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7-02-06 15:27邢敏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工具性课本人文

邢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所以教师有必要对目前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让学生不再机械地识记汉字,不再索然无味地朗读课文,不再听那满堂灌的讲解。

从具体的教学实践来看,当务之急是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为强烈的倾向和喜好情趣是学生情感的诱发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力。教师只有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艺术,构建一个富有情趣的语文课堂,才能用兴趣这把钥匙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让学生的创造力尽情发挥。

一、激趣导入,先声夺人

课堂导入是一种艺术,一个成功的导入,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如,教学《拿来主义》时,可以安排这样的开场白:“天津有位作家叫冯骥才,他访问法国时,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中国人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成功,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这时学生就想知道“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于是就可以乘机导入课文《拿来主义》的学习。

二、立足课本,拓宽视野

新课标对语文学科定位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一门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语文的工具性置于首要地位,而人文性明显被弱化。因此,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既要重视语文的工具性,更要彰显本学科的人文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立足课本,引导学生把课本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师,社会生活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名胜古迹、工厂新貌、乡村变迁、文化动态、名曲名画、时政要闻等,无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宝藏。埋首书案不问窗外事,以至视野狭窄,思想僵化,这正是语文教学的大忌。语文教学只有在社会大课堂的广阔背景的依托之下,才能有不尽的源头活水,也只有这样,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才能得到充分彰显。贯彻大语文的观念,把语文和生活融为一体,使学生的语文视野远远超出课本的局限,灵活机动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三、重视体验,陶冶情操

丰富而深刻的体验力,既是人生的人文情怀,也是生命的生存质量。可是以往的教学往往过度地强调知性因素的掌握,却忽视了学生个体的感受、体察、领悟、想象等心理功能的发挥。也就是说,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靠教师繁琐的分析、抽象的说教培养出来的,而是在学生充分的语言体验中形成的。比如,教学《雷雨》这一课,由于这篇课文距离学生年代较远,所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不足,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用表演的形式来理解作品。这样,就能使学生能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表演出了“情”,又表演出了“意”,可谓一举两得。再比如,学生朗读作品时,一定要提倡“美读”。何为“美读”?只要能很好地体现作品的语体风格,能很好地传情达意,这样的读都可以称为美读。美读,就是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读,读出自己的“生活”,读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情调、韵味和意趣。让学生在“读”中,以声传情,以情代声,声情并茂,声醉情痴。实际上,这就是学生在各种感官配合协调下,进行亲身体验,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个人情操

总之,新课改对语文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只要方法得当,措施得力,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能培养起来,进而使学生由被动低效地学习,变为主动高效地学习,最终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工具性课本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向量的巧用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浅谈“大语文教育”的灵魂
人文社科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