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人民政府烟草生产办公室 薛争争
机械化和工厂化催生济源烟草产业上档升级
济源市人民政府烟草生产办公室 薛争争
济源市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烟草以来,历经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豫北地区重要的优质烟草生产基地。作为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济源重点打造烟草产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全市从烟用机械装备入手,实行“两头工厂化、中间机械化”生产模式,形成了育苗、烘烤两个生产环节工厂化和田间管理机械化,加快了烟草产业转型步伐,促进了产业向园区化、农场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体现了现代烟草农业的“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特征。目前,全市工厂化育苗普及率100%,工厂化烘烤普及率100%;烟田耕作和起垄环节机械化普及率100%;烘烤、施肥、植保等田间生产环节机械化普及率达80%;移栽、中耕等生产环节机械作业率达60%。济源烟草产业由单纯规模化发展到建设国家级基地单元。
济源市烟草生产在“稳控”压力增大背景下,主抓“稳面积、提质量、育主体”三个关键,再次实现新突破。一是主抓种植面积稳定。采取政策引导、大户引领、烟田流转等方式,推进了基本烟田的“三个转移”,即由山坡瘠薄地向平川肥沃地转移,由分散种植向集中连片转移,由传统耕作方式向机械化作业转移”,实现了烟草生产逐步向园区、农场、大户、种烟能手集中,走上了烟草规模化生产的道路。2016年烟草种植集中度达到80%。二是主抓质量信誉。扎实开展了“烟叶质量信誉深化年”活动,出台了活动方案,建立了“信用村、信用户”制度,有效杜绝了掺杂使假、混级混色等现象,进一步提升济源市的“王屋山”浓香型烟叶品牌形象。三是主抓经营主体。完善提高了阳下路精品园区、刘沟精品园区烟田道路,烟田种植规模等建设;完善提高了陡岩沟、小横岭2个烟草特色园区烟田规划,建成2个示范性合作社,建设高标准烟田面积0.07万hm2,建成6.67 hm2以上的烟草方8个,其中66.67 hm2烟草方1个、33.33 hm2烟草方1个,全面推行烟田标准化生产,提高了烟田集中度,加大了标准化生产力度,有力地促进了烟草产业的发展,在烟草生产中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有效推进了烟草生产的园区化、农场化、合作化。
(一)三个转变
1.烟农思想认识的转变。全面推进烟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模式,彻底转变了烟农思想认识,转变了烟草农业的发展方式,加强烟区现代化物质条件装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作业方式。
2.传统烟草技术与新技术接受能力的转变。改变了小而散的经营方式,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使适合种烟的土地向种烟大户和专业户转移,豫烟6号的引进以及快速接受能力和烤房新技术应用的快速普及,烤烟专业户的作用发挥等。
3.基础设施建设思路的转变。为进一步简化烟草生产环节,减工降劳,让广大烟农从育苗到烘烤,大田整地到田间管理向现代烟草农业转变,加大对起垄机、盖膜机、中耕机、拔秆机、迷雾机等小型机械的引进推广,部分烟农又改造了滴灌,如此以来,加快了产业集聚发展。
(二)三个特点
1.早动手、早谋划、早发展。本着早动手、早谋划、早发展的工作思路,对全市烟草工作做到科学谋划、提前规划,为2017年的烟草生产各项工作的落实打下基础。
2.质量效益种植烟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济源市的烟草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移,在2017年烟草质量信誉深化年活动的推动下,使烟草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3.集聚区、农场建设稳步推进。在2017年指标少的情况下,都照顾了集聚区和农场,从2017年的烟草管理及长势看,方向是对的,措施是得力的,行动是快的,效果是好的。
(三)三个首次,一个配合
1.首次引进小型烟用移栽机。从效果看,很适宜济源市山区田间作业;从效益看,(大户试用)比往年人工移栽节约一半工钱;从长远看,是济源市烟农成为新型职业烟农的第一步。
2.首次引进航拍技术监控烟田管理及病虫害。以往看烟田管理只能看顺路的路边一点,来回时间需要40~50 min,现在航拍几分钟就可以了。
3.首次做到每一个烘烤点、每一处烘烤厂都有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和不定期现场指导烘烤、采收及分级扎把工作。使烟农明白如何分级,如何好售烟,如何多卖钱。
4.政府、企业相互配合、促进烟草产业良性发展。以发展现代烟草产业为主题,政府、烟草公司以管理促发展,狠抓政策落实,优化生产布局,重点抓大片、大户、大村、农场建设,务实生产基础,进一步提升烟农生产水平,以专业化、机械化为导向,全面推进烟草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上台阶。
(一)规划标准问题
产业要发展,规划必先行。从目前各镇规划情况看,各植烟镇和各植烟村之间对2018年总体规划不平衡,标准有待提高。
(二)基础设施问题
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在完善烟水工程、整修机耕道路、烤房建设改造上仍不能满足烟草规模化、园区化、农场化生产需要,更不能满足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
(三)技术培训问题
随着烟草行业改革的步伐不断进入纵深,部分烟区特别是一些新上村新上户,生产方面的科学技术培训力度有待加强,需进一步完善新型职业烟农培训体系,创新培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