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风花
(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安仁镇卫生院,山东 德州 251219)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比较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在剖腹产术后镇痛效果,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为分析对象,随机分组并进行不同的麻醉,研究如下。
选择我院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就诊的60例行剖宫产的产妇,现进行随机分组,每组30例。年龄22~32岁,平均年龄(26.9±2.6)岁,孕周34~40周,平均孕周(37.3±2.9)周;对照组35例中年龄23~31岁,平均年龄(27.1±2.4)岁,孕周35~39周,平均孕周(37.1±2.79)周。单胎,无麻醉禁忌,无产科并发症,体重52~48千克;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签知情同意书。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全部产妇在进入手术室前半小时,常规注射0.5mg阿托品和100mg苯巴比妥钠,入室后展开常规检测,如血氧饱和度、血压和心电图等,将静脉通道开放后,经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输注,面罩吸氧,氧浓度控制在每分钟3~4L。
对照组:硬膜外麻醉。穿刺点选取L2~3间隙,将硬膜外腔刺穿,并在深度在3到4厘米处放置硬膜外导管,放置完成后,利用注射器对无脑脊液体和血液进行回收,并将2%利多卡因药剂5ml注入,进行5分钟的观察后,确认患者没有出现腰麻症状后,在硬膜外腔中注入0.75%罗哌卡因7~10ml。
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同上,将硬膜外腔刺穿且成功后,利用腰椎穿刺针刺穿一直到蛛网膜下腔,并且将硬脊膜和软膜同时刺破;当流出脑脊液后,按照1:1的比例缓慢注入2~3ml罗哌卡因和10%GS,硬膜外导管留置后取其平卧位[1]。
评价标准:良:术中不会产生疼痛感,肌肉可以保持放松状态;可:疼痛轻微,肌肉欠松弛;差:术中产生剧烈疼痛,肌肉收紧;恶劣:术中产生十分剧烈的疼痛。
采用 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28例无痛、2例轻微疼痛,对照组无痛23例、轻微疼痛7例,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起效与运动恢复时间的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麻醉起效与运动恢复时间的对比(±s)
组别 麻醉起效时间(min)运动阻滞恢复时间(min)观察组(n=30) 3.8±0.7 127.4±16.8对照组(n=30) 8.7±2.4 169.2±21.5 t 11.5955 9.0631 P>0.05 <0.05
剖腹产手术往往会造成较大的手术创伤,切口大,产妇因胎儿压迫子宫宫颈和伤口会产生较大的疼痛,其重点是充分保障产妇与胎儿的安全,促进手术创伤与术后并发症的减少。但是,通过完善的麻醉镇痛,可以将疼痛感觉彻底消除,保证母婴安全[2]。硬膜外麻醉在产妇胸段和腰段脊髓位置的麻醉阻滞效果良好,但是在骶神经处效果欠佳,由于骶神经是子宫颈内的重要支配神经,因此会导致术中麻醉阻滞欠完全,肌肉不够松弛,致使会产生轻微疼痛。腰硬联合麻醉可以刺穿到蛛网膜下腔,可以将硬脊膜与软膜同时刺穿,之后再注入麻醉药物,因此药物极易扩散,肌肉可以得到有效的放松,并缩短神经根支配区域所引起的阻滞时间[3]。另外,罗哌卡因作为新型的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之一,相比较于布比卡因,心脏毒性可以极大的降低,并且浓度较低时可以分离感觉与运动神经阻滞,蛋白结合率高,不易通过胎盘屏障,因此对于胎儿来说安全性更好,此外具有起效快和脂溶性高的特点,是进行分娩镇痛的理想药物[4]。在本次研究中,相比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不仅麻醉效果显著,并且极大的缩短了麻醉起效、运作阻滞恢复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麻醉可以迅速起效,效果显著,运动阻滞恢复的时间也可以极大缩短,确保手术可以顺利进行,临床应用价值高,是行剖宫产手术的重要麻醉方式,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1] 徐黎霞.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6):3949-3951.
[2] 薛卫东,李海龙,张先锋.腰-硬联合麻醉在产科手术中的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9):1921-1922.
[3] 朱志凌.腰硬联合麻醉在剖腹产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3):3045-2046.
[4] Pandya ST.Labour analgesia:recent advances[J].Indian J Anaesth,2010,54(5):4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