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2017-02-09 22:54程健
魅力中国 2016年39期
关键词:探究能力培养方法初中物理

程健

摘要:在现代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需要强调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这是因为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不能简单的重视学生的考试能力,而是应该以全面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学习。因此,现代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教学的时候要通过合适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样,现代初中物理教学才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能力;培养方法

在现代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强调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因为物理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同时更加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能力的全面的发展,但是的理论学习和简单的死记硬背并不能够真正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无法真正的提升学生的能力。因此,现代素质教育强调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相关的经验,因此现代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需要自己摸索和尝试,找到最合适的方法。

一、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和想象,激发学生的潜力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能力中猜想与假设环节有这样的基本要求: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初中物理教学,不仅仅是把物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物理的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对物理技能有灵敏的发现,猜测和想象是物理技能中最活跃的成分,对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是物理探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往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较难把握的难点。

二、帮助学生克服恐惧的心理

很多学生在还没有开始学习物理的时候,就会产生恐惧的心理。认为物理是一种很难的学科。产生这种心理之后,就会让很多学生不敢自己进行学习。但其实物理这种学科需要的就是学生自己探究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现在需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克服自己的这种恐惧心理。了解物理这门课没有想的这么难,让学生渐渐开始进行自主的学习。而这就需要老师们在上课的时候引领学生进行学习,从简入难,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本身的乐趣。而且老师还要成为学生的后盾,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能做到有任何不会的都能去问老师。现在有很多老师在一开始的时候能很好的为学生进行解答,但是时间长了,却会不由自主的觉得烦。尤其是对于一些天资比较差的学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理解,这就需要老师长时间的耐心和细心。

三、把握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环节,不断培养学生的质疑和猜想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实验操作上,教师都要不断努力培养学生敢于向老师提问质疑和大胆猜想的能力。新课程倡导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而在科学探究学习过程中,首先就要大胆猜想,在此基础上再设计出实验的方案。可见,猜想这一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初中物理各环节教学中,猜想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教学中,让学生适时进行猜想就显得格外重要。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猜想的结果往往出乎人的意料。比如说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猜想可能与重力大小有关,可能与速度大小有关,可能与接触面的面积有关,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等等。有一部分学生不假思索,凡是他们想到的,都认为是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由于课堂教学时间和器材以及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限制,也不可能对猜想的所有结果──通过实验来验证。如此进行下去,虽然课堂上走了猜想──探究的形式,但却耗时费力收效甚微。为了避免学生猜不到点子上和漫无边际的猜的尴尬局面,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猜想绝不是凭空瞎想,而是对已有知识进行加工,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如果学生对照相机照相时得到清晰理想像的做法了解,那么就很容易猜想出,要得到不同的像,可能要改变焦距。如果学生对能量转化特别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知识理解不透彻,恐怕很难猜想出热机的工作原理。

四、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从而得到不同的解决方案,教师再引导学生逐一分析,指出每个正确做法的优、缺点及错误做法的原由,还可以改变一下题设条件再让学生思考解决。这样,不仅解决了问题,还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广阔、深刻、灵活、流畅,从而探究和创新能力得以增强。

在实验、观察、统计、读书、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访问、调查、分析现象和数据等大量实践、探索活动中,丰富感性认识,训练、提高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探索活动,一是要组织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对于“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平面镜成像有何特点”等等问题,我们都不是先公开结论,而是指导学生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二是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三是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调查访问等方法。课堂教学学生主体特征。四是课堂教学学生主体特征。探究式学习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的。因此,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主体特征,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独立思考,自主实践,主动学习。

例如,现有天平(带砝码),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足量的水,小刀,刻度尺,细线,土豆。请你从上述器材中分别选出适当的器材,设计出三种测定土豆密度的方法,并完成下表。要求所选器材必须是你所采取的方法中要用到的,即用你所选器材测出相关物理量,用测得的物理量写出土豆密度的表达方式。

在现代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应该以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作为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找到现代教学思想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最好的结合点,同时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教师还需要注意积极改革和创新,这样才能够找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最好的办法。

参考文献:

[1]谭荣昌.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界》,2013年20期

[2]木湛斗.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技术物理教学》,2013年3期

猜你喜欢
探究能力培养方法初中物理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