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江南望族的修谱动员
——以《申报》为中心

2017-01-30 00:55郭睿君
安徽史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族谱宗族申报

康 健 郭睿君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家族史研究·

晚清江南望族的修谱动员
——以《申报》为中心

康 健 郭睿君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咸同兵燹对近代中国江南社会经济和宗族秩序造成重大冲击的同时,也为江南望族重建宗族秩序提供了新的契机。战乱之后,江南望族纷纷在《申报》上刊登修谱广告,掀起修谱动员热潮,试图通过续修族谱来重建宗族秩序。修谱广告内容丰富,尤以修谱类型、谱资来源、修谱要求、通讯地址、谱局和落款等内容为主。虽然在近代化早期,由于战争影响和报纸阅读群体的限制,致使短期内修谱动员效果不佳,但从长时段来看,仍有不少宗族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修谱任务。

太平天国起义;《申报》;修谱动员;江南望族

新旧并存:近代江南农村金融实态管窥

戴鞍钢

Genealogy Re-writings of Distinguished Families in the South in Late Qing Dynasty——Perspectives fromShenbao

KANG Jian

一、问题的提出

一般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南方宗族势力较为强固,宗族在基层社会秩序维系、民众日常生活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到了近代,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西方经济、思想、文化的不断渗透,中国古老的宗族秩序面临严峻挑战;而咸同兵燹对南方广大地区,尤其是江南*关于江南地区的界定,学界众说纷纭,但一般认为江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江南指江浙地区“八府一州”,即苏州、松江、常州、杭州、嘉兴、湖州、江宁、镇江八府和太仓州。参见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广义的江南,则不仅包括上述的“八府一州”,还包括浙江绍兴、宁波,及皖南地区的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和广德直隶州等地。参见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12页。本文采用广义上的江南概念。地区,破坏至深,经济凋敝,房屋损毁,宗族人员或死或逃,家族文献(主要是家谱)散佚,宗族秩序赖以正常运行的社会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战乱平定之后,这些逃亡在外的江南望族*所谓望族,是指有名望的大户家族。吴仁安认为:“所谓望族,即是指颇有声望的家族,他们或有财有势,或深孚众望,声名煊赫,雄踞一方,在当地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生活里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参见吴仁安:《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著姓望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页;《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明清江南著姓望族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关于望族的概念,本文采用吴仁安先生的观点。成员重新回到阔别已久的桑梓故里,如何尽快恢复社会生产生活,重新构建因战争而受到严重冲击的宗族秩序,是这些世家大族认真思考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太平天国战乱平定之后,南方望族掀起一股重建宗族秩序的运动高潮,续编族谱成为重要突破口。如众所知,族谱是关乎宗族血缘关系纯洁与否的关键所在,更是族众日常生活中家族伦理关系得以维持的理论来源。甚至可以说,在宗族社会中,族谱是一个宗族日常生活的精神寄托,亦是族众宗族意识的重要源泉。以往学界在研究太平天国战后社会经济秩序重建的过程中,多关注社会生产领域中经济秩序的重建,而对宗族社会秩序如何重建较少涉及。这些望族是如何进行修谱动员的,通过哪些措施建立与广大族众的联系,族谱的修纂又采取哪种方式进行,谱资如何筹集,动员成效如何等等,都值得关注。有鉴于此,笔者以《申报》中的修谱广告*关于《申报》广告及其价值的研究,可参见李敏玲:《〈申报〉广告初探(1872—1905年前后)》,《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04年第1期;王儒年、陈晓鸿:《早期〈申报〉广告价值分析》,《史林》2004年第2期;蔡朝晖:《浅议广告的史料价值——以〈申报〉广告为例》,《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等。为视角,对太平天国战后江南望族的修谱动员实践,作一初步探讨。不当之处,尚祈专家指正。

二、修谱动员背景:咸同兵燹

咸同时期的太平天国战争波及大半个中国,而南方地区是太平军重要占领区,清军、太平军、地方武装在这里展开了长达十几年的拉锯战,长期的战乱使得地方社会经济秩序遭受严重破坏。

江浙地区是中国的经济重心,人口稠密,商业贸易繁盛,素称富庶之区。太平天国战争期间,这里是太平军与清军双方争夺的中心区域,其中,苏州、松江、常州、杭州、湖州、嘉兴、无锡、镇江、绍兴、宁波等地战事尤为惨烈,损失更为严重。

绍兴府的上虞县,在咸同兵燹之前,“商贾所聚,百货充牣”,尤以北乡为富,“北乡山平而远,川瀚而深,民趋商贾,多致饶裕。”*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卷41《杂志一·风俗》(光绪二十五年刻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版,第2988—2989、2987—2988页。而咸丰十年(1860年)十月县城被攻陷,太平军纵火焚烧房屋建筑,顿时“县廨、民居光焰烛天,一昼夜不绝”*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卷41《杂志一·风俗》(光绪二十五年刻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版,第2988—2989、2987—2988页。。上虞县北乡正是横山陈氏的世居之地,嘉庆年间陈氏曾编修过支谱,但在咸同兵燹中遭遇重创,八十余年未能续修,直到光绪十八年(1892年)才在《申报》上刊登修谱广告,续修族谱*《上虞西横山陈氏修谱启》,《申报》1892年12月13日(西历,下同),(42)655(第42册第655页,《申报》影印本复式页码,先册后页,下同)。。上虞罗氏也聚居北乡,“南宋时由慈溪罗江,迁居虞邑北乡,支庶繁衍,紧族称盛,散处尤广”,在遭遇太平天国战乱之后,于同治九年(1870年)始刊宗谱,到宣统元年(1909年),已逾40余年,因“族大支繁,不加采辑,恐世远而难稽,爰创议捐赀重修”*《上虞罗氏修谱广告》,《申报》1909年10月9日,(102)567。。余姚县湖地为戚氏宗族的聚居地,其族谱曾于嘉庆九年(1804年)编修,但在咸同兵燹中损失惨重,到光绪二十二年,已近百年未曾修谱,于是当年登报续修*《余姚湖地戚氏修谱》,《申报》1896年7月4日,(53)419。。余姚熊氏虽然在咸丰七年续修族谱,但到宣统三年已近50年,“况兵燹之余,旧谱遗失殆半,理合及时修举,以承先绪”*《绍兴余姚熊氏修谱》,《申报》1911年6月1日,(112)543。,于是重修族谱。在萧山县,长巷沈氏虽曾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续修族谱,但经兵燹后,“散徙更众,采□(原文辨认不清)宜详,故续修不容再缓”,于是光绪十六年登报,续修族谱*《萧山长巷沈氏募修宗谱启》,《申报》1890年11月10日,(37)844。。新田施氏于道光十八年修谱,因战乱影响,长期未能续修,直到光绪二十五才刊登修谱广告,以图续修*《浙绍萧山施氏续谱启》,《申报》1899年5月10日,(62)69。。

杭州海宁半海张氏在兵燹中受到重创,数十年间未曾续修族谱,直到宣统三年,才登报续修族谱*《海宁半海张氏续修宗谱》,《申报》1911年4月29日,(111)945。。

太平天国战争期间,湖州府亦受到严重破坏。在归安县,同治元年五月,“粤匪陷吴兴,上自缙绅先生,下至齐民黔首,誓死抗贼,而童稚妇女,其相率捐躯赴义者尤>足为简策。”*吕懋荣:《重修归安县志序》,光绪《归安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版,第4页。频繁的战乱,致使原本十分繁华的菱湖镇被“掳掠一空,湖防之筹饷益艰”*同治《湖州府志》卷45《前事略·记兵》,同治十三年刻本。。归安菱湖孙氏,曾于道光九年续修宗谱,后在兵燹中元气大伤,近70年未曾续修。直到光绪二十三年,因“生齿益繁,世系益紊,不亟考正而修明之,后来者将有数典而忘之患,故修谱一举,为我族切要之务,至今日而不能再迟”,于是在《申报》上刊登修谱广告,动员续修族谱*《浙江归安菱湖镇孙氏重修族谱》,《申报》1897年8月29日,(56)744。。

在嘉兴府秀水县,盛氏自南宋以来世居北乡墅泾港,东西两派一直遵行“三十年一谱”的旧例。“自遭庚申兵燹,住闻湖者生齿繁衍,住香严者子姓无多,有读书于家,有出仕于外,居乡专务耕种,入市各习贸迁,又复不少”,于是在同治八年重修族谱,但规模未具,故而于光绪二十五年“合族公议,续为修葺”*《浙秀闻湖盛氏重修家谱》,《申报》1899年9月24日,(63)164。,再次续修族谱。

苏州洞庭东山王氏,“遭此红羊劫后,子姓中有殉难、卒殁、迁徙、散失,亦有滋生蕃衍,不知凡几,若不续修,何以合族而敬宗焉”,于同治十二年刊登修谱广告,以图续修族谱*《洞庭东山王氏修谱》,《申报》1873年6月13日,(3)22。。唯亭顾氏“家谱自道光三年后,久未修葺”,咸同兵燹时期,该家族损失惨重,于是在光绪十四年刊登修谱广告,以图重修族谱*《苏省唯亭顾氏重修家谱》,《申报》1888年5月20日,(32)809。。苏州陶氏族谱“修辑于乾隆四十六年,续辑于五十六年,历嘉庆、道光”,但“至咸丰年间遭兵燹,旧谱散佚”。虽在“同治末、光绪初,曾议修辑,近处派单,远处缮函”,但因在兵燹中元气大伤,未能如愿,于光绪二十五年在《申报》上刊登修谱广告,告知族众,重修族谱*《苏州陶氏修谱》,《申报》1899年3月26日,(61)492。。洞庭王氏族谱“自道光戊子后,久未修辑”,加上“经兵燹之后,或寄居他省,或慕宦远方,虽广为采访,仍恐难周用”,于光绪三十三年“特登报广告”*《洞庭山王氏修谱广告》,《申报》1907年3月26日,(87)293。,重修族谱。

镇江府丹阳县,地处南北要冲,“发逆之蹂躏,又视他邑为特甚”*张庭兰:《重修丹阳县志序》,光绪《重修丹阳县志》卷之首《序》(光绪十一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13页。。到同治三年春,太平军已占据丹阳4年,“城乡胥遭蹂躏,残黎仅存,城中民居毁去大半”*光绪《重修丹阳县志》卷10《兵防·兵事》,第437页。。丹阳东北乡留题港陆氏“所叹兵燹销磨,沧桑更变,旧典残缺,遗迹就湮,天南地北三千丁,散处难稽,日引月长”,数十载未能修谱,该族认为“而不加修纂,仍听废弛,将见年深代远,蹈数典忘祖之讥,兼恐世易情移,开滥附妄攀之渐,每寻坠绪之茫茫,愈抱寸心兮耿耿为是”,于是光绪三十四年邀集同宗“公修世谱”,并在《申报》上刊登广告,加以宣传*《丹阳东北乡留题港陆氏宗祠修谱广告》,《申报》1908年12月24日,(97)817。。镇江开沙谏璧龙嘴孙氏嘉会堂族人,曾于道光年间编修家谱,但“兵燹之后,族内人丁四散流离,难以聚首,睹面难逢,目不帽识,且城乡镇巿,修造之家甚多,此慎终追远之事也。而我族人丁稀少,难以盛举”,于是“族长宗诚等,不忍坐视,邀约执事数人,公议定章”,在《申报》上刊登修谱广告,以此种方式通告族众,以期重修谱牒*《镇江开沙谏璧龙嘴孙氏重修族谱》,《申报》1903年10月15日,(75)312。。镇江韦氏在道光十年修谱后,遭遇咸同兵燹,数十年未曾续修,于光绪二十九年刊登修谱广告,续修谱牒*《镇江韦氏修谱》,《申报》1903年11月3日,(75)448。。镇江伊氏认为“我族由兵燹后,于光绪二年续修家谱,今已三十余载,万难再缓。今春合族公议,重修家乘”,于光绪三十四年再次续修家谱*《镇江伊氏修谱》,《申报》1908年6月30日,(94)789。。京口盛氏“兵燹后,于光绪五年续修一次,未及广告”,于是宣统元年“拟再续修,并创建祠宇,俾可垂之悠久,恐徙居远处者,不能周知,特此登报广告”*《京口盛氏修谱建祠广告》,《申报》1909年7月27日,(101)393。。

宁波府在太平天国战乱期间也遭受严重破坏。在慈溪县,咸丰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北官路自县治至王桥、二六市、三七市、渔溪、九里山抵余姚,南官路自鄞至高桥、石塘、东澄、大隐、车廄、黄墓、陆家埠抵余姚,无日无贼往来,其来皆敝禈败絮,捉衿露肘,去则重裘硕腹,厚锦缠腰,所过数十里,人烟尽断,鸡犬无声。”*光绪《慈溪县志》卷55《前事·纪事》,台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版,第1185—1189页。祝家渡袁氏宗族在同治元年“祝家渡之役”中元气大伤,直到光

绪十七年才在《申报》上刊登修谱广告,重修族谱*《浙江慈溪祝家渡袁氏修谱启》,《申报》1891年2月28日,(38)291。。鄞南三里李氏,虽于咸丰九年纂修宗谱,但家谱毁于兵燹,于光绪二十八年决定续修族谱*《宁波李氏修谱》,《申报》1902年4月11日,(70)590。。慈溪横山裘氏族谱,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续修后,中经咸同兵燹,已近百年未有修纂,于光绪三十三年刊登修谱广告,决定重新编修族谱*《慈溪横山裘氏修谱》,《申报》1907年7月10日,(89)111。。鄞邑槎潭张氏在有清一代共四次修谱,“惟后次同治初元时,因兵氛末靖,道路梗塞,致远处采访未能遍及”,于是在宣统二年决定重修族谱*《鄞邑槎潭张氏修谱》,《申报》1910年7月12日,(107)195。。

江宁府溧水县吴氏家族,“谱牒修明,向有定额”,但“后于咸丰年毛贼蜂起,遗失无存,惟东头吴村仅剩全谱一部,尚可参考”,于是在光绪二十年刊登修谱广告,决定“择于光绪二十年开稿,二十一年开刷,冬月告成”*《吴氏修谱》,《申报》1894年6月19日,(47)355。,重修谱牒。上元县周氏曾于康熙、乾隆、嘉庆年间四修族谱,太平天国战乱中,“全卷俱失,即间有存者,断简残篇,十难得一。”战后该族认识到“若不急于修纂,年湮代远,稽考尤难”,于光绪二十五年刊登修谱广告,决定重修族谱*《江宁府上元县周氏修谱》,《申报》1899年5月16日,(62)114。。江宁乡元山镇李氏宗族曾于咸丰四年续修族谱,但兵燹后散佚甚多,于光绪二十九年刊登修谱广告,要求“同族兵燹后逃外寄居他乡,务请尽本年八月间,速来本祠报明”*《李氏修谱》,《申报》1903年4月27日,(73)713。。江宁陶吴镇甘村店吴氏族谱“自兵燹后,至今(宣统元年)未曾修纂”,于是在宣统元年决定“合祠公议复修”,重新修谱*《江宁陶吴镇甘村店吴姓追修宗谱》,《申报》1909年10月15日,(103)427。。

综上所述,咸同兵燹对中国社会经济最为发达的江南地区造成严重破坏。兵锋过处,居民荡析,族谱等家族文献多有散佚,宗族秩序遭到严重破坏。战争带来的这些灾难,使得江南望族遭受空前打击,同时也为战后南方望族重建宗族秩序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一些望族纷纷在《申报》等报纸上刊登广告,进行修谱动员。

三、修谱动员:刊登广告

太平天国战争结束之后,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在这种背景之下,江南望族成员重返故里,面对家园被毁、族人四散、族谱散佚、祠堂焚毁的现实,自觉掀起一股修谱动员热潮,试图通过重新编纂家谱来重建宗族秩序。与以往纂修家谱主要依靠书信、粘贴修谱知单等组织方式不同,晚清时期,江南望族主要通过在《申报》上刊登广告,利用报纸这一新媒体进行修谱动员和宣传,以此来告知因战乱而逃散各地的族众,希望短期内达到“广而告之”目的。

(一)修谱广告内容介绍

《申报》创刊于近代中国繁华之都上海,发行量大,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故江南望族主要是在《申报》上刊登修谱广告。从广告字数看,少的数十字,多的数百字乃至上千字。但无论字数多少,修谱广告内容则基本一致,主要包括修谱缘由、家族简史、历次族谱修纂情况、族众迁徙状况、修谱类型、谱资来源、修谱要求、登广告缘由、谱局、通讯地址、时限要求和落款等。下面以东洞庭山王氏修谱广告为例加以说明:

东洞庭山王氏肇于百八公及千七将军扈,宋南渡就家于东洞庭山焉。至前明成宏(弘)间,有讳鏊者,解会睽元、探花及第,官至大学士,殁谥文恪,始兴。其父光化公,作家谱焉。自后直至乾隆三十六年、嘉庆七年、道光五年,凡三次续修。今遭此红羊(洪杨)劫后,子姓中有殉难、卒殁、迁徙、散失,亦有滋生蕃衍,不知凡几,若不续修,何以合族而敬宗焉。然自我东洞庭山外,大半在苏城,并前谱已有注明,迁徙于江宁府属、徐州府属、松江府属及安徽泗州、盱眙,浙江杭州城乡等处,近有侨寓山东省城、河南省城、直隶芦台场,及有出仕广西、福建以官为家者。以上各处势难往查致信,犹恐不到,是以奉恳列入《申报》中。冀得见闻者,或自开支系,寄至苏州申衙前王文恪公祠中;或寄至东洞庭后山石桥村王氏修谱局中,核对纂入焉。东洞庭山王氏族裔送录*《申报》1873年6月13日,(3)22。。

上引修谱广告中的前两句话,简略交代了家族源流与发展简史。“其父光化公,作家谱焉。自后直至乾隆三十六年、嘉庆七年、道光五年,凡三次续修”,则是简述该家族历次族谱修纂情况。“然自我东洞庭山外,大半在苏城,并前谱已有注明,迁徙于江宁府属、徐州府属、松江府属及安徽泗州、盱眙,浙江杭州城乡等处,近有侨寓山东省城、河南省城、直隶芦台场,及有出仕广西、福建以官为家者”,则是对族众迁徙状况的简要描述。“以上各处势难往查致信,犹恐不到,是以奉恳列入《申报》中”,则是对刊登广告缘由的说明。“冀得见闻者,或自开支系,寄至苏州申衙前王文恪公祠中;或寄至东洞庭后山石桥村王氏修谱局中,核对纂入焉”,则是对族人参与修谱的具体要求、谱局和通讯地址的说明。“东洞庭山王氏族裔送录”,则是注明修谱广告的落款情况。

为对修谱广告内容做进一步说明,现再举一例。如刊登于光绪十年十一月初三日《申报》上的《浙湖前坵吴氏修谱访单》:

浙湖归安县前坵吴氏族谱,自嘉庆二年修后,今已八十余年,亟应清查续刊。现由在川族人筹有经费,并不派取分文,用告迁居别处宗人,祈将高曾祖父及身并子孙行辈、名号、生卒年月日、葬处、功名、妻妾姓氏、子女,详细开单,或寄前坵乐绪堂吴小庵处,或由票号寄川省梓潼桥街翰林院编修吴祖椿处。俾得汇齐修刊,以延由元至今数百年之宗绪,定限乙酉年告成分送,见单即办,万弗迟误。是叩。族人公启。

第一句话则是对旧谱修纂情况的说明;“现由在川族人筹有经费,并不派取分文用”,则是对谱资(修谱经费)来源的说明;“祈将高曾祖父及身并子孙行辈、名号、生卒年月日、葬处、功名、妻妾姓氏、子女,详细开单”,则是对族众参与修谱的具体要求,即须将自身本支三代(或五代)以内人员简况详细写明,以便修谱参考;“或寄前坵乐绪堂吴小庵处,或由票号寄川省梓潼桥街翰林院编修吴祖椿处”,则是对通讯地址的说明;“定限乙酉年告成分送,见单即办,万弗迟误”,则是对寄出时限做出明确规定;“族人公启”则是修谱广告的落款。

(二)修谱广告内容分析

透过《申报》中修谱广告的具体内容,可以观察到咸同兵燹之后,近代中国大变迁背景下,江南望族宗族秩序重建的具体情况。

1.修谱类型

从《申报》修谱广告内容看,江南望族所修族谱主要有统宗谱(总谱)和支谱两种类型,且以后者居多。

统宗谱。如徽州府歙县南乡柳亭山方氏修谱广告规定,“徽歙南乡柳亭山去郡二舍,为江右入浙孔道。自黄帝时,方雷氏著姓,至汉黟侯储公而极盛。宋时敕建庙,祀号真应,因以为祠,东南诸方皆宗焉。庚申大劫,全祠荡焉,垂三十载。今宗人力图规复,不惮多方劝捐,兼欲续修统谱。”*《方姓续修统谱》,《申报》1889年6月22日,(34)988。可知歙县方氏所修的是以东汉方储为始祖的统宗谱。又如,萧山长巷沈氏修谱广告规定,“长巷村大宗祠十支世系谱,成于道光十八年,补堂公豫手,序次详明,颇鲜遗漏,迄今越五十余年矣。……此番续修,须由此排列世系,以期详确备载”*《萧山长巷沈氏募修宗谱启》,《申报》1890年11月10日,(37)844。,则是编修长巷村大宗祠十支世系的统宗谱。又如,锡山邹氏修谱广告称,“凡我族散处他省者,均为采访所不及。为此,登报声明。无论何支何派,赶紧汇集缮稿”*《锡山邹氏续修大统宗谱局启》,《申报》1902年9月29日,(72)190。,则是编纂锡山邹氏统宗谱。镇海宋氏修谱广告,“敝族自始迁祖武三府君于明万历间,由福建莆田县徙居本邑东管乡宋家汇头,迄今已三百余年矣。向来有支谱,而无宗谱,非所以敬宗而合族也。兹特聘人采访,设局编纂”*《镇海宋氏修谱》,《申报》1909年3月12日,(99)157。,可见该族之前向修有支谱,而无宗谱,故而本次始修统宗谱。再如,余姚北乡诸氏修谱广告,“兹缘族房议修总谱,除已贴招采访外,合再登报,以广闻见”,则是编修统宗谱。

支谱。一般而言,由于世系繁衍,族众迁徙频繁,支派众多,加之战乱影响,编修统宗谱的难度较大;而支谱则以本派始祖为线索,世系未远,编修起来较为便利,亦颇为可信。故这一时期编修支谱的家族较多。如常熟俞氏修谱广告,“常熟俞氏续修家谱,我宗扬州支,务将弟(第)十世,名鋐,字振卿;名银,字未详,以下儿媳子孙名字、年岁,书成系图,寄常熟南门内报本街俞金门收”*《俞氏修谱》,《申报》1888年10月22日,(33)745。,则是编修居住在扬州这一派的支谱。徽州府绩溪县周氏修谱广告称,“去年经本祠司事,启告各支,重修龙孙公本支族谱”*《周氏修谱》,《申报》1896年1月21日,(52)129。,则是编修龙孙公支谱。再如,浙江绍兴府嵊县峙衕存著堂袁氏修谱广告,“本堂此次修谱,业由今正开办。凡我族人,寓住他乡,务将所住地址、男女婚嫁、姓名、职衔及生卒年月日时,并葬址、坐向,逐细开明,确交本房家长转交谱房,以便刊载”*《浙绍嵊城峙衕存著堂袁氏修谱》,《申报》1902年2月18日,(70)252。,则是编修袁氏存著堂这一派的支谱。

2.谱资来源

众所周知,修纂族谱是一项浩大工程,既费时费力,也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一般来说,除富商巨贾和大官僚外,非一己之力所能胜任,往往需要举族之力,方可成事。从《申报》修谱广告来看,谱资来源主要有人丁摊派、族人捐资和合族公费三种。

人丁摊派。编纂族谱需要大量资金,而族谱又关乎宗族每个成员利益,故而多采取人丁摊派的形式。如歙县方氏修谱广告规定,“公议每主一名,捐洋蚨五十元,每丁捐制钱二百文,乐输多多益善,过此即行修谱。”*《方姓续修统谱》,《申报》1889年6月22日,(34)988。萧山长巷沈氏修谱广告规定,“募□就近分送各支各房,酌填捐银。”*《萧山长巷沈氏募修宗谱启》,《申报》1890年11月10日,(37)844。锡山邹氏规定,“无论何支何派,赶紧汇集缮稿,并丁捐每丁五百文。”*《锡山邹氏续修大统宗谱局启》,《申报》1902年9月29日,(72)190。湖州史家桥朱氏规定,“今岁

春祭,邀集各房会议,认捐续修,无不乐从。”*《湖州荻镇史家桥紫阳家庙修谱广告》,《申报》1906年4月27日,(83)381。

族人捐资。历经咸同兵燹的重创,很多宗族的经济实力大为削弱,族众较为贫困,靠人丁摊派很难筹到足够的经费;加之族内贫富分化不断加大,故而一些宗族也采取族人(主要是富户)捐资的方式。绍兴府萧山县长巷沈氏家族修谱广告中称,“至捐资无论多寡,新谱必当给发,如捐资乏便,亦望将世系寄回刊谱”*《浙绍萧山长巷沈氏修谱催送世系》,《申报》1892年12月24日,(42)716。。宁波府镇海压赛堰陈氏修谱启称,“至此次修谱,时代遥远,编辑殊难,稿成之后,拟用活字板排印,多备数册,以垂久远,故费用较大。如遇同志者,慷慨乐助,则幸甚矣”*《宁镇压赛堰陈氏修谱启》,《申报》1898年3月6日,(58)363。,则希望族人捐资,以筹谱资。湖州丁氏修祠谱广告称,“凡同族各当量力捐资”*《湖州丁氏修祠谱》,《申报》1906年7月16日,(84)147。。上虞罗氏修谱广告云,“爰创议捐赀重修”*《上虞罗氏修谱广告》,《申报》1909年10月9日,(102)567。。余姚兰风魏氏修谱广告规定,“集捐续修”*《余姚兰风魏氏宗谱正误》,《申报》1910年5月9日,(106)135。。苏州洞庭东山叶氏修谱广告称,“惟年久失修,工繁费巨,承诸同宗热心慨助,固多多而益善。”*《苏州洞庭东山叶氏修谱广告》,《申报》1910年6月15日,(106)731。苏州洞庭东山叶氏修谱第三次广告称,“公举义务代表凤台、渊如两君,遍赴各处,晋谒亲友同宗,敦托分访,以资臂助,蒙皆允诺。”*《苏州洞庭东山叶氏修谱第三次广告》,《申报》1911年1月7日,(110)101。

合族公费。也有一些公用经费充足的宗族,利用族产经费,作为修谱经费来源。如苏州葑门陆氏修谱广告规定,“其一切费用,均由本(庄)开销后,概不派取分文。”*《访修陆氏支谱》,《申报》1886年9月13日,(29)456。常熟俞氏修谱广告规定,“不取分文。”*《俞氏修谱》,《申报》1888年10月22日,(33)745。镇江开沙谏璧龙嘴村孙氏重修谱广告规定,“所用项丁费川支等,一概分文不取”*《镇江开沙谏璧龙嘴村孙氏重修族谱》,《申报》1903年10月15日,(75)312。。绍兴府山阴下方桥陈氏修谱广告规定,“今设局重修,经费祠给,不捐分文。”*《浙绍山阴下方桥陈氏修谱》,《申报》1906年4月24日,(83)233。洞庭东山西泾村吴氏修谱广告规定,“修谱经费,分文不计。”*《洞庭东山西泾村吴氏修谱广告》,《申报》1910年11月8日,(109)113。

需要说明的是,修谱需要相当的资金和财力,采取哪种形式筹集经费,往往因时因地根据各个宗族的具体情况而异。有些宗族也采取族人捐资和人丁摊派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如镇江韦氏修谱广告规定,“我等已捐集若干,修资不足,吾族欲入谱者,每丁捐钱一千文,贫者不取。”*《镇江韦氏修谱》,《申报》1903年11月3日,(75)448。

3.修谱的具体要求

族谱修纂需要收集大量的家族文献*有关修谱文献的收集,可参阅冯尔康:《宗族不断编纂族谱的特点及其原因》,《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收集的家族文献可信度如何,直接影响族谱内容的真实与否。咸同兵燹之后,江南望族成员流散各地,如何将修谱信息告知族众,及采取何种方式收集家族文献,就成为突出的问题。

从《申报》修谱广告来看,各宗族的主要做法是,在明确宗族源流和支派繁衍的基础上,让族众将本支祖上、本身及后代相关人员的生平简况、著述、官阶等撰写清楚,然后寄往指定的通讯地址,以此来收集家族文献,并确保修谱资料的真实性。如苏州娄门蒋氏修谱广告规定,“宦慕子姓,务将三代出身、生卒、配葬及本身详开,寄苏局在娄门内胡相思巷。”*《蒋氏修谱》,《申报》1882年7月26日,(21)152。湖州府城姚承庵理学公派修谱广告规定,“将本支先世讳字、生卒、配葬及本生兄弟、子女,详细抄稿,寄上海震泰丝栈姚守梅。”*《姚氏修谱》,《申报》1885年8月13日,(27)261。江苏省唯亭顾氏修谱广告规定,“将本支挂线,及生卒、配偶、子女,并官阶、著述、传文,一并详开,函寄苏州阊门内皮市街史家巷本宅。”*《苏省唯亭顾氏重修家谱》,《申报》1888年5月20日,(32)809。浙绍山阴阮社村章氏修谱广告规定,“凡我同宗,有仕商或寄居在外者,务即将三代存没,并自己、儿媳、子孙,各字年岁开明,寄柯桥德茂当收,以便纂入。”*《章氏修谱》,《申报》1888年9月7日,(33)463。绍兴府会稽孙氏修谱广告规定,“凡我同宗,有迁徙外出者,开具某派某公生年月日、讳辰、葬地、科第、封衔、婚配、子媳女适某姓、现住某地,信寄绍兴昌安门外孙端孙氏修谱局”*《浙绍会稽孙氏修谱》,《申报》1893年4月17日,(43)629。。

众所周知,宗族血缘关系的纯洁与否,关系到全宗族的利益,因此各宗族对于世系关系尤为重视。如宁波府镇海压赛堰陈氏修谱广告规定,“倘有来历未明,众论不符,概不收入,以杜假冐,而昭慎重。”*《宁镇压赛堰陈氏修谱》,《申报》1898年3月6日,(58)363。光绪三十一年,余姚兰风魏氏宗族中的“树春父子二人,集捐续修。父为总纂,子为校正,意图名誉,事出装璜,耗费千余元,草草塞责”,所修族谱讹误甚多,“其间编纂无次,校对多误之,抺先人之功而不录,显自己之长以为荣”,遭到族众反对。后来该族中的“嗣学、纯号、燮堂邀集同志,另行修正”*《余姚兰风魏氏宗谱正误》,《申报》1910年5月9日,(106)135。,才得到认可。

血缘关系的纯洁性固然重要,但是实际操作中,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不同宗族之间认识往往不一。对于十分看重血缘关系的宗族,则明确规定异姓不得入谱。如镇海西乡庄氏修谱广告规定,“螟蛉与女,例不入谱。”*《镇西庄氏西祠修谱》,《申报》1896年8月31日,(53)793。无锡荣氏规定,“继子照上,赘婿不收”*《无锡荣氏修谱广告》,《申报》1909年10月23日,(102)781。,明确禁止异姓入谱,以维护血缘关系的纯洁性。而有些宗族认为异姓亦可入谱,如绍兴府余姚县水阁周氏修谱广告规定,“其子女长幼存亡,系妻或妾所出。如有祖父封典,本身职衔,抑有出继兼祧,或子随母转适他姓,或为他姓螟蛉,并妇女所归,所字之姓,或有节孝旌奖。凡此大略,谱中应各详载,即当年已列谱而未全者,亦当补增,务须逐一开明,以便核查纂入”*《浙绍余姚水阁周氏续修宗谱》,《申报》1909年5月21日,(100)283。,则明确认可异姓可以入谱。但无论出于哪种规定,都是从宗族实际利益出发,而并非是出于个人意志的率性行为。

4.通讯地址的设置

从《申报》修谱广告来看,江南各望族为修谱设置的通讯地址主要在商号店铺、祠堂、宅第、谱局等处所,尤以商号店铺居多。

笔者在《申报》中收集到晚清修谱广告共138条,据不完全统计,通讯地址设在商号店铺的有91例,占总数的65.94%,如洞庭西山包山郑氏修谱广告规定,“由信局寄长沙府湘潭县郑恒丰缎号收,或交苏州郑义大布号收。”*《郑氏修谱》,《申报》1884年12月19日,(25)979。歙县昌溪周氏修谱广告规定,联络地址“或由宁波府灵桥门内周成泰茶漆号,及上海法租界紫来街南熏里泰生恒漆栈”*《周氏修谱》,《申报》1896年1月21日,(52)129。。其余的多集中在宗族聚居地的祠堂、宅第、谱局等场所。与分布于乡村的祠堂、宅第、谱局等场所相比,将通讯地址设在城市中的商号店铺,具有明显的优势。因为这些商号店铺一般集中在上海、苏州、杭州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信息传递较为便捷,能够节约时间,提高修谱效率。

5.谱局设置

编修族谱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为使修谱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各宗族一般都设立谱局,对修谱经费、家族文献收集、编修体例制订等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说,谱局设置的完备与否,直接关系到所修族谱质量的高低。正因为谱局具有总领全局的作用,各宗族都十分重视谱局的设置。

《申报》修谱广告显示,晚清时期江南望族一般将谱局设置在宗族聚居地的祠堂,或者其他标志性建筑中,以便于修谱活动的有序进行。苏州府洞庭东山王氏修谱广告规定,将谱局设在“东洞庭后山石桥村”*《洞庭东山王氏修谱》,《申报》1873年6月13日,(3)22。。萧山长巷沈氏修谱广告规定,将谱局则设在“萧山县东门外长巷村沈云英将军讲学处”*《萧山长巷沈氏募修宗谱启》,《申报》1890年11月10日,(37)844。。上虞西横山陈氏将谱局设在“西横山大宗祠仁趾堂”*《上虞西横山陈氏修谱启》,《申报》1892年12月13日,(42)655。。宁波西袁氏将谱局设于“浙江宁波府鄞县西门外圣旨亭”*《宁波西袁氏修谱》,《申报》1899年9月25日,(63)173。。有些宗族人丁兴盛,支派繁多,为便于修谱,甚至设立总局和分局,分别管理。如宁波府鄞县东南乡萧皋碶李氏,“总局设于汇纤桥宗祠内,分局设于鄞城三藩节制本宅内”*《宁波砌街车桥三藩节制鄞东汇纤桥牌门李李氏修谱启》,《申报》1906年4月24日,(83)233。。总的说来,各宗族谱局的设置地一般都位于交通便利之处,以方便修谱活动顺利进行。

6.落款

四、修谱动员成效

咸同兵燹之后,江南望族纷纷在《申报》上刊登修谱广告,以此动员族众积极参与到修谱活动中来。但刊登广告只能起到宣传作用,至于实际效果如何,则要具体分析。有些宗族虽多次刊登修谱广告,以此来告知族众,但效果并不理想。如萧山长巷沈氏,光绪十六年九月二十八日首次在《申报》上刊登修谱广告,但响应者寥寥,该族于同年十月初六日再次登报,强调“沈氏谱局设云英将军讲学处,本年九月二十八九、十月一日,已将原委叙明报知,恐未遍传,特再布告,见者可取前报,检阅便悉”*《萧山长巷沈氏修谱续启》,《申报》1890年11月17日,(37)891。。即便如此,效果仍不理想。该族后于光绪十八年十二月再次登报强调,“启者,沈氏修谱原委,五、六两月连上《申报》,本局待望,至今寄归不多”*《浙绍萧山长巷沈氏修谱催送世系》,《申报》1892年12月23日,(42)716。,要求速将世系寄送谱局。绍兴府山阴县白洋朱氏,在修谱广告中明确称,“今于三月间开局修谱,早刊《申报》,遍告远方,限对年告成”*《浙绍山阴白洋朱氏谱局催启》,《申报》1893年6月14日,(44)323。,说明三月登修谱的广告效果不佳。浙江绍兴府戚氏曾于光绪二十二年在《申报》上刊登修谱广告,要求族众将本支人物世系及其相关材料邮寄至谱局。到了光绪二十三年,“各省邮寄,均属寥寥”,显然效果非常不理想,于是当年再次刊登修谱广告,催促族众将本支“世系、职衔、名号、住址,速寄上海汇丰银行戚勤斋转交,限于本年十一月截止”*《浙绍余姚戚氏修谱》,《申报》1897年8月6日,(56)604。。

修谱动员效果不佳的原因,与咸同兵燹对江南地区社会秩序造成极大破坏,族众流亡各地、宗族秩序松懈等实际情形密切相关;也与报纸的阅读群体有限相关。众所周知,晚清时期虽然报纸媒体获得较快发展,但主要在上海、天津、苏州、广州等大城市流行,其阅读群体较为狭窄,主要是城市居民,以士绅、商人、买办等上层人物为主。关于《申报》影响力的局限性,台湾学者李仁渊指出:“《申报》尽管在1895年前的销售已达到万份以上,但销售范围仍局限在以上海为中心的江南一带,在江南以外也只有沿海的通商口岸得见《申报》踪迹。由此可知,在整体经济结构难以撼动的情形下,《申报》的影响力尚不能及于内陆,且被限制在沿海商埠中。”*李仁渊:《晚清的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份子:以报刊出版为中心的讨论》,台湾稻乡出版社2013年版,第88页。《申报》的辐射面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而交通不便的广大内陆乡村很难受到影响*夏曾佑于1890年代末在祁门任知县,十分关心时事,经常托上海友人汪康年寄来书报,但时常因交通不便而延迟。参见李仁渊:《晚清的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份子:以报刊出版为中心的讨论》,第32页。,因而大多数民众难以获知修谱信息。此外,与沿海城市人群相比,内地农村社会中的普通民众,无论从经济基础,还是思想意识来说,都难以接触到市面上发行的报纸,即便能获得一鳞半爪的信息,也需要很长时间,且需那些上层人士相助。这样的现实情况,使得即便在报纸上刊登修谱广告,因其阅读面较为狭窄,广大基层民众难以及时获得修谱信息,故而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修谱动员效果。

尽管这种修谱动员方式存在一定问题,效果也不够理想,但相比于传统的依靠人力传递的修谱知单来说,报纸作为新式传播媒体仍然具有明显的优势,故而还是有不少家族利用这种较为先进的媒介,达到成功修纂族谱的目的。洞庭西山郑氏宗族,光绪十年十一月初三日在《申报》上刊登修谱广告,决定光绪十一年冬月开局修谱*《郑氏修谱》,《申报》1884年12月19日,(25)979。。历经十年,到光绪十九年,“兹各处草册,陆续缴归,一俟校对淸楚,即行纂辑付刊。”*《洞庭西山郑氏修谱》,《申报》1893年3月6日,(43)359。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日,章氏族谱编纂完成,在《申报》上刊登广告,“凡远出在外、久不通信者,未便分寄,望即写明住址,寄湖州南门外荻港镇芸业堂章寅伯收。此布。三瑞堂乃吉谨启”*《章氏修谱告成》,《申报》1898年9月21日,(60)149。,以此要求族众领取新修族谱。

结 语

咸同兵燹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江南宗族秩序遭受严重打击,祠堂建筑焚毁殆尽,宗族成员损失惨重,族谱文献散佚严重。在战后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过程中,江南望族掀起一股修谱动员热潮,纷纷在《申报》等新媒体中刊登修谱广告,进行动员和宣传,试图通过重新修纂族谱来重建被战乱破坏的宗族秩序。系统检阅晚清时期《申报》中的修谱广告,我们发现,尽管这些修谱广告长短不一,但内容丰富,举凡修谱缘由、家族简史、历代族谱修纂情况、族众迁徙状况、修谱类型、谱资来源、修谱要求、登广告缘由、谱局、通讯地址、时限要求和落款等,尽在其中。

以江南士绅为主导的宗族势力,原希望通过在《申报》等新媒体上刊登修谱广告这一途径,“最大限度”地动员族众积极参与到族谱编纂的集体活动中来,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短期内的成效并不理想。值得注意的是,查阅王鹤鸣主编的《中国家谱总目》等工具书便可知,江南很多望族普遍在民国时期成功编纂族谱。这种情况说明,晚晴时期江南望族通过报刊进行修谱动员未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从长时段来看还是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为安徽大学徽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2014年度招标项目“咸同兵燹与徽州社会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徽州宗族与乡村社会变迁和转型研究”(16JJD770003)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方 英

Genealogy Re-writings of Distinguished Families in the South in Late Qing Dynasty——Perspectives fromShenbao

KANG Jian GUO Rui-jun

(College of History and Society,A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0,China)

Economy and clan order in the South were impacted significantly by Taiping rebellion.At the same time,the Taiping movement also furthered southern distinguished families to reconstruct the clan order.After the war,in order to reconstruct the clan order,many distinguished families in the South began to advertise genealogy re-writings inShenbao(《申报》).The rich content of genealogy re-writings included types of genealogy writings,sources of genealogy,requirements of genealogy writings,addresses,patterns of genealogy writings,inscriptions,and so on.The results of genealogy re-writings were not good in a short time because the reading group ofShenbaowas affected by the war.However,in the long-term period,there were still many clans completed the genealogy re-writing task in this manner.

Taiping rebellion;Shenbao(《申报》);genealogy re-writings;distinguished families in the South

K252

A

1005-605X(2017)04-0137-09

康 健(1984- ),男,安徽祁门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助理研究员,历史学博士;郭睿君(1989- ),女,安徽太和人,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族谱宗族申报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半张族谱:台湾三兄妹的寻根之路
魏晋南北朝宗族體制與家庭文化建設
探究宗族不断编修族谱的特点及其原因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代际分化与“俱乐部式宗族”的形成
吴有春
二战后新加坡华人族谱编纂研究
FIDIC百年工程项目奖申报工作启动191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