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绍琼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高中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备教材,备方法,备学生,更要备理论,备生活,把课备进学生的心灵深处。然而,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随着教师对语文教学的课前预设的关注度不断的提高,部分语文教师没有随着这个推进和关注度来提升自身的素质,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不能处理好课前静态预设与课上动态生成二者之间的关系。虽然做到了精心预设,却僵化单一,而动态生成却又游离了教学目标,很难找到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平衡点,通常会犯僵化执行预设的错误。
精心缜密的预设,是课堂精彩生成的前提与保证。如果在课前预设得不够充分,甚至没有预设,课堂教学或多或少会留下生成的遗憾。即使是再优秀、再有经验的教师,也无法预测课堂教学所有的细节,所以教师在课前预设时要给学生“留白”,然后课堂上再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地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这就需要教师运用自身的教学智慧机智地判断,巧妙地处理,并灵活地指导,形成有价值的各种生成性教学资源,构建厚重而又不失活力的高效课堂。然而,在当前的实际教学中,面对实际的教学情境,学生的质疑与教师的预设不一致,这往往令部分教师尤其是刚刚走上教学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措手不及。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教师不注意学情的变化,总是想方设法地把学生往自己的预设甚至是“标准答案”上引导,反而错失了精彩生成的良机。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怎样来进行课前预设和关注动态生成呢?
一、把握好起始点——课前精心浇灌预设之树
语文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学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是课堂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保证。因此,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的、充分的预设,教学预设越全面、灵活,教学时就越游刃有余,就越能轻松自如地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一般来说,课前预设,教师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弹性预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把握教学的主线。教学目标是指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新课程下要求教师注重教学目标的预设,并提出了三维目标的要求。教师的教学目标往往侧重教学方法,而对教学目标关注度不够。教学目标有三个功能,即导学、导教和导测评。教学目标制约着教学任务的分析、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结果的测评,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首先关注教学目标的设置。
2.预设学情,巧妙安排流程。教育心理学认为,高中生的心理发展已经相对成熟,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取符合高中生心理需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和个性差异,分析学生现有的文化基础、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天赋资质等,因材施教,做出相对的、弹性的、可操作性的预设,并给予适当的鼓励,满足学生最大的求知欲,帮助学生达到完美的、艺术的生成,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利用好生成点——绽放精彩的生成之花
再完美的预设,也只是教师单向的、封闭的、静态的设想,无法预知课堂发生的全部细节,而课堂的生成则是多元的、开放的、动态的,生成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比预想的可能要多得多。再完美的预设,如果没有动态的生成,课堂也会死气沉沉,毫无生气,教学预设也会变得毫无意义。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一个生成的机会进行精彩的生成。
1.尊重生命个体体验,让生成之花精彩绽放。生成性课堂的最高境界,体现在对个体生命体验的尊重。语文课堂面对的是有自己个性和思想的活生生的人,所以生成性价值不仅仅只是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彰显并提升学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学生通过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探究、感悟,上升到一种对精神的追求,丰富生命的内涵,提升生命的境界。课堂因为有了生成,才拥有涌动生命的活力,才拥有了生命的气息,才拥有了摄人心魄的感动。
2.捕捉课堂“意外”,让生成之花巧妙绽放。对于语文课堂动态生成的过程,有专家指出,再充分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所发生的全部细节。的确,在课堂上出现突发事件是很正常的事情,教师再怎么周密的预设,也抵不过几十个学生的突发奇想。尤其是当今这个知识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局限于课本和教师的口耳相传了,学生所接触的知识范围越来越广,提出的问题也往往令教师猝不及防。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一方面,预设是生成的前提,没有充分的预设,课堂教学就会迷失方向,没有预设的生成,课堂教学就会死气沉沉,了无生趣;另一方面,生成是预设的升华,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乏味的、枯燥的、无趣的,生成是预设之外的惊喜、美丽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