发现了其中的优点,在实际运用中,希望老师们注意:①因需运用。记录意图和情形不同,记录的方式也应不同,我们要选择最能反映观察重点的记录模式,以便分析后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机会与可能性。②客观真实。记录意在展示现实生活、学习中儿童完整而真实的画面,我们要做到相对客观、绝对真实,这样才能为分析解读提供有效的信息。③允许参与。教师不仅仅限于在一旁默默地看与记,有时也可以参与到幼儿中间去,比如询问、追问。这样互动的形式可以更好地记录幼儿行为背后的东西,了解幼儿行为的原因和想法,真正地走进儿童的世界。

第三次研讨:解读儿童的“行”

主持人:解读的过程,是对记录赋予意义的过程,同时也是建构的过程。那么到底如何解读儿童的行,读懂孩子的心呢?这也是我们老师的难点所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请看王老师的一段视频记录。

【视频内容概括】

斑马裤男孩在装配一张椅子。他一会儿看看玩具箱上椅子的示意图,一会儿埋头忙碌。小椅子的靠背在他的努力工作下初具雏形。他开始装配椅子的坐面,遇到困难,邀请了在旁边开工程车玩的蓝背心加入他的装配工作。他们继续开始装配工作,时不时瞅瞅示意图。最终在合作后装配成功。

1.试试解读

主持人:谁愿意试着来针对录像中看到的做一下解读分析。

师:孩子是有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师要避免不恰当的介入。

师: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非常大,如我们要为孩子提供可支持学习的环境。

师:孩子有自己的交往方式,遇到问题也有自己寻求帮助的方法。

主持人:老师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读。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拍摄这段录像的王老师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接下来她又做了什么。

2.聊聊感悟

王老师的解读:要关注隐含学习目标、助推活动深入的支架性环境的创设,让环境的存在富有意义;要恰当适宜地介入指导,掌握时机、注意方法;要尝试差异特质的组合方式,为孩子传递信息、促进交流,有效互动提供支持……

主持人:从刚才这段观察解读中,老师们感悟到了什么?

师:老师分析很透彻,有关于环境创设、指导方式、组合方式的思考与分析。

师:老师有理念上的转变,解读孩子的同时也在审思自我。解读后有具体的跟进措施,提出了今后游戏中可以尝试的地方。

3.形成共识

主持人:要解读孩子的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必须做到:①理论支撑。教师要学习并掌握一定儿童发展理论,了解幼儿发展的特征、目标与方向,了解不同理论流派看待这些特征的不同视角和方式,从而透析幼儿行为背后的意义。②策略寻求。教师不仅要分析“为什么”,更要寻求策略,谈下一步“怎么办”。③行为落实。解读“行”是为了调整“为”,教师一定要调整自己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策略,通过环境创设、材料提供、技术支持等回应策略来助推孩子的学习与游戏。

教研感悟

这是一个聚焦观察记录的链式沙龙活动,层层深入讲述了如何进行观察、记录、解读的三个研讨片段。让教师们明确了观察的重要性和意义,掌握了多元记录的格式,懂得了如何透过观察记录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含义、内心的真实想法,提升了课程的敏感性。更重要的是研讨来自老师们共同的困惑,渴求解决的愿望让她们有了研究的内驱力。研讨活动中经验的分享、骨干的引领让大家产生了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由此也带来思维的拓宽、理念的转变。教师本质看、用心听、智慧思的研究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提升。用老师们的话来说:观察,让我回到了儿童世界,去发现每一个儿童;观察,当我慢慢走近你时,我已经悄悄爱上你!

猜你喜欢
观察研讨主持人
《百年巨变:布朗族莽人社会变迁》作品研讨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水运发展与专业研讨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