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如
摘 要: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大帮助。文章对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以及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改善措施。
关键词:高校 心理健康 教育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9-0188-01
我国高校逐渐开始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目前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
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所开展的高校心理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就目前而言,我国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比率上升,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向着复杂和严重化发展。根据调查,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包括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或多或少有这些心理问题。2.缺乏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场所没有必要的设施,各种治疗设备也不齐全。为了能够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由专职的教师来进行教育,但目前很多高校中都缺乏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3.制度管理不完善。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很多高校缺乏有效的工作制度,或者制度不完善,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出现不规范的现象。4.各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均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主要与当地的经济和开放程度有关。一般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等地区,心理的健康教育工作发展水平比较高,而在经济发展比较落的地区,其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水平也相应比较低。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出现的原因
1.观念方面
首先在高校方面,一些高校的领导对建立健康教育活动不重视,没有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投入足够的资金和人员,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不够,即使设置了心理健康相关的课程和工作,也不能起到很好的心理健康辅导作用。在学生家长的观念是学生要以学习为主,在平时学生家长不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情况,对学生缺乏有效的引导,当学生的心理出现了健康状况以后,家长又会把出现问题的责任推给学校,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学生方面。大部分学生认为只有心理有疾病的人才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对心理健康教育全面的认识。
2.辅导老师方面
目前很多高校缺少专业素质的心理辅导老师,高校心理教育方面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很低,另外,有很多教师本身对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工作认同度不高,对这一职业发展感到迷茫,导致工作不积极,工作效率低。
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管理体系方面
心理教育工作不同于高校的其他文化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构的隶属不明确,这也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困难。另外,高校的评估体系不完善,心理咨询机构对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不全面,也没有建立详细、完整的的学生健康档案。
三、加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构建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高校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方面投入足够的资源,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指导部门,聘请专业人士担任职务,指导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学校要经常组织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了解。学校还要建立监督体系,对心理健康工作进行监督,保证工作的落实。
2.注重对从业教师的培养
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最多,教师会直接对学生造成影响,因此,要提高大学整体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就必须要从提高教师的素质开始。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招聘时,要制定严格的选拔制度,选拔出符合专业要求的教师。学校要保证拥有一定的师资力量,便于有能力开展各项工作。
3.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
心理健康的教育不能简单以课程为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要进行改变才能让教育效果发挥更好的效果。例如,可以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举办心理健康讲坛,利用广播、校报等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针对学生所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要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式和内容,来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四、结束语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缺乏专业师资力量与硬件设施、制度不完善、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造成这些现状出现的原因主要有观念方面以及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方面存在问题。加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主要有构建具有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注重从业教师的培养,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等。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能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心态,有利于学生以后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曦,陈少平.近三十年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历史﹑现状与对策研究综述[J].武夷学院学报.2015,(10):59-66.
[2]张映雪,丁雅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18-18.
[3]王薇,吴永.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1):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