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专业发展是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CFG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能促进大学英语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最终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CFG模式的概念和组成要素的分析,提出在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基于CFG模式的实施条件和策略,通过构建平等、合作的学习氛围,提高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的批判反思能力。
关键词:CFG模式;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025-02
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在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反思和发展的动态过程。在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教学理念落后,语言实践能力不强,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薄弱,缺乏协作与反思精神等。这些问题制约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的进展。教师通过对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实施、学生课程评价、教学手段改革等几个方面的认知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通过改进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方案,开发了新的课程与教学资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学策略;在“发展”阶段,为教师提供多种多样的“表现”机会,提供良好的环境,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一、CFG的内涵
CFG(Critical Friends Group)汉语可译成“批判性诤友团队”,这是一种教师专业共同学习的模式(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1994年为“提高学生学习”由美国布朗大学(The Annenberg Institute),最先提出,后由美国国家学校改革委员会(National School Reform Faculty)发展而来。CFG是由同伴支持(collegial support)、实质对话(substantive conversation)和合作调研(collaborative inquiry)三个要素构成。团队成员主要工作内容:①营造民主、开放、互信的合作环境,团队成员可自由组合,树立共同的信念,构建可信赖的、坦诚的、高效的对话机制及团队文化。团队成员间共同分担责任,共同探究教学中的问题,促进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②通过回馈(feedback),成员间认真倾听同伴建议,深入思考研究对策,并给予深刻的反馈,使团体成员更清楚地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从而获得共同学习的机会;③同伴观察(peer observation):同伴间互相观察彼此的教学活动,对所观察到的内容和结果进行探究,实现教学相长。
二、CFG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实施的条件
(一)有效地实施CFG模式的外部因素
自觉的意愿和信念是推动教师学习发展最具有激励性的因素,是实现CFG模式构建的先决条件。但是,众所周知,在我国的高校,“大学英语”的课程教学一直以来就是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有关课程学科的归属问题,一直没有准确的界定。在学术方面被边缘化,学科方面也常常被歧视,这就造成很多的大学英语教师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怠倦感和迷茫感。这对激发教师的自觉意识和树立信念带来极大困难。因此,有关部门首先应该解决大学英语学科不明和学术边缘化的问题。如果能够改变目前大学英语教师学科归属问题和教师职业发展空间受限的局面,将极大地激发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意识。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团队自身来讲,应该积极构建民主、开放和互信的校园文化,使所有教师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成立教与学的共同体,及时发现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策研究和反省,最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实现对自我价值的超越。
(二)实施CFG模式的内在因素
CFG模式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强调教师间彼此“平等”和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实现教师自身发展的过程。这一模式与我国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有很大差异性。CFG模式实施的内在因素,首先要求教学管理相关人员积极参与到教师教学合作过程中,与大学英语教师一起成为学习者和合作者,并与教师共同分享决策权,为整个团队创建一种和谐氛围;其次,所有成员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促进学生英语水平提高,促进教师自我的专业发展,因此,所有成员都要拥有集体认同感。第三,建立和规范研究所需要的方法与策略。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共同执行;第四,由于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尤其是实践教学性知识大多是隐性的,通过CFG模式,教师便可以将彼此间的知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进行分享。
三、CFG模式对我国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CFG模式中的团队成员都应该是受过专业发展培训的,都具有执行CFG共同协作的能力,都愿意彼此间积极倾听,互相观察,并能够运用CFG的活动准则检查团队成员教学环节、解决其中的问题、明确目标,最终达到提升自身专业的发展。而目前在我国高校,特别是一些中青年英语教师,大多没有受过系统、专业的教师训练,在开展教研活动,进行教学思想交流、反思等方面能力不足。因此,大学英语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专业发展的意愿,通过实践教学的过程,鼓励教师彼此分享教学内容、教学法、课程设计等理念,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通过反思和行动研究,最终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四、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CFG模式实施的策略
(一)建立互助学习的合作模式
在大学英语教学团队中,建立基于大学英语教师的相互合作的专业学习与发展共同体。以教学一线的教师为主体,采用形式、内容多样化的模式,以实现教师共同发展最大化为目的的互动活动,使参与CFG成员具有使命感,激发成员自觉地意愿和信念,从而强化教师在此模式实施过程的作用。
(二)建立制度化的合作环境
由于受传统教育文化观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缺少批判性和反思能力。因此,实施CFG模式的核心措施是使教师合作制度化。CFG成员必须按照“互信”原则,履行“批判”职责,发现和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一个合格的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在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扎实的语言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通过对自身的反省,进行科学研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遇到的问题,并能将获得的科研成果用于指导教学实践。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队伍中,应成立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积极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发挥个人的优势,采用“传、帮、带”形式,按学科类别成立教学和科研学习小组等,加强成员间的协作。
(三)构建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
规范化的运行机制是专业团队发展的保证,在团队中,制定合理政策与规划,鼓励科研与教学并重,是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团队可根据实际,实行科研与教学并重的激励机制,分层次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例如,制定出科研型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对于科研能力强、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减少教学任务,从而激发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性。
五、结束语
CFG模式作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了专业交流、向同伴学习、反思教学过程和协作的机会,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学习的主要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大学英语教学已步入后大学英语教学时代。信息化背景对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利用各高校多学科优势,优化自身专业知识结构,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春晖.CFG: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J].全球教育展望,2011,(5):55-59.
[2]钟启泉.教师“专业化”:涵意与课题[J].教育参考,1999,(4):36-38.
[3]甘正东.反思性教学: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J].外语界,2000,(4):12-13
[4]万明莉.转型期中的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J].广西教育,2016,(6):123-125.
The Model of CFG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WAN Ming-li
(Guilin University of Aerospace Technology,GuiLin,Guangxi 541004,China)
Abstract: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FG,as a new model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an promote the renewal of college teacher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oncepts to achieve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paper,by analyzing the concept and main elements of CFG,aims to put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conditions and strategies in the processing of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ultimately create equal and collaborative atmosphere to improve teachers' reflective thinking in China.
Key words:CFG;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reflective thi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