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8日下午,“唐勇力教授在职教学四十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唐勇力教授亲授的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及访问学者出席研讨会。
出生于1951年的唐勇力教授是一位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成长起来的卓越成就的优秀艺术家,更是一位历经四十年美术教育变革而立足于实践基础上的学者、美术教育家。唐勇力教授的高等美术学院在职教学至今已经走过整整四十年,从河北师范大学到中国美术学院,再到中央美术学院任教,跨越南北,并于1989年担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教研室主任,1996年担任中国画系副主任,主抓教学,执教期间在潘天寿先生提出的“中西绘画拉开距离”的学术思想影响下,即开始对中国画教学思想体系在新的历史语境中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理论思考、实践和研究。
2000年唐勇力教授调入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后,将自己1993年提出了“线性素描”这一中国画造型教学创新理论,将中国画的线和西方素描的体面相结合,以感性的浮雕式造型形式表现对象,使学生更好地从对素描造型的理解过渡到中国画的表现上,丰富了中国画的造型语言,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造型基础教学中进一步深化,成为中国画教学的优秀课程。
作为两所全国最重要的美术学院中国画教学现代化和学院化历程的亲历者,在其四十余载的教学生涯中,他常年负责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教学工作。2002年担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主抓教学,2008年并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学院院长全面负责中国画教学管理工作,总结提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教学特色的办学理念—“传统为本,兼容并蓄,中西融合,多元共进”,确定了中国画教学四大基础,即传统绘画基础,写生造型基础,书法印学基础,诗文史学基础。他以弘扬中国文化精神、传承中国画本源作为基本方向,在认真研究中国画独特的创作规律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完善中央美院国画系历经半个世纪所形成的优良教学传统,建立了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的中国画教学大纲,把中国传统的生命智慧和审美精神融入教学大纲中,逐步建立一个现代的专业学院,不仅担当着传承的重任,还要以兼容并蓄的气度,汲取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在传承中鼓励创造精神,以更为广阔的视野,重视中国画现代人文的构建,为社会培养有素质、有修养、有品格,并适合当代社会文化需求的中国画人才。
学术研讨会现场
在长期的教学、管理一线工作中,他一方面将学院教学中面对的具体课题结合自身的创作经验和理论研究,开创出一条适合中国画现代进程的发展思路和学术主张,先后提出针对中国画基础教学改革的“线性素描”和“写意性工笔画”的理论概念,凸显其对传统精髓的解读与现代精神的张扬,并在个人的创作中凸显理论与实践相携并生、互为印证的精神格局。正如其代表作《敦煌之梦》系列,运用现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意识重新解读历史的精髓,使作品在表现手法上不囿于传统的勾线填色而启于千年壁画的斑驳痕迹,并独创了“虚染法”与“剥落法”。唐勇力教授不仅追求文人精神,更具“达则兼济天下”的士人情怀,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把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国家形象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和当代建构作为自己始终不渝的文化理想和艺术追求。他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历时十余年的时间,创作完成了文化部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工程任务《新中国诞生—开国大典》两幅历史巨制,并永远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大厅。
唐勇力教授不仅是一位有创造性的艺术实践者,还是一位自觉的艺术理论思考者,更是一位亲历者,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快速蓬勃发展变化的艺术教育,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美术创作思潮起伏动荡的轨迹,见证了中国美术在当代文化发展语境下中西文化激烈交锋时的裂变与挣扎、开拓与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