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海,李 娜,白小虎
特色小镇建设与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诸暨袜艺小镇为例
李金海,李 娜,白小虎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部,杭州 311121)
以“领头羊”企业和工业园区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平台是浙江创造“块状经济”奇迹的重要法宝。然而,当前浙江传统产业发展正面临着这些平台“瓶颈”——产业链平台运营模式固化、产业集群平台落后、创新创业平台不能集聚高端要素的严重制约。为了突破这些障碍,浙江省结合各地块状经济发展特质,重构出一个集产业链运营平台、产业集群平台和创新创业平台于一体的新型功能平台——特色小镇。诸暨通过创建智造硅谷、时尚市集、众创空间三大子功能平台,促进传统制袜产业转型升级的事例,证明特色小镇功能平台是浙江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的又一重大实践。
平台经济;特色小镇;产业;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指在工业化初级阶段和重化工业阶段发展起来的一系列产业,主要指劳动力密集型的、以制造加工为主的产业。它的消费驱动性、产业跨越性、技术稳定性、较快下降性和产业有形性等特点决定了其转型升级是一个极为艰难复杂的过程。所以,必须根据传统产业的特色、资源禀赋、发展前景、动力因素等选择合适的转型升级路径。熊勇清(2013)从时空两个维度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逻辑结构的耦合评价指标体系、耦合关联度模型和持续发展模型,根据这些模型对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产业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产业处于中度耦合、轻度衰退发展型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1]许树辉、谷人旭(2013)认为传统的产业升级方式包括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2]Humphrey and Schmitz(2002),桑俊、易善策(2008)与王海杰、吴颖(2014)提出产业集群的升级方式包括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工艺升级和价值链升级。赖红波、丁伟和程建新(2013)基于“帕累托改进”原理,从弱关系和“结构洞”理论出发提出通过关系网络升级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的研究视角。[3]万文海、孙锐(2016)提出借助O2O(即Online to Offline)模式,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生产要素组合四条路径,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4]这些专家学者从不同侧面研究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了理论指导。但这些研究大都局限于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变迁、向产业链后端延伸、产品功能开发或技术创新。且这些路径在使用过程中缺乏灵活的结构性的组合运用,要么采用单一路径,要么多种路径滥用,最终都达不到预期效果。
那么究竟如何能够针对不同传统产业选择最佳升级路径组合,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产业转型生态系统呢?笔者研究发现,最好的方法就是打造产业发展平台,利用平台来助推传统产业升级。
2001年,就有经济学家注意到经济中存在“平台”这类市场主体,这类企业关注重点是对客户资源的集聚和培育。通过调整企业供求双方价格结构吸引和维护价格敏感度高、数量较少一方的参与者,以此来进行商业价值挖掘。石丽娟认为“平台经济”是指在新经济时代,借助于一种交易空间或场所,促成双方或多方客户间交易,收取恰当费用而获得收益的一种创新商业模式。如国外Google、Apple等,国内腾讯、淘宝、百度等都是平台企业的典型代表。[5]关于平台企业的商业模式、产品战略等的研究也层出不穷,West和Mace(2009)、Laugesen和Yuan(2010)、张利斌和张广霞(2012)等详细分析了苹果公司的操作系统、iPhone、AppStore等产品和服务商业模式。Kaisera和Wrightd(2006)、Bergh(2012)等分析了产业的双边市场情况。刘启和李明志(2008)从产业应用出发,总结梳理了媒体、交易中介、软件平台和支付工具四种常见平台运营状况。[6]张鹏(2014)指出平台经济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助推力,完善的政策法规、集约的物流服务等是平台经济实现大发展的关键。王浩(2008)认为,虚拟供应链是一种有效的企业间合作模式,是企业从实体领域迈入虚拟领域的关键。而信息平台的构建是该模式成功的必要条件。[7]如何构建这一平台?必须参考虚拟供应链的组织结构及其运作模式,必须具备即插即用的功能,解决异构系统的有效联接,保证信息共享。
实际上,特色小镇以其小而美的空间布局,特而优的产业特色成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平台。李强(2015)认为特色小镇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8]吴可人(2015)深入分析了打造特色小镇是浙江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亦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以长远眼光和长效机制保障长足发展。[9]马斌(2016)阐释了创建特色小镇已经成为在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从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创建成果等宏观方面来说明特色小镇是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大战略。[10]程萍(2017)认为,特色小镇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集成产业高端要素,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11]
从上述学者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由技术创新、产业集聚等单一路径,转变到依托产业平台这种系统科学的复合型发展道路看出,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产业平台升级成功与否是产业升级的关键。因此,当前浙江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就是借助于产业发展平台的升级。而集产、城、人、文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功能平台——特色小镇,就是当前助推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最具科学性、系统性的产业发展平台。此前,尽管有部分学者对此运用平台经济的思想进行过研究,但他们都没有针对某个或者某类特色小镇功能平台如何引领当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出深入探讨。本文将以诸暨袜艺小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产业链、产业集群和创新创业三大平台来探讨特色小镇功能平台如何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并为以后特色小镇建设和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产业发展平台是一种集聚、整合产业发展所需各种资源,能为其发展提供所需信息、公共服务等功能的一种实体或虚拟空间组织形式。它能联结市场、企业、政府等多方主体参与产业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改革开放初期,浙江区域产业集聚1.0主要是同类产品生产工厂集聚的生产基地,分工协作主要局限在生产环节之间”。[12]因此,对这个时期浙江“块状经济”来说,事实是以规模相对较大、空间相对较分散为特征的家庭作坊作为传统产业发展平台的,本文就将其称为1.0版产业发展平台。此平台虽然并非完全意义上诸如淘宝、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融资平台等线上、线下第三方平台,但它在某种程度上却已经具备现代意义的平台经济特征。因为此类平台包含了平台经济的三大基本要素,即平台运营者、平台参与者和平台运行规则。浙江以家庭企业为主体的传统产业发展平台基本具备这三个要素:第一是平台运营者——规模较大的家庭企业;第二是平台参与者——区域内其他规模较小的企业、批发商和零售商甚至是少量的消费者;第三是平台运行规则——家庭平台企业负责市场渠道开拓、信息收集、技术改进、交易规则和价格制定等。浙江传统产业昔日的辉煌,就是依托这类“领头羊”式的家庭作坊平台开拓市场、扩展销售渠道来实现的。
然而,这种传统的产业发展平台也有不足,这些平台大都建立在亲情、友情等私人关系基础上,没有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随着经济发展,其弊端日益凸显。后来经过探索将原来的产业平台升级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和产业集群等形式,本文将其称为2.0版产业发展平台。这类平台主要是由政府主导建立,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以吸引各类经济主体入驻,促使它们之间通过这类平台,逐步实现外部性内部化。在这一过程中,将政府由一个制定政策的外生变量,转变为需要专注核心能力培育和知识创新的内生变量,以实现政府与产业的共同发展。这就是2.0版产业平台的实质。然而,近年来这种产业平台也遇到诸多发展“瓶颈”。
浙江各地传统产业由成长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其在整条产业链中的地位就会被锁定,并逐步形成支撑其发展的产业链运营平台。由于这些传统产业基本处于产业链前端,这就极易造成支撑其发展的产业链运营平台大都为产品加工、原材料供应服务的。另外,随着传统产业由成熟走向衰落,传统产业对这种平台渐渐产生路径依赖,客观上就要求传统产业必须向产业链后端的设计、销售等方面延伸,更加剧了平台升级的难度。
诸暨传统袜业以浙江步人袜业有限公司和丹吉娅集团有限公司两家龙头企业为核心,形成了以原料、机械设备、袜子的设计与生产、销售市场和联托运市场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条制袜产业链。同时锁定了以袜子制造为核心的产业链发展平台,该平台直接带动了位于产业链上游的原料生产和下游的缝头、卷边、印染、定型、包装、运输等10多个环节上的企业飞速发展。[13]然而近年来,受到市场需求个性化、劳动力成本提升等因素的影响,传统制袜产业在生产环节上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长期以来所依托的服务于袜子生产制造环节的产业链平台,既发挥不了其原有功能,又阻碍了诸暨袜业通过向产业链后端销售等环节的转型升级。如图1所示,诸暨传统的制袜产业就位于产业链A环节的袜子生产上。
图1 诸暨袜业传统产业链
产业集群(cluster)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浙江传统产业集群的空间平台就是在“块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工业园、科技产业园等。在工业园或科技园等生产力空间平台上集聚在一起的企业,各自生产专门的产品,园区上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彼此之间存在复杂的市场交易网络关系。[14]在此平台的推动下,特色产业高度集聚、企业规模经济效应明显、传统特色产业与市场形成良性互动发展的局面。
图2 传统产业集群平台模式
然而,这种传统的产业集群大多是自发形成的,表现为中小企业扎堆,产品同质化严重,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参与市场竞争。最终引起传统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产业集群生产力空间平台转换与升级困难重重。[15]诸暨袜业传统的产业集群空间平台同样面临着升级问题:第一,集群内产业关联度不强,龙头企业与其他企业间缺乏分工协作。虽然集群内袜企数量众多,但这些企业大都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彼此之间较为孤立,相互“挖墙角”的现象时有发生。第二,袜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较为落后,造成企业产品附加值低。主要是由于缺乏市场监管和袜子制造商对专利产权意识淡薄,导致集群内袜企之间相互模仿、恶性竞争。这就使得企业自主研发动力不足,产品技术含量比重小,附加价值低。第三,袜业集群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完善。由于诸暨袜业内部企业分工协作程度不足,相应的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以及政府对制袜产业集群发展定位不明确,致使袜业产品质量认证体系、袜子研发中心、人才培训基地等配套服务体系严重滞后,影响诸暨袜业产业集群空间生产力平台的转型升级。综上,诸暨传统的产业集群生产力空间平台已不符合当前袜业转型升级的要求。
有效的产业转型升级来自创新企业家和创新企业的引领和推动。[16]任何一个产业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转型升级。研究表明,创业者的推动是传统产业转型成功的重要因素。因为创业者更能有效集聚人、财、物等各方面资源,发现产业发展“瓶颈”,整合市场信息,找准市场需求,从而精准推动产业升级。但创业者推动产业成功转型,必须要有一个全新的创业平台与之配合。由于改革开放后,政府所打造的民营经济创业平台——专业市场、政府创业服务中心等存在简单粗放、专业化程度低等固有的缺陷,所以它们已经难以适应当前产业升级对新创业平台的要求。因此新创业平台需要有完善的体制机制保障,要有专业化的人员或机构指导培训创业者等,否则创业难以形成推动产业升级的内驱力。
诸暨的制袜产业刚起步时,由于技术门槛低、劳动力文化层次要求低以及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等原因,催生了一大批创业者。正是他们创办的那些规模大小不一的家庭作坊或中小企业,最终奠定了诸暨袜业近20年的繁荣。然而当前诸暨传统的制袜产业正处于Gort和Klepper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中的衰退阶段。其传统功能单一的创业平台——创业服务中心,与目前多元化的创新创业需求不相适应,所以必须重新打造一个集风投、孵化器、创业人才等资源于一体的新型创业平台。
我们以诸暨袜业为例讨论了制约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产业链运营平台、产业集群平台和创新创业平台三大“瓶颈”。不难发现,传统的三大平台彼此间相对割裂,并非相互协作的有机整体,难以形成平台合力支撑当地产业发展。因此,浙江要探索并创建一个集多功能于一体,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新发展理念,利用块状经济基础、山水资源和历史人文等独特优势的新平台即3.0版产业发展平台。目前正着力打造的集“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功能平台——特色小镇,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代表。它具有明确产业定位,灵活制度供给,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融合)等优点。同时,能集聚高端要素,重构产业链平台、升级产业集群平台和优化创业空间平台,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开一扇“窗”。
那么,三大产业平台与特色小镇“产、城、人、文”又有怎样的关系呢?传统袜业产业链营运和产业集群难以吸引和集聚研发设计等创意人才,特色小镇通过营造集聚设计、研发、展示于一体的服务业集聚平台,把传统乡镇空间格局改造为类似CBD的城市服务业街区,使之具备城市集聚服务业的基本功能,改造提升原有水系和街区,营造适宜休闲交流的公共空间,使之具备城市社区基本功能,通过完善城市服务业和城市社区功能,吸引创新与创意人才为传统袜业增加艺术设计和材料工艺创新元素,为传统袜业带来时尚文化,为传统产业的专业镇带来创业文化。
诞生于2015年的袜艺小镇正是依赖于诸暨袜业这一特色产业、享有位于杭州湾都市圈这一独有的地理环境优势以及拥有全球最大的袜业文化中心而集聚了大批新兴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逐步形成了集制袜产业、宜居的社区、袜业主题旅游和袜业文化四大功能于一体新型功能平台。这一平台的运营架构如图3所示。
图3 特色小镇运营架构示意图
下面分析袜艺小镇如何通过打造3.0版产业升级平台来助推诸暨袜业成功升级。如图4所示:
图4 袜艺小镇产、城、人、文平台构造图
虽然趋优分布理论认为,资源要素的投入重点,应优先放在具有较好基础和具有发展优势的区位,使这些区位较早地对周边区位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协同发展。但这样会对一定范围内非中心的企业形成“虹吸效应”,对于产业园区内的企业来说亦是如此。如诸暨大唐镇的传统制袜产业由于长期受到以浙江步人袜业有限公司和丹吉娅集团有限公司两家龙头企业为核心建立起来的袜业平台制约,销路、市场等环节都掌握在它们手里,必须按照它们制定的标准和对应的市场需求进行生产,这就造成诸暨传统的袜子产品结构单一、生产制造方式落后和产品附加价值低等弊端。从而使这些企业长期局限于整个袜业产业链低端。为此,诸暨根据当前制袜产业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创建袜艺小镇,重构袜业产业链升级平台——智造硅谷平台。
“智造硅谷”平台是小镇的智能制造集聚区。该平台主要围绕袜业产业转型升级,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化运作的投资方案,着力打造新型袜业产业链升级平台——海讯两创园、圣凯科技园、天顺精品园。其中海讯两创园是袜业新材料研发平台,创建目的是吸引业内有实力企业打造全球最先进的袜业新材料研发制造基地。天顺精品园是新型袜机研发平台,创建目的是以此为依托打造全球最齐全的袜业机械研发生产基地。圣凯科技园是时尚袜品及各种特种袜研发生产平台,创建目的是以此为依托打造全球新型的袜业新产品开发生产基地。从长远看,袜艺小镇通过这三大子平台的构建,要使其能够掌握袜业新材料研发、新产品设计、新装备制造这三个助推制袜产业升级的核心环节,真正发挥“智造硅谷”平台在促进诸暨袜业转型升级上的引领作用。
第一,搭建新平台。一是搭建姚穆、庞国芳两位领衔的院士工作站和浙江纺织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二是启用纺织袜业技术研发中心、袜业产品质量检验中心、袜艺产品创意设计中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等。第二,研制新装备。由海润精工、叶晓机械、嘉志利科技、倍智科技等企业研发应用的“织翻缝检”智能一体袜机、任意起毛袜机、全自动彩印机等。随着国产智能装备的应用和普及,还衍生出一个新的产业链,2017年,智能装备预计可实现市场销售8 000台(套),新增产值10亿元。第三,研制应用新材料。由华海集团、易孚色纺、富春色纺、永新集团等企业开发的研究项目“功能性纤维材料的研发及其在家纺袜类产品中的应用”已被列为浙江省科学技术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第四,创意新产品。一是牵手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联合27所纺织高校,组建1+20高校合作联盟,打造“云端人才库”。二是举办中国“诸暨杯”袜业设计大赛,以此为平台来收集世界优秀设计作品,与著名设计师现场签约,吸引更多创意设计人才加盟,确立诸暨袜业的时尚“风向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旅游、休闲时代的到来,人们提出要升级传统功能单一的产业集群平台,打造出包括旅游、居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新平台。目的是为了完善产业集群的平台功能,促进产业向多元化纵深方向发展、加快知识和技术转移扩散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为此,袜艺小镇创建出具有旅游社区功能的新产业集群平台——时尚市集。“时尚市集”主要有“袜业智库,滨水休闲文化长廊、艺术村落”等功能区,是小镇的智慧中枢和文化艺术旅游区。它们为诸暨袜业产业集群的升级提供了新的人才、创意、技术和资金支持,有助于淘汰传统落后的袜业集群,吸引创新型袜业企业集聚,重构袜业集群。
1. 搭建产业集群升级的人才与信息交流平台。一是吸引大批人才集聚,如姚穆、庞国芳、徐步高、徐卫林等。二是建立重构诸暨袜业集群所需的沟通与交流平台,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分歧管控处理机制,使各企业之间的分散性、同质化的恶性竞争的难题得以解决。
2. 推进袜艺时尚工程,打造产业集群升级平台的宜居、宜业、宜游功能。加快袜艺小镇旅游景观建设,已于2016年底基本完成袜艺主题入口广场(旅游接待中心)及重要节点沿线旧村落(厂房)改造等项目,确保完成开元路、雍平路、永新路、中兴路4条美丽示范街建设。计划2017年底完成冠山溪滨水休闲文化长廊建设。同时推进乐拓者健康养生项目,全力打造兼具宜居、宜游功能的袜业文化旅游胜地。
3. 拓展新市场。围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一起抓,线上线下两个轮子一起转”,加快线上线下市场融合联动,引入浙商回归企业“湖南创博龙智”,建成袜业大数据中心,通过权威发布“电商实时动态、袜业价格指数”等行情,帮助企业精准营销。围绕个性化定制,推进童袜王国、卡拉美拉定制工坊等一批互联网体验项目。2016年,袜业线下销售增长17%,网上销售增长51%。
4. 引入新资本。推进投融资模式创新小城镇试点,建成启用金融服务中心平台,依此平台引进设立“鸿泰嘉富”基金公司。另外,通过对小镇企业辅导,设计资金对接路径,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提炼核心竞争力,进行风险识别与制定控制措施等来规范引入资本,降低资本成本和风险。
5. 招引新项目。围绕袜艺小镇创建,扎实推进驻点招商、产业招商、以商引商、科技招商,继续推进“浙商回归”。累计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1个,其中诸暨市场绷大好高项目4个。
通过搭建人才平台、推进袜艺时尚工程、拓展新市场、引入新资本、招引新项目五个方面已成功为袜业集群升级打造出崭新的“三生”融合的功能平台。
诸暨传统袜业转型升级的实质就是袜业产业链的转型升级,而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仅依靠“小富即安”的诸暨老一代创业者是行不通的。必须通过升级创业平台培育创新创业新生代,形成“袜子+”创业模式的新创业生态圈,才能集聚高端资源、高端要素,推动制袜产业链向产业后端延伸,实现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此,诸暨通过袜艺小镇打造创业创新功能平台——众创空间。它是小镇的电商群落生态区,将“电商园、大学生创业园、针织原料市场、物流园区”等项目紧密串联并打造成全新创业功能平台。
首先,着力创新空间建设。创新空间的创建第一步就是要集聚高端要素、知识和人才。袜艺小镇通过大学生创业园和电商园创新空间建设,集聚了一大批高素质创业人才,集聚了互联网时代推动传统袜业升级的创业所需信息、资源、市场等各方面要素。通过众创空间这一创新空间平台的建设,促进了袜业转型升级新的生产力空间的形成。由于空间外部性的作用,使得袜艺小镇的创业者在创客空间里,相互交流互动,有助于创新思想与信息等方面的升华,从而使其逐步成长为创新能力极强的创客生态圈。
其次,着力构建内外开放与国际化的创客空间。诸暨袜业走向世界,靠的不再是生产规模或产量,而是靠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位置。只有诸暨袜业真正做到掌控全产业链的后端节点,才能在全球竞争中胜出。因为原有企业家缺乏全球意识,把市场仅局限于国内或少数国外低端市场而不去改进。所以必须通过创建新的创客空间平台,培育新一代创业者来重新整合国内袜业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升级产业链,加快国际化进程。诸暨控制着中国针织原料市场,这就掌握了袜业的产业链源头市场。因此,袜艺小镇正着力打造创新型创客团队,并通过国内电商和跨境电商等形式,向产业链下游推进。目前已经取得很大成就。
第三,着力培育草根创新创业群体。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自由职业者、外来求职者、大学教师等,是现阶段以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最具创新创业激情与行为的主力军。袜艺小镇专门给他们的创新创业提供了专门的平台——创客空间。袜艺小镇给予这类群体足够的政策和体制支持。首先,在税收方面,在孵化期间三年之内免税;其次,在办公空间租赁方面,提供足够多的优惠和相应补助;最后,在公共服务方面,为他们提供租房和购房补贴或优惠政策,并对其子女教育方面提供便利。
第四,着力营造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氛围。众创空间的创业者,可能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阶层。初来诸暨,很多人会觉得没有归属感。以往的经验也表明,这类创业者成功的机率远远大于本地或者社会精英阶层。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更好地创建创业平台,当地政府为袜艺小镇众创空间的创业者们制定了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优惠政策,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
第五,着力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失败的支持和援助机制。如果我们把创新创业看作是一个行为过程链的话,那么,失败就是在这个链条上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一个企业在走到某个环节失败了,说明这个企业仅仅是在这条创业链条上的局部出了问题,我们不要轻易全盘否定它,要给予其足够的空间和援助,帮助其渡过难关。袜艺小镇要为创客空间这一功能平台,培育尊重创业创新失败的文化氛围,在政策机制上,要允许创业者失败,并提供相应的帮助。
综上所述,袜艺小镇作为诸暨传统制袜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型功能平台,通过打造智造硅谷、时尚市集、众创空间三大产业平台,助推了诸暨产业链平台、产业集群平台及创新创业平台的升级,从而引领诸暨实现传统袜业再次腾飞。这对其他类型的传统产业通过特色小镇这一新型功能平台来实现升级有重要借鉴意义。一是通过小镇这一大平台,创建具体功能小平台。如人才集聚平台、创新创业平台、技术研发平台等,来引才、引资、引技术推动2.0版产业平台向3.0版转化。二是通过特色小镇重构传统产业升级所需的组织体制机制。设立小镇管委会,实行地方政府一把手直接负责制,并从各相关职能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新的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绕开传统行政组织运行机制。三是创建新型产业集群平台。通过重新设置实施招商标准,打造全新产业集群平台,来集聚与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相关的企业,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重构产业生态圈。
本文从平台经济的角度,分析了1.0版、2.0版传统产业发展平台的作用及运行机理。又以袜艺小镇3.0版新型产业平台为蓝本,详细探讨了浙江为应对新一轮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困局,如何通过特色小镇来打破支撑产业良性发展的产业链平台、产业集群平台和创新创业平台的“瓶颈”。这也为浙江传统产业借助特色小镇实现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生动范式。
[1] 熊勇清.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互动耦合发展研究[J].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3: 5-8.
[2] 许树辉, 谷人旭. 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的产业升级效应研究——以韶关制造业为例[J]. 世界地理研究, 2013(2): 61-68.
[3] 赖红波, 丁伟, 程建新. 基于“帕累托改进”视角的本土企业转型突破与网络关系升级研究——以江苏宝应传统产业升级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22): 11-12.
[4] 万文海, 孙锐. 传统产业借力O2O进行创新性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政策研究——以福建鞋服产业为例[J]. 甘肃社会科学, 2016(3): 250-255.
[5] 石丽娟. 发“平台经济”,推动转型升级[N]. 石家庄日报, 2012-07-22(04).
[6] 刘启, 李明志. 双边市场与平台理论研究综述[J]. 经济问题, 2008(7): 17-20.
[7] 王浩. 虚拟供应链运作机制及信息平台构建研究[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8.
[8] 李强. 特色小镇是浙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J]. 中国经贸导刊——高层论谈, 2016-2.
[9] 吴可人. 特色小镇增强转型升级活力[J]. 浙江经济, 2015(6): 23-24.
[10] 马斌. 特色小镇: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大战略[J]. 浙江社会科学, 2016(3): 39-42.
[11] 程萍. 浙江特色小镇“特”在哪里?[J]. 小康, 2017(1): 48-53.
[12] 盛世豪, 张伟明. 特色小镇: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J]. 浙江社会科学, 2016(3): 36-38.
[13] 王祖强, 虞晓红. 分工网络扩展与地方产业群成长——以浙江诸暨袜业为例的实证研究[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2): 55-60.
[14] 严效民, 胡汉辉. 基于平台理论的区域发展平台分析——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J]. 科学与技术管理, 2011, 32(11): 118-124.
[15] 白小虎, 陈海盛, 王松. 特色小镇与生产力空间布局[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6(5): 21-27.
[16] 陈建军. 浙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重构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社会政策环境的打造[J]. 浙江经济, 2015(7): 11-13.
(责任编校:彭 萍)
Constructiun of Characteristic Town and Tradional Industry Upgrading in Zhejiang: Taking Zhuji Hosiery Town as an Example
LI Jinhai, LI Na, BAI Xiaohu
(Party School of Zhejiang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of CPC,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Research, Hangzhou, Zhejiang 311121, China)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al platform represented by the “leading” enterprises and industrial parks is an important magic weapon for Zhejiang to create a “massive economy”.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is facing the “bottleneck” of the solidification of the operation mode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platform, the backwardness of the industrial cluster platform, and the serious restriction of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latform on the high-end elements. In order to break these obstacles, Zhejiang Province combined with the material development of lump economy, reconstructed a functional platform which integrates three platforms of industrial platform, industrial cluster platform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latform. Then, taking Zhuji hosiery town as an example combining the platform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Silicon Valley. Finall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functional platform of the characteristic towns is another great practice to promote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the supply side and promotes the upgrading of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in Zhejiang.
platform economy; characteristic town;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2017-09-15
李金海(1990-),男,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经济与特色小镇研究;李娜(1992-),女,甘肃会宁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经济与特色小镇研究;白小虎(1974-),男,江苏常州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研究。
F 26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7.06.004
2096-059X(2017)06–0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