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秀
摘 要: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然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为了改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可从两方面进行探讨:一是创设阅读环境,激发学生喜爱阅读;二是传授读书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
关键词: 课外阅读 激发兴趣 传授方法
近年来,课外书的重要性日益被人们认识。国家教育部门有关机构对教材体系做了改革,中小学教材除翻新版本外,还编排发行了数量适中、质量较高的与教材配套的课外读物。它们大多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可读性强,不少学生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课外阅读已成为学生巩固课内知识、丰富知识体系、了解身外世界的重要途径。
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孩子的整体语文素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
1.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在农村,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在家中,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长很少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博览群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乖孩子。
2.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在家长和小学生的头脑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80%的家长、学生买的都是优秀作文籍,形成优秀作文等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
3.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囫囵吞枣,粗粗浏览一遍即是阅读。很少做读书笔记,即是做了笔记,也无非是几句好句、几个好词。
二、课外阅读的教育意义
课外阅读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满足学生渴望广泛认识自然、社会、人生的心理需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阅读应当成为孩子掌握知识的极为巧妙的工具,同时又是丰富精神生活的源泉。”课外阅读对孩子来说,不仅能认识世界,有助于培养扎实的技能和技巧,而且是培养感情和道德的学校。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
新课标第一次规定了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并提出了阅读速度的要求[1]。这是对语文教育改革的一次突破,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较好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把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创造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喜爱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想读书,才会主动读书。
1.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良好的读书环境能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2]。首先,在墙壁上悬挂一些名人读书成长的挂图、诗词、名言等,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孩子孕育在浓浓的书香中。其次,老师发动学生向班级捐献图书,定期向学校图书馆借阅一定量的图书,利用节日建议家长带孩子买书,建议家长买书给孩子当生日礼物……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让学生尽情翱翔在书的海洋。
2.激发博览群书的兴趣。学生的个性不同、年龄不同,也就各有偏好,低年级学生都特爱看童话故事,而猜谜、科技、名人传奇、歇后语、寓言等之类的书却极少问津。鲁迅说过:读书正如蜜蜂采蜜,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因此,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尽所能激起学生阅读多种书籍的兴趣。
四、传授读书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正确合理地选择自己所需的作品,快速准确地运用阅读方法,做好读书笔记,课外阅读才有效率,才有收获。
(一)做好读物推荐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弱,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学生阅读。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在读物推荐时,我们可以从以下途径向学生推荐书籍:
1.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3]。如上完《丑小鸭》,可以让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选》;学完古诗后,可以向学生推荐《唐诗三百首》等。
2、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小学六年,跨度较大。我们推荐读物时,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每一年级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供书籍名单,鼓励学生读小学生版的四大名著,读儿童报刊及科普读物,帮助学生选择一些课外儿童诗、古诗、优秀作文等。
(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略读即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3]。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常用的是略读。根据阅读目标的不同,我们可以把略读分为游览式读书法和筛选式读书法。教授学生阅读方法,我们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切忌拔苗助长。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4]。
(三)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既可以摘抄好词好句,又可以在书上做眉批、画线打重点号,还可以边读边思考,阅读后用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体会、见解,督促他们做到勤动笔多读书,及时写自己的感受,促进理解消化,提高表达能力。
课外阅读不仅是学生开阔眼界、储备知识、训练能力的有益桥梁,更是大语文课堂所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教师要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翱翔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2]《小学生读书兴趣的培养》.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4(6).
[3]六书编.《校园读书活动指导》G.中国档案出版社,2004.1.
[4]崔峦,主编.《小学语文教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