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霞
摘 要: 让初中地理课堂充满生活化,是教师以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的一种教学策略,它填补了传统教学与生活脱离的鸿沟,丰富了学生对世界的感受和体验,能够让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接受地理、爱上地理、学会地理。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 趣味性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9-0175-01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学习“对学生生活有用”,“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在地理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就是依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所作出的改变。
一、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多数学校纷纷开始投入教学改革。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虽有创新教学方式的举措,但成效不大,特别是生活化教学。许多初中地理教师在采用生活化教学时也只是走个形式而已,没有切实实施其教学方式,导致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大大地降低了。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地理事物入手,借助学生容易理解概念、规律、原理的生活背景及熟悉的生活事例、现象作为支架,恰当地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这将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更多的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努力价值和成功乐趣,培养起他们积极进取的心态和信心,为进一步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益创设有利的情景和平台,以更好的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活跃思维,化解教学难点。
二、完善初中地理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措施
1.从身边地理入手,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乡土地理就在学生身边,是他们熟知又易于理解和接受。地理教师应指导学生多留心周围的人事物景,多看勤看,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从生活中来,到学习中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合理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教学内容,用来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体会学习地理的价值。教师应有效地运用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热情,通过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例如,讲述季风概念前,教师让学生预先观察:近段时间,学校操场上国旗是飘向什么方向的?有了学生的预先观察,教师在课上引入乡土地理教材——《桂林地理》中的桂林盛行风向示意图,学生就能轻松判读。
生活中的地理教师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善于捕捉一些有趣、有价值的地理现象,引导学生注意这些地理现象的变化、发生、发展过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进行分析讨论,学生在观察中培养了兴趣,学会了知识。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是生活化的地理教学策略实施的前提。
2.结合生活事物学习地理
教师应训练学生有意识通过观察生活中关系到地理知识的信息,强化自己提炼地理信息的能力,并积极寻找生活中有关地理方面的问题,展开探究。例如,通过看电视新闻了解世界各个地区的气候,结合世界气候分布图记忆典型气候类型与分布地区的典型代表,并结合日常生活的实例认识与了解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3.结合生活案例进行地理教学
地理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实例,通过思考、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地理现象的生活实例,从中总结出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规律,有助于学生丰富自己的地理知识。此外,教师结合的实例应该具有时效性与代表性,如与地理某个知识点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教师应结合热点分析并让学生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让学生将学到的地理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提高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师可以提供2013年6月13日发生的“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成功对接的热点背景材料,让学生进行四个步骤分析解决问题:第一步,提取信息。从所给的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第二步,找到隐藏信息。把材料中和答题有关的隐藏信息找出来;第三步:知识反馈。思考所问问题与书本上哪些知识点有联系,这些知识点是什么;第四步,整合知识。把所给信息与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得出答案。
4.动态模拟生活化教材,尝试课堂表演,帮助学生领会地理原理
动态模拟生活化教材,让地理事物和现象“动”起来、“活”起来,是生活化的地理教学策略实施的有效手段。讲授锋面雨的形成和锋面雨带的推移时,教师如果只干巴巴的讲述冬夏季风相遇容易形成降水,由于不同月份冬夏季风势力变化,会进进退退,雨带就会随之推移形成降水,学生听起课就会感觉太无味了。此时借助PowerPoint等软件进行动态模拟演示锋面雨和锋面雨带推移的过程,不但非常方便、快捷,而且可以增强直观感,便于学生的理解领会。
教师还可以根据初中生活泼、好动、好玩、好表现的心理特点。让两个学生上台,一人扮演夏季风,一人扮演冬季风,让他们相对站立,伸出两手,推一推、比一比谁更有劲,当其中一人力气更大时,另一人就被推着走,雨带就会随之推移;当两人力气相当、势均力敌时,雨带就相对稳定在一地不走,形成的雨量不太大,但是降雨时间较长的“梅雨”天气。学生由此就容易理解冬夏季风正常进退,雨带推移形成风调雨顺的情景,或反常进退形成雨带滞留,导致南北方旱涝灾害。
5.让地理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
让地理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新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或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遇到的实际问题。如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季风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时,从我们三餐的主食(大米)入手,从“水稻”字义上理解其喜欢生长在有水的地方(水田),喜欢湿热的气候,而季风气候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得当的特点,就非常适合水稻的种植和我国农作物的耕种。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师应灵活运用生活化教学,将地理知识与自然、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去认识与了解大自然与生活,增加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的思维和方法解决生活上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利用生活这一媒介学好地理,学以致用,努力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应用可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