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17-02-08 08:28李艳辉
关键词:教师应阶段教学法

李艳辉

长期以来,高中英语教学以语言知识传授为主,过于注重强调讲授词汇与语法知识,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这与素质教育精神是相违背的。为此,笔者提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法。所谓任务型教学法,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语言理论;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和“以学习者为中心”。任务型教学法的目的,就是教师根据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创设比较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以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习潜能等素质教育目的。本文笔者就在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阅读教学的准备阶段、任务型教学法之实施阶段、任务型教学法之反思阶段这三步骤,来论述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应用。

1. 阅读教学之准备阶段

阅读任务型教学法之准备阶段,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教学开始之前,准备一些与主题教学有关的预测材料、背景知识、略读材料、泛读材料。如果在准备阶段学生准备材料不充分,就会难以提高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效率。所以,这准备阶段对阅读课教学质量提高有重要的影响。

在阅读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开展预测、建构背景知识、学习词汇、准备活动等预习过程。预测,是学生必需掌握的一项重要基本阅读技能。预测的作用,就是猜想,无论对与错,让思维更接近阅读材料的主题,帮助学生进行下一步阅读活动。这预测,包括猜测阅读材料的标题、猜测词汇、预测与判断T/F问题。预测标题,也就是让学生猜测文章中最关键最重要之信息。之后,教师应让学生建构相关背景知识,也就是熟悉与阅读材料有关的社会背景知识与文化知识。这背景知识一般来自于了解社会生活背景,以及母语方面知识。二语研究者的观点主张,当学生背景知识一旦激活的时候,对学生阅读技巧与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是大有益处的。为此,在阅读教学的准备阶段,丰富学生相关的背景知识是大有裨益的。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有关材料,让学生了解将议论的话题,启发、调动、集中提取有关背景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组织一些头脑风暴、猜词游戏等游戏活动,让学生在不了解相关语法知识的条件下,去学习有关词汇。这样学生能了解与文章有关的短语、词汇,也能激发学习文章之兴趣,不至于觉得英语学习枯燥无味。同时,这也能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图形,讲原有知识点都串联为新知识点。

如在Unit 1 Great scientists(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五)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在开展任务型阅读教学准备工作的时候,应准备这一节课主题有关图片与背景资料,并制作成相应的PPT课件。同时,教师应利用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搜集与科学家有关的背景材料。然后,教师让学生对这一篇文章进行教材分析。这一篇课文主要记叙著名科学家袁隆平,小时候一直形成喜欢专研问题之习惯。凭着这一股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一直执着研究。研究出杂交水稻的故事。之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分析,这一篇文章讲述的是生活中熟悉水稻,如果没有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中国十三亿人口的粮食问题将如何解决呢?通过这一提问,让学生对课文背景材料更有本质上的理解。通过这一方式,也能让学生带着强烈好奇心去学习这一篇课文,让学生对科学研究怀着探究精神和敬畏之心,会收到良好学习效果。

2. 任务型教学法之实施阶段

在任务型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就是教师对学生布置教学任务,然后让学生完成。在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

任务型教学包括小组活动与个人活动这两部分。在任务型教学理论看来,学习是一种社会合作活动,知识是通过经验重组或者重构。因此,学习是一个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小组成员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把原有知识融入到新的知识结构之中,形成新的认知。之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个人活动学习。在任务型教学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之后,还应提倡个人学习活动,在语言学理论看来,人的语言交际,不仅需要与他人交流活动,更需要个人使用语言,这样才能提升语言水平。为此,教师可以根据任务难度安排,以及学生需求状况来选择个人学习活动的任务。教师还应注意,个人学习活动的任务难度不应该过低或者过高,这两者对学生任务完成程度和能力水平之发挥,都有重要的影响。只有将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都能相辅相成,学生英语水平才能真正提高。

在教学任务布置完之后,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略读文章大意(Skimming)、扫读信息(Scanning)、精读赏析(Intensive Reading)、语言学习(Language focus)这几个步骤完成自主阅读过程。在第一步骤,也就是略读文章大意(Skimming)中,就是要求学生以快速方式略读完课文,在整体上把握一篇文章基本脉络。在略读过程中,了解文章体裁,并了解文章标题与副标题,发现关键词句、段落主题句、主要过渡刺激等,让学生对文章结构、主要内容、作者大致写作意图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整体印象。第二步骤,就是扫读信息(Scanning)。在这一环节,教师应根据课文的信息来设计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查找需要信息和抓住主要的细节。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学生在快速阅读过程中查找关键信息的能力。第三步骤,就是精读赏析(Intensive Reading)。在这一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去阅读整篇文章,对文章段落大意、细节、段落之间的联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能加深对整篇文章的全面理解。教师可以设计回答一些主要细节问题、归纳段落大意、根据课文填写图标、小组复述段落和内容大意等任务,对学生阅读效果有一个大致的检测。第四步骤,就是语言学习(Language focus)。这一步骤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语法或者详细的词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用构词法或者上下文意思,来猜测一些单词的词义,教会学生用已知词汇去猜测未知的词汇。

如在Module 1 Unit 1 Friendship(新人教版高三英语)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与个人学习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组织讨论,什么叫友谊、友谊的类型、生活中朋友之间友谊体现在那些方面。在个人学习任务上,教师应让学生讨论,如何与学生保持纯洁的友谊。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让每一个小组派组长汇报本组讨论情况,然后其他小组进行质疑。之后,小组长把本组成员个人对保持纯洁友谊的看法,进行一个整体的汇总;教师和其他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点评。在这讨论的过程中,达到激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3. 任务型教学法之反思阶段

在任务型教学法结束的阶段,这是对阅读教学效果的验收与提高,又可以叫Post-Reading。这一阶段主要教学任务,就是给学生一个实践运用语言的基础,强化语言技能。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布置如此任务:角色扮演、改写、复述、听写、续写、改写、缩写等任务,指导学生深入去讨论文章的主题,评价文章有关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反思活动。反思主题,应该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深刻思考所碰到各种问题以及执行任务的情况等。

[1] 魏永红. 任务型外语教学及其本质特征[J]. 新课程研究, 2003(09).

[2] 薛霏霏.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中国本土化研究分析[J]. 高教高职研究, 2008(10).

(作者单位:广西来宾市象州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教师应阶段教学法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