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林
摘要:职业倦怠严重地影响着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在情感衰竭、去人性化、个人价值实现受挫等方面都有体现。究其原因,主要源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多重工作角色的冲突困扰以及工作绩效难以量化和量化考核的矛盾三个方面。积极心理学从积极主观体验、积极人格特征和积极学校组织系统出发,对应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提供了很好的方法策略。结合调研结果,文章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个角度改善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培养积极情绪,提升辅导员主观积极体验能力;培养个人特质,塑造辅导员完善的人格;优化支持系统,提升辅导员的个人价值感。
Abstract: Occupational burnout serious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counselors in universities, which manifests in the aspects of emotional exhaustion, humanization and frustration of individual value. Because of their working objects becoming diversification and complication, the conflicts of multiply work roles,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difficultly quantify the work performance and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Positive psychology provides a good method of strategy for the occupational burnout of University counselors from the positive subjective experience, positiv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positive school organiza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the author suggests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to improv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counselors' job burnout: To cultivate positive emotions, and enhance the subjective positive experience ability of the counselors; To cultivat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shape the perfect personality of counselors; To optimize the support system, and promote the personal values of counselors.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
Key words: positive psychology;university counselors;occupational burnout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2-0048-03
0 引言
“职业倦怠”这一概念是1974年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首次提出,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衰竭的现象”。[1]自费登伯格提出这一概念以来,职业倦怠开始受到人们广泛关注。《2008年中国职场人士工作职业倦怠现状调查报告》相关数据显示:轻度、中度和重度工作倦怠的调查者比例分别为74.6%、43.2%和10.8%。其中,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的职业倦怠比例高达16.6%。教育工作是一种高压力岗位,教师是职业倦怠的易发群体。作为一种普遍出现的职业性问题,这一问题正在以不同程度影响着作为教育工作群体之一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发展。马斯洛等人认为职业倦怠包含情感衰竭、去人性化、个人价值实现受挫三个核心要素[2],高校辅导员从事的是育人工作,基于人本主义理念,如果高校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就个人而言,可能会影响其身体健康;就其所管理的学生群体而言,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成长成才和社会适应;对于其所在的高校而言,可能会阻碍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而“积极心理学”这一理念正是应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强有力的理念,基于此理念应运而生的相关策略对改善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必然发挥着有效作用。“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于1997年提出,它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探讨作为个体人存在的美德、力量以及优势等积极层面的潜能,进而使得人们克服困难和抵抗疾病的力量有所增强,能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中出现各种问题,化解各类危机,追求并创建美好幸福的生活。[3]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服务对象是学生,如果将积极心理学这一理念引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不仅能给辅导员群体增加活力、增强力量感,还能给整个高校的学生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
1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依据马斯洛的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内涵及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我们认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如下:
①情感衰竭: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低落,有种情绪情感资源被消耗殆尽的感觉,很容易发脾气,严重时常常莫名地感觉压抑、沮丧、焦虑、紧张等情绪,无法集中注意力开展工作;
②去人性化:弱化人本主义理念,以一种麻木不仁甚至消极、否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生和同事,“机械化”从事相关工作,较少与学生接触,忽视与学生的感情沟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视而不见,工作固化,缺少创新;
③个人价值实现受挫:主要表现为个人评价较低且主要倾向于负面,忽视自身价值所在,对学校管理抱怨多,丧失工作成就感,严重时甚至产生自卑感,对个人前途悲观失望,工作消极被动、甚至厌倦。[4]
2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主要成因
2.1 工作对象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
根据对江苏各高校的调查了解得出: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配比基本都超过1:200,甚至部分学校高达1:500,工作对象的数量逐渐增加加大辅导员工作压力。且现在的高校学生均为90后,受当前多元文化的影响,相较于之前,他们拥有更强的个体意识和鲜明的个性特征,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能够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脾气秉性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部分学生可能会对辅导员的教育置若罔闻,使得辅导员的个人价值实现受挫。当前,由于90后学生的自我控制、监督和生活自主能力逐渐减弱,对家长的依赖性逐渐增强,因为,越来越多的家长被迫选择进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这就使得辅导员的工作对象又增加家长——这一有着不同的工作背景、社会背景的特殊群体。逐渐增多的工作对象会增加辅导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甚至疲于应付,出现去个性化倾向。
2.2 多重工作角色相互冲突
由于工作性质的限定,高校辅导员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扮演多重角色:之于学生,作为学生生活上的朋友,学习上的引导者和教育者;之于家长,辅导员应成为类似于家长的和蔼可亲的长辈;之于各高校,辅导员应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知识的汲取者;之于个体小家庭,辅导员要成为贤妻良母或是家中的中流砥柱。多重角色定位给辅导员带来困扰。“在现实中,辅导员在高校中是比较弱势的群体,往往被视为学生的‘生活保姆和‘宿舍管理员。每当教育质量下降,学生问题增多,辅导员往往就会成为被责备的‘首当其冲者。”[5]16号文件和24号文件对辅导员的职能职责有了较多的界定,但大都概念模糊,在高校各项复杂的工作面前仍显得不够明晰,这就使得辅导员们的工作成效缺乏有效的认可和认同,进而使得高校辅导员们的职业归属感淡漠和核心价值观缺失。与此同时,“无边界性”又是辅导员工作的一大困扰:“辅导员的工作无论在时间或空间上都具有连续不断地扩张的性质,具有‘无边界性的特征,而因为没有明确的界限,辅导员不知道他在什么时候才算‘完成了工作。”[6]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者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需要24小时开机,学生无论何时有事都需要及时处理。因此,辅导员不能够及时获知自己何时能够完成工作任务,很容易产生疲惫感和无奈感,也就很难获得成就感。
2.3 工作绩效难以量化和量化考核的矛盾
高校专业任课教师的工作绩效可以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生技能的掌握得以体现,但是被定位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则很难量化,思想教育本就是一个模糊概念,学生个体思想是复杂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成效只能定性来看,年终考核、职位晋升等却倾向于用一种量化的考核标准,虽然融入辅导员打分、同事领导打分等考核项,但区分度较小,往往还是以论文发表数量、课题申请数量、参加竞赛获奖数量等量化考核指标为主,这就容易使得辅导员的工作走入一个错误的方向:在日常工作中,忽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盲目地追求个人成果的积累和学生活动数量的增加。二者的矛盾冲突也是个理论与实践难题。
3 积极心理学理念之于应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启示
根据赛里格曼的理论,“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对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及促进它们发展的积极社会环境和积极组织系统开展科学研究”[7]。结合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表现,我们认为可以运用这一理念,从个体的主观积极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学校组织系统的积极影响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高校辅导员的个体内外部和主客观心理状况,进而提出针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意见和建议。
广东商学院的副研究员鞠鑫博士通过对广东省8所高校专职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研究,并对调查研究的结果运用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表明,“高校辅导员的积极主观体验、积极人格特征、积极学校组织系统与倦怠的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均呈显著负相关,积极人格特征、积极学校组织系统与个人价值受挫存在显著负相关。”[8]笔者通过选取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的15所高校中300名辅导员发放调查问卷(有效回收221份),得出《高校辅导员积极心理要素与职业倦怠维度的有效度分析表》,简要列举如表1。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认为,积极心理学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干预有积极作用。
4 提升辅导员积极心理的有效策略
4.1 培养积极情绪,提升辅导员主观积极体验能力。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心理学,它的主要目的在于挖掘“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这种源自于心理的主动控制的力量就是一种较为积极的主观体验,这种力量能够使生物体保持健康与活力,引导个体释放出由消极的不良情绪导致的情绪心理焦虑感,进而充分发挥个体潜能,创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新行为和新思想”[9]。多项调查研究的结果也表明,高校辅导员积极向上的主观体验与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三维度呈显著负相关。
辅导员个体的主观体验关乎过去、现在和未来。首先,辅导员应该能积极地悦纳过去。高校辅导员工作琐碎繁杂,工作对象日趋复杂多变,对此,有人可以整日精力充沛,有人却整日焦躁不安,这就要求我们以积极健康的态度和情绪来面对工作,要学会接纳自己,学会悦纳他们,不断地进行自我暗示,将不愉快的情绪淡化,学会接纳学生和同事的失败与错误。其次,辅导员应珍惜现在。辅导员应结合现实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明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激发自身的探索精神,增强个人的职业认同感和感受幸福的能力,将最后要实现的目前分解成一步步的分目标,提高个体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有效防止挫折感的产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高校辅导员从事的是育人工作,他的个体情绪情感体验很可能影响着下一代的成长,因此辅导员的主观体验应着眼于未来,应提前预知一段时期的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阻碍,及早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方案来有效克服这些障碍。
与此同时,高校还应提供多重社会支持,可以定期组织团体辅导员来疏导辅导员的心理压力,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工作坊来开展长期有效的心理关爱,及时有效地帮助这一群体释放压力,生成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4.2 培养个人特质,塑造辅导员完善的人格
人格包括气质和性格两个方面,具有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社会性四个基本特征,其中社会性是其主要特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源自于个体能力和心理力量,而积极的人格在此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帮助修复改进各种人格问题,还能够帮助完善并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人格,是个体成为一个能够进行自我导向、实行自我管理和有良好适应能力的整体,是“强调公民的职责、权利义务以及精神追求、信仰和信念等文明和与全人类联系的力量”。[10]辅导员的人格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所带学生的个性品质,因此需要塑造辅导员独立高尚的人格。
笔者在进行调查研究时主要考量了自尊和心理承受弹性两个因素,调查结果表明:辅导员的自尊水平越高,职业倦怠程度会越低;激发心理弹性,即提升家庭凝聚力、自我感知力和社会资源支持力这三个因子的指标,可以有效降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感。挖掘辅导员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首先辅导员需要积累积极心理资本。辅导员应关注积极自我的提升,除辅导员本人主动解决克服工作中的各种困难获得积极心理因素外,学校也可以通过互帮互助成长小组来累积辅导员积极的心理资本。其次,建构和谐完善的社会资本网络。辅导员的社会资本包括学生、学生家长、同事和领导,也包括个体的小家庭,因此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可以借助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建立信任网络、完善反馈和认可渠道以及健全工作和生活平衡措施等多种方案来实现社会资本的和谐有序支持发展。最后,辅导员要学会管理工作生活中的有害因素。对于工作压力大、角色冲突等危险因素,辅导员应积极调整,转变个体思维方式,将其作为一个锻炼提升的机会,通过专业的培训和交流,提升个体的工作技能,进而有效合理分配自己的情感和精力,有效掌控自己的多重角色。
构建积极人格是改变一个人思维与行为方式最有效的方法,也是避免“去个性化”的有效方式。除辅导员自身外,高校选拔辅导员应注重专业素质和综合管理能力,要选拔一批确实能从辅导员这份职业中感受到成就感和幸福感的高素质人才。
4.3 优化支持系统,提升辅导员的个人价值感。
积极心理学提出了有效预防的工作理念,即个体在预防中所取得的成绩并不是个体在修正自身缺陷,而是有效组织利用系统内各种势力的技能。同时,调查结果也表明:高校辅导员积极心理的养成不仅需要个体的积极完善,更离不开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持。
我们认为,社会支持系统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高校应明确辅导员岗位职责,划定其工作范围,不要使其沦为全校各部门的“保姆”。在岗位设置中,辅导员受双重管辖,不仅要对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负责,也需要对所属的院系负责,不同的部门工作会出现冲突现象,因为各高校应明确区分辅导员的本职工作和配合的其他部门的工作,使辅导员从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如此才能够集中精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其次,高校应与辅导员建立一种积极的精神契约。要充分考虑辅导员的职称评定和待遇等,重视其职业化、专家化的培养,健全完善有效的辅导员心理支持和培训支持系统,使得他们能够有精力有能力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最后,社会支持系统应完善其支持网络,在校内外形成良好的对辅导员工作尊重和支持的氛围。
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高校应将辅导员的个人职业发展纳入到高校的长期发展规划中去,以达到组织的资源需求与个人职业需求之间的平衡。
参考文献:
[1]姚斌.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46-47.
[2]曾小利.公务员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心理学院,2010:12-13.
[3]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5,(2):402-405.
[4]刘凤华,马莲.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个体因素分析及其调适[J].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6):46-48.
[5]王淑仙,贾蕊蕊,崔海英.专业组织:辅导员职业化的有效载体[J].思想理论教育,2009(1):91.
[6]江莉娜.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感的产生原因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4):92.
[7]Seligman, MEP., Csikezentmihalyi , M.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5(1):5-14.
[8]鞠鑫.积极心理取向的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21.
[9]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5.
[10]欧阳胜权.高校职业生涯辅导中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研究[D].桂林:桂林理工大学,2007(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