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寅,毛如霆,刘军利
(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南焦作 454001)
焦作地区红宝石无核葡萄关键栽培技术
王凤寅,毛如霆,刘军利
(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南焦作 454001)
通过6年的试验栽培观察,跟踪调查,改进常规的栽培技术措施,总结出河南焦作地区红宝石无核葡萄配套的栽培技术,克服了生产中红宝石无核葡萄存在穗形大,果穗紧密,果皮薄,裂果率高,灰霉病严重等问题。
红宝石无核;“双十字V形”架;丰产;技术
红宝石无核葡萄是美国加州大学用皇帝×Pirorano杂交培育的晚熟无核品种,欧亚种,1987年引入中国,在山东、河北栽培较多。2011年引入河南焦作栽培,集中连片发展了千余亩。但是,由于栽培技术不到位,存在连年丰产,连年不丰收,灰霉病严重,烂果、裂果率较高,这说明在中原地区,与之相配套的成熟的栽培技术尚未形成,还需研究探索。多年来,焦作市农林科学院一直跟踪该品种的生产状况,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与了解,对栽培技术作了一些试验性改进,找到了最较合的栽培技术措施。现将本地区红宝石无核葡萄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和讨论。
该品种果穗特大,坐果率很高,如果不严格进行疏花疏果,任其自然坐果,单穗果粒数均在200粒以上,单穗重不低于1000 g,表现果穗紧密、果粒小,裂果造成的酸腐病严重,商品果率低。
连年观察发现,红宝石无核果穗易感染灰霉病,花期、幼果期、成熟期均能发生,对无核红宝石葡萄危害较大,每年可造成20%左右的产量损失。遇到连续降雨或阴天,灰霉病发生加重,穗穗感染,产量损失率很高,甚至绝收。
观察发现,幼果到成熟均出现裂果现象,这也是灰霉病严重发生的原因之一,也是栽培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鉴于红宝石无核的生长特性,生长旺盛,宜采用小棚架或“双十字V形”架[1]整形,以便缓和旺盛的生长势,促进花芽分化,增加果实受光,提高果实的色泽度。
针对河南的气候特点,五、六月份气候干燥,极易发生干热风天气,空气相对湿度小,强对流天气又容易发生,此时正是红宝石无核开花、坐果、幼果生长期和第一次膨大期。如果采用单臂篱架管理模式,幼果极易裂果。再加上6月份套袋以后,果穗在袋内裂果不容易被发现,出现连阴雨天气的话,将会造成灰霉病的大发生。观察发现,幼果到成熟均可出现裂果现象。
由于红宝石无核果皮薄,干燥的空气可使果皮更易裂。采用小棚架或“双十字V形”架整形,果穗周围的相对空气湿度能够有效增加,可改善果穗周围的小环境,减轻干燥对裂果的影响。因此,将生产中常见的单臂篱架改用“双十字V形”架整形,行距2.5 m,株距1.0~1.5 m,中短梢修剪,有效的克服了裂果现象的发生,通过几年的推广,效果显著。
2.2.1定植当年的整形修剪
(1)抹芽。留强去弱,每株选留2个最壮芽,其余一律抹掉。
(2)间隔摘心。当苗木长到30 cm时,选一根较旺的新梢设支柱引缚,使其直立生长。当新梢长至50 cm时,绑在第一道铁丝上,形成一个比较直立粗壮的主干。为增加叶面积,定植当年距离地面30 cm以下的副梢全部抹除,30 cm以上的副梢留2~3片叶反复摘心,以扩大叶幕,加粗枝条生长[2-3]。当主干长至1~1.2 m时摘心,顶端2个副梢作为主蔓绑缚,当主蔓长到50 cm左右时打顶,副梢留4片叶打顶,直至停止生长。冬剪应根据枝条成熟度和粗度确定,主干上所有副梢一律剪掉,主蔓从枝条成熟、健壮、冬芽饱满,粗度0.8 cm,双向交叉处剪截,主蔓上的副梢一律疏除[4]。
2.2.2结果树的夏季修剪
建议每个结果枝留20~25片叶。副梢留1~3片叶摘心,以增加叶片数量。果穗上边的副梢留3片叶摘心,以遮挡果穗,防止裂果。充足的叶片,较好的光照,也是葡萄着色的基础。
结果树首先要控制产量,若产量高,易导致果粒小,颜色差,影响商品价值;但产量过低不但效益上不去,还能使枝条徒长,枝蔓难以成熟,越冬困难。成龄树要每年留好更新枝,以平衡树势。夏剪过程中,抹芽、引缚、除卷须等同其它葡萄品种。
2.2.3冬季修剪
红宝石无核成花容易,基部节间短,第二年以后冬剪,采用中、短梢修剪,对主蔓上的当年枝留2芽剪截。
充足的肥水,是无核葡萄增大的必备条件;为了提高葡萄品质,尽量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增施磷钾肥。全年共施肥五次[5]:
催芽肥:一般于萌芽前株施尿素0.1 kg,此次以氮肥为主,促发芽整齐,叶片厚大,花序大而壮。如果树势过旺,春季又不甚干旱,此次肥水可以省去,以免造成新梢徒长。
膨大肥:在葡萄坐果后,即果粒似黄豆大时施入。此次肥料可施入普通三元素复合肥,每667 m2施20~30 kg。此次肥量要大,可占全年施入化肥量的50%左右。
着色肥:在果实转色前,施入高钾型水溶肥5~10 kg/667m2。这次施肥很重要,若此期缺肥,易造成果实转色期的水罐子病,丰产而不丰收。
月子肥:在葡萄采收后,抓紧施入1次大量元素水溶肥(高氮型),每667 m2施15 kg,此次肥料的作用不仅用于恢复树势,并促花芽分化,为翌年丰产奠定基础。
越冬肥:葡萄采收后,开沟施农家肥,每667 m2施农家肥4~5 m3,再加入50 kg过磷酸钙。此时是葡萄根系生长第二高峰,可促进须根的发生,以壮树势,更利于越冬。
每一次施肥后,应浇1次透水,水量适中。葡萄越冬前,浇1次封冻水,待土壤松散后,翻耕1遍,利于防冻。
钙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部分。葡萄缺钙,易皮薄,果皮柔韧度降低,果粒稍有膨大就会引起裂果。
钙在葡萄生长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是除了氮磷钾以外吸收最多的元素。因为钙元素在葡萄内是不可以转移的,所以施钙肥要以基肥为主,勤施叶面钙肥。
生产中补钙量不足,一般只重视叶面补钙,轻视地面补钙;而葡萄对钙的需求,约70%来自土壤,仅有约30%来源于叶片吸收,这样单独的叶面补钙就满足不了葡萄生长的需求,最终出现裂果;土壤补钙方案:秋施底肥时,配合有机肥施入钙镁磷肥,每667 m2用量50 kg。因为有机肥在腐熟分解过程中,会分解成氨基酸、腐植酸类有机酸物质,这类有机物质一方面可以促进钙肥的溶解,同时可以与钙肥螯合成有机钙,促进钙肥的吸收运输。
叶面补钙方案:开花后,每次打药时一并混入氨基酸钙、糖醇钙类有机钙。
一是防止土壤水分失调。要做到旱能浇、涝能排,以减少土壤干湿差。果实发育后期若遇干旱,要多次、少量灌水,杜绝大水漫灌,以免因土壤水分含量剧变,使果实膨压增大,造成裂果。
二是前期缺水,果粒生长缓慢;膨果期如遇降雨偏多,果粒膨大迅速,很容易造成严重裂口。
三是第二次膨果期,一定要控氮、补磷钾。若氮多,果粒膨大过快,裂口风险加大。
四是合理使用杀菌剂、杀虫剂和膨大素,不要随意复配药剂或盲目扩大使用量,以免产生药害。
五是科学疏果。无核红宝石果粒小,较易形成紧而大的果穗,互相接触的浆果表面蜡质层较薄,易受病菌孢子侵染。因而谢花后及时疏果粒,以每穗不超过150粒为宜。
红宝石无核的适宜产量2000~2500 kg/667m2;每667 m2留2500穗左右,穗质量750~1000 g;每穗150~200粒,穗型圆锥形、松散;每粒5 g左右。按照该标准进行生产,使果穗美观,果粒大小均匀一致,色泽鲜艳诱人,是提高果品商品质量的重要措施。
2.6.1花序整形
在开花前,要根据结果枝条的生长情况和计划负载量,计算出单株应预留的果穗数量。
疏除的原则是:强枝留1~2穗,中庸枝留1穗,弱枝条坚决不留。在葡萄开花前一周左右,果穗的花蕾由深绿色变为黄绿色,果穗开始拉开时,剪掉花序顶端的长副穗(小穗)或歧肩以下的主穗。使养分集中供应给保留下的优良花序。
2.6.2使用调节剂拉穗
在葡萄开花前7~10 d,花序即将散开,用奇宝1 g,兑水45 kg,花序蘸药,使花序修剪留下的长副穗(小穗)或歧肩能够拉长到20~25 cm,同时,剪掉过长的穗尖。
正常情况下,拉穗以后不需要进行疏果,只需要疏去小粒果即可。
2.6.3套袋
疏果后果粒花生米大小时进行套袋,套袋前果穗上均匀喷布杀菌剂,如嘧霉胺、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待药液干后立即套袋。袋可选用葡萄专用袋、报纸袋。由于红宝石无核不存在果实着色问题,因此,成熟前不需要去除纸袋,只需要去除果穗周围的老叶片即可[6]。
2.6.4果穗增大技术
除了前述的控产、疏果等技术措施外,还应该施好膨果肥,坐果后果肉细胞继续分裂和体积迅速增大,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花后立即土施复合肥50 kg,并结合防治病虫害进行叶面喷肥[6]。
冬剪后,清扫果园,消灭病源。春季葡萄叶吐绒5%时,全园周密喷布铲除剂,即3~5波美度石硫合剂,同时,喷施吡虫啉防治绿盲蝽危害;生长季节应用波尔多液、嘧霉胺、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福美双、乙磷铝、瑞毒霉等药剂防治灰霉病、白腐病、霜霉病、炭疽病等病害发生,一般10~15 d一次,交替使用,防止使用单一农药产生抗药性[6]。
对于灰霉病,一定要抓住关键用药时期。一是盛花末期,无论是否降雨,都要喷1次内吸性治疗剂,控制果粒早期感染病菌,包括潜伏侵染;二是果实成熟初期转色前,喷1次内吸性药剂,预防初期侵染的病菌再扩散;三是收获前20 d,使用内吸性药剂延长对浆果的保护,直至果实完全成熟。由于灰霉病菌已产生抗药性,目前国内外的各种专性杀菌剂的使用都因此而受到了限制,为有效控制病害带来了困难。可以选择异菌脲、速克灵、嘧霉胺等药剂,交替使用,每种杀菌剂每年最多使用1次。
[1] 杨治元. 葡萄双十字"V"形架研究[J]. 葡萄栽培与酿酒, 1995(4): 10-12.
[2] 赵名花, 董芳芳, 李小娟, 等. 河南焦作葡萄露地营养钵育苗及收麦后建园技术要点[J].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3(4): 19-20.
[3] 徐维华, 唐美玲, 张超杰, 等. 克瑞森无核葡萄在烟台地区的表现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 山东农业科学, 2011(1): 105-107.
[4] 吕中伟, 王凤寅, 吴文莹. 克瑞森无核葡萄省力化丰产栽培技术[J]. 河北果树, 2016(5): 29-30.
[5] 郝燕燕, 郝瑞杰. 葡萄设施栽培技术[M].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 137-138.
[6] 王凤寅, 毛如霆, 梁玉英. 克瑞森无核葡萄的栽培技术[C]//王华. 第十七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文集.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1.
10.13414/j.cnki.zwpp.2017.04.018
2017-06-09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经费资助(CARS-30)
王凤寅,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葡萄栽培技术研究。E-mail: jzsnlkx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