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人才的改革与实践

2017-02-02 01:34萍,苗
大连大学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校企

关 萍,苗 峰

(大连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下简称为“卓越计划”)是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任务所制定的重大高等教育创新项目。这一举措将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卓越计划内涵是强调校企联合,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过程,突出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

众所周知,土木工程属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大型建设企业对综合能力强、从事技术和管理的卓越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需求更为旺盛。如何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特点制定满足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如何加强工程教育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卓越土木工程师,是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本文指出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实施卓越计划、加强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1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主要问题[2-4]

土木工程专业在多年的改革与实践中,人才培养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按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的要求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模式单一,满足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内容,如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多是在学校进行,选题及内容与工程实际联系不够密切。

(3)满足卓越计划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以及企业实习的质量保证措施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讨与加强。

(4)专业教师自身工程素质不足,仍缺乏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现场经验。

2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改革基本思路[5]

2.1 制定满足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卓越土木工程师的培养方案应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并与土木工程行业需要及国家注册工程师标准相融合,突显卓越的要求,使之成为“会设计、懂施工、善管理”,符合现代土木工程管理要求的创新应用型卓越人才。

为满足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土木工程专业实行“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即校内学习3年,主要以课程教学为主,完成工程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同时结合课程实验、课程设计、项目教学以及科技竞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企业累计学习1年,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利用高校和企业两种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学生,让企业较早地介入“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制定,使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岗位技能紧密结合,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培养方案要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调课程内容对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的贡献率,贡献率低的内容应该压缩或取消,增加贡献率大的内容,校企联合开发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行双导师制,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锻炼专业技能,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

在教学方法上,改革目前人才培养过程中以灌输式和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深化CDIO工程教育模式。

2.2 建立符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的高层次实践教学基地

土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良好实施必须以具备有工程背景的实践基地作为硬支撑,实践基地指承担大中型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的规范化企业。

要深入建筑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对土木类人才培养的要求,调研建筑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明确双方在人才培养中的责、权、利,建立企业、学校双赢的培养机制,建立长期稳定的高层次的受学生欢迎的实践基地,保证学生企业学习阶段得以良好的落实和质量保证。

2.3 强化企业阶段实践环节的过程管理和评价考核

成立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卓越计划领导机构。注重对参与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学生进行动员和培训,使其明确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的和具体学习任务,积极引导学生投入工程实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责任心。

为使卓越计划获得好的效果,需要按照通用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制定一系列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制度与标准,包括学校职责、企业职责、学生考核标准、安全公约、指导教师制度等。在实施阶段,按照其标准严格管理和考核,不断总结成绩与不足。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是卓越计划得以良好实现的关键。可采取以下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3]。

一是学校应定期有计划、有目标地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工程实践,具体参加一个或多个工程项目的完整设计与施工过程,并收集工程建设过程的相关资料,提高教师的实际工程经验。

二是聘请企业有一定资历的现场工程师到学校兼课、指导学生实习和毕业设计、或举办系列讲座、定期与专业教师进行座谈交流,以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

3 卓越计划实施案例

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从2011年开始启动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2012年在土木工程专业09级学生中试点,之后连续在10级至14级学生中实施。2012年以来学院先后成立了 6个校企合作卓越班,约有20%的学生参与其中。

学院首先对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原有三个专业方向培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成立校企卓越班。学生最后一年在企业、结合工程实际完成教学任务,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

其次调整了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学分组成结构。加大了实践教学比例,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监理》、《土木工程施工验收》、《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等,由校企导师共同进行教学与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在实践中学,提高了学生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专业技能,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要做好卓越班实施过程管理。具体过程为:

多年来学院不断扩大校企合作范围,将学生送入施工、监理、设计院等企业顶岗实习。通过实习,学生详细了解企业,熟悉企业环境,感受企业文化,增强对行业的认识。在企业教师指导下实现轮岗实操培训,熟悉企业一线相应岗位的实际操作标准与要求,提升职业岗位技能,做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为将来的就业铺设道路。

从实施效果看,卓越班学生在工程实践技能、专业技术应用,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吃苦耐劳品格、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取得很大的收获。学生们在卓越班收获中普遍谈到,参与卓越计划不仅在专业技能上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收获了为人处事的能力,严守规范认真工作的责任心,适应环境与自我认识的良好心态等。

通过卓越计划全部可以实行实习就业一体化,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有一定数量的学生直接在实习企业就业。如:10级远洋卓越班8人中有5人留用企业直接就业。学生参加卓越班的实习经历为其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4 土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培养方案多样化问题

推行“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卓越计划所倡导的。但在专业人才培养中不应仅为这一种模式,也就是说,不应是全部学生都去实施“3+1”模式,要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采用多种培养模式并存的形式,供学生选择与发展。

4.2 实践基地(企业)的确定问题

学校要深入企业调研,应当选择有一定影响力的正规的大中型设计、施工企业作为卓越计划实施的基地,企业管理正规,有比较饱满的工程任务,这样对学生也有一定的吸引力,学生可以积累较丰厚的工作经验,有助于学生就业。当然,卓越计划实施中还要考虑企业的利益,达到校企双方共赢。如果企业能够做到实习就业一体化,会多方受益,效果更好。

4.3 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学生管理问题

实行“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学生有近一年的时间在企业实践,不应在这一年时间里学生“放羊”,要完善校企管理制度,跟踪检查。组建“校企联合”的指导教师团队,实行双导师制,既能发挥校内教师的理论教学指导水平,保证满足校内教学环节的要求,又能发挥校外工程师丰富实践能力的指导优势,从而保证企业阶段实践教学质量。

4.4 学校教学环节中的工程教育问题

实行卓越计划,不仅仅是加强学生企业阶段的实践,还要重视校内3年各阶段学习环节,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要紧密结合工程应用与发展,提供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创新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各环节,培养学生工程素养和创新精神。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推行是高等教育的重大改革,它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深入研究,扎实实践,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逐步完善。

[1]汪泓. 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 2011(3): 1-4.

[2]阮建凑, 陈颖. 基于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17): 166-167.

[3]宋佩维. 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卓越工程师[J]. 黑龙江教育, 2011(6): 4-8.

[4]朱学海, 等. 卓越材料工程师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 2012(11): 18-20.

[5]林健. 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3): 7-23.

猜你喜欢
卓越工程师校企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青年工程师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卓越之梦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