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安平,夏立平,张礼红,石跃才,谭秋英
(1.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湖南邵阳 422000; 2.湖南雪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邵阳 422000; 3.邵阳市农业委员会 湖南邵阳 422000)
邵阳市设施瓜菜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胡安平1,夏立平2,张礼红1,石跃才3,谭秋英1
(1.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湖南邵阳 422000; 2.湖南雪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邵阳 422000; 3.邵阳市农业委员会 湖南邵阳 422000)
近年来,邵阳市设施瓜菜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截止到2016年,面积扩大到11 640 hm2,比2001年增加了8.39倍,占全省设施瓜菜种植面积的13.82%;其种植效益与种植双季水稻比较,667 m2产值增加了3倍以上。但在设施瓜菜生产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不利于设施瓜菜的快速发展。为了加快邵阳市设施瓜菜的发展,要加大多渠道资金投入力度;大力发展钢架大棚温室;鼓励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参与设施瓜菜的发展;加强设施瓜菜产业化体系建设;搞好农业投入品的全程监控;抓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积极推广1年多熟高效栽培模式。
设施栽培;全程监控;经营模式;对策
邵阳市设施栽培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起初只是在城郊蔬菜基地采用竹拱塑料大棚温室种植蔬菜,不仅提早了本地蔬菜的市场供应,而且能明显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益。虽然其保温增收效果显著,但发展速度缓慢,到2001年全市设施栽培面积只有1 240 hm2,占全省大棚蔬菜种植面积的12.69%[1]。2004年以来,在农业产业政策的引导和各项惠农措施的拉动下,设施瓜菜栽培有了较快的发展,同时设施栽培在西瓜生产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已成为推动邵阳市农民增收、种植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2016年,邵阳市大棚设施瓜菜栽培面积达到11 640 hm2,总产量达到84.76万t,分别占湖南省大棚瓜菜面积的13.82%和总产量的14.32%。比2001年增加了10 400 hm2,增长8.39倍。其中采用“早春黄瓜+豆角+莴笋”、“早辣椒+小白菜+青花菜”、“西葫芦+夏莴笋+延秋辣椒”等纯蔬菜栽培模式面积6 140 hm2,占设施栽培总面积的52.74%,采用“早春西瓜+秋辣椒+青菜”、“甜瓜+豆角+延秋辣椒”等果用瓜与蔬菜复种面积5 500 hm2,占设施栽培总面积的47.26%。同时其增收效益也十分显著,据我们实地典型调查,大棚“早春西瓜+秋辣椒+青菜”,平均667 m2产量5 570 kg,产值12 512元,比种双季稻增加9 512元,增长了3.17倍;大棚“莴笋+丝瓜+青菜”模式,平均 667 m2产量 8 560 kg,产值约12 375元,比种双季稻增加9 375元,增长3.13倍。
如邵东县范家山镇于2012年开始在西洋江两岸的龙江、龙潭、海角、楠木四村建立蔬菜大棚栽培基地 80 hm2,年产黄瓜 2 760 t,豆角 2 350 t,辣椒1 480 t,芹菜 1 237 t,莴笋 2 160 t,产值 1 500 万元,与种植双季水稻比较,增加产值1 024.8万元。2011年,新宁县水庙镇新兴农业合作社,投资600余万元,建1 300多个西瓜大棚,创建了66.7 hm2大棚西瓜基地,进入销售旺季,前来订购西瓜的商客络绎不绝,产品除供应本地需求外,还远销深圳、广州、长沙等城市。每个大棚产西瓜3 000~3 500 kg,西瓜总产达3 175 t,总产值800万元,平均667 m2产值8 000元,为种植双季水稻的2.67倍。2013年,新邵县太子庙乡引导农民利用大棚种植香菇 20 hm2,平均 667 m2产香菇2 230 kg,总产值达1 070.4万元,与种植双季水稻比较,农民年新增纯收入951.6万元。该乡尚志村谢运清年种0.13 hm2大棚香菇,总产量达到5 625 kg,全部销售后总收入达9万余元,成本在4万元左右,纯收入在5万元以上,1家5口人,仅种植香菇1项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
在设施瓜菜栽培方面,邵阳市虽然出现了一些亮点,但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大棚瓜菜生产技术上,邵阳市有些地方农民仍在沿用传统露地栽培的老套路,没有完全按照大棚设施栽培的技术要求去进行农事操作,设施栽培的技术优势和效益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大棚生产管理上,1个劳力一般只能管理0.35 hm2大棚,而湖南株洲市湘阴县设施果蔬基地1个劳力管理1.4 hm2大棚。劳力管理效率较低。
一些建得较早的大棚设施,覆盖膜由于年久未进行维俢更换,甚至有些大棚覆盖的塑料薄膜破烂不堪,保温性能降低,棚内排灌沟淤塞也较为严重。给设施功能的发挥带来了严重的障碍。
目前,在蔬菜生产上滥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过量施用化学肥料以及工业“三废”污染而导致蔬菜中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的现象仍然存在[1]。据我们2010年调查,农民大棚种植的瓜果蔬菜,还在沿用国家禁用的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安全品质。2011年邵阳市农业局农产品检测中心对大棚蔬菜基地的上市鲜菜进行抽检,空心菜的甲胺磷含量为55.11 mg·L-1,辣椒的甲胺磷含量竟高达77.9 mg·L-1,农药含量严重超标。
据2008年我们在基地调查,管理相对较好的,每667 m2大棚西瓜产量4 000 kg左右,比露地种植的增产1 000 kg以上,增产25%;管理较差的大棚种植效益还不如露地种植。这不仅是对耕地和大棚设施的一种浪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设施瓜菜的发展。
2014年“市区菜篮子工程”被列入市里重点建设项目,要求在市三区城郊新建667 hm2的钢架塑料大棚来发展蔬菜生产,其中双清区233.35 hm2、大祥区200 hm2、北塔区233.35 hm2。到5月底止,仅建成大棚530个,加上沟渠建设共投入资金400多万元,且大部分大棚建设所需资金还处在争取阶段,已投入的资金多数是社会资金和借贷垫付资金。
为了推进邵阳市设施瓜菜的快速发展,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要大力发展以钢管大棚温室为主的设施瓜菜栽培。在生产与经营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效益。在加快发展的具体措施上,要认真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目前,设施栽培增值一直呈上升趋势,从事设施瓜菜种植的农民收入也成几倍上扬。但是发展设施瓜菜栽培,开始建大棚的投入成本大,农民要一次性拿出很多的资金难度较大。因此,市县各级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扶持设施瓜菜栽培的政策,充分利用信贷,税收等经济杠杆,鼓励农民个人、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参与设施瓜菜栽培基地建设。要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发挥财政部门的引导作用。采取支农资金和信贷资金相结合的方式,实行以奖代补,定额补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扶持设施栽培的发展。在项目实施中,坚持先建后奖,先建后补,先建后帮的原则。采取国家投入,财政贴息贷款、引进资金、农民自筹等多元化投资的方式,加大对设施栽培的投入力度,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加快设施瓜菜的发展。
在邵阳市刚采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时,其大棚的骨架材料为竹竿和竹片,然后再在竹拱架上覆盖塑料薄膜,这种大棚温室不仅抗风灾能力弱,而且使用寿命较短。后来在一些城郊蔬菜基地逐步将竹架大棚更换成用混凝土预制拱型骨架的塑料大棚。尽管温室架子比竹制材料要耐用些,但成本比竹架高,在覆膜时容易挂伤膜,影响保温效果。因此,在发展设施瓜菜的切入点上,应结合实际,加快由简易竹拱塑料大棚和混凝土预制拱架大棚向钢管塑料大棚的更新换代进程,提高大棚的使用寿命、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
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或农民协会是农民自发组织的一个社会团体,其组织机构、生产规模、管理模式等都有一套较为严密的管理办法。组织或协会的负责人不仅是生产者与交易者的桥梁,而且还是双方利益的“保证人”,凡加入了合作组织或协会的农民,无论从品种、技术还是农产品销售等方面都受益匪浅。所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或农民协会起到了政府和农民“中间人”的重要角色。所以,邵阳市在发展设施瓜菜栽培过程中,除了围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这个总体要求外,还要把发展设施瓜菜栽培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方式、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措施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积极组织和引导民营企业、瓜果协会,蔬菜专业合作社,及返乡农民工等投资主体加盟高效设施瓜菜产业的开发,在加大发展设施蔬菜的前提下,要重点抓好设施西瓜甜瓜的开发[2]。推进设施瓜菜生产公司化,园区化,规模化,合作化。
设施瓜菜产业化体系包括设备设施与环境工程,种子工程,产后处理工程,瓜菜工厂化种植工程等部分,是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农科贸一体化的综合系统。所以,发展设施瓜菜产业,要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走“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3],形成求实高效的运行管理体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建立社会服务体系,人才培训体系,信息收集与分析体系等,这样庞大的系统需要人才、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集成优势,最后形成强大的产业集团,使设施栽培的瓜菜产品走向市场,走向世界。
设施栽培中最容易发生的问题是连作障害,连作后土壤积累了大量盐类物质和病虫害。农药和有害物质积累严重会污染瓜菜产品质量,人们食用后造成中毒,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另外,也由于受连作障害的影响,限制了设施瓜菜特别是设施西瓜的发展。因此,在今后设施瓜菜的发展中,要通过轮作等措施解决好连作障害问题,减少农药化肥污染,提高产品的安全质量。针对邵阳市设施瓜菜生产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要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切实抓好对设施栽培投入品的全程监控,杜绝国家禁用农药在设施栽培中使用。
市县乡(镇)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市场调研与分析,引导农民围绕市场定生产,保证农民生产活动始终沿着市场需求这条主线运行,避免盲目生产造成浪费。把生产基地与销售市场的链条连接起来。同时要注重产品形象和包装设计,注册商标,改进保鲜包装技术,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市场品牌。积极引导和支持广大农民发展的各种类型农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中介服务组织,在供需之间牵线搭桥,扩大瓜菜产品销售渠道。组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力度。推广优良品种与配方施肥等技术,努力提高设施栽培的技术含量,促进设施瓜菜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结合邵阳市现行的栽培模式及外地的成功经验,以后在发展设施瓜菜栽培中,可大力推广“甜瓜+番茄”、“西瓜+生姜”、“春西瓜+秋辣椒”[4]、“早辣椒+小白菜+青花菜”、“水果黄瓜+豆角+莴笋”、“甜瓜+豆角+延秋辣椒”、“早春黄瓜+秋西瓜+菠菜”、“早豆角+秋茄瓜+芹菜”、“早丝瓜+秋辣椒+小白菜”、“早春甘蓝+甜瓜+秋花菜”“莴笋+丝瓜+青花菜”等大棚瓜菜高效栽培模式,提高大棚的利用率和种植效益。
[1]刘明月.湖南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15(5):109-111.
[2]朱莉,曾剑波,李琳,等.京郊西瓜甜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瓜菜,2014,27(5):66-67.
[3]王永奇,简红忠,李经文,等.汉中市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瓜菜,2015,28(6):75-76.
[4]陈贤义,夏工厂,贺秀萍,等.河南夏邑特色西瓜产业发展现状[J].中国瓜菜,2017,30(5):35-36.
2017-09-13;
2017-10-17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CARS-25)
胡安平,男,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工作。E-mail:1512556435@qq.com
谭秋英,女,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科研与科技推广工作。E-mail:13507391060@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