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俄婚姻和家庭关系的阐释

2017-01-29 16:16
山西青年 2017年20期
关键词:婚俗婚姻家庭中俄

祝 贺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对中俄婚姻和家庭关系的阐释

祝 贺*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中国人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家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它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促进婚姻和谐,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婚姻是家庭产生的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不同时代和地区的社会环境,使人们的择偶观婚姻家庭观也发生了改变,造就了多样的婚姻模式,以及结合方式。可以说婚姻家庭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缩影。本文结合中俄两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婚姻家庭状况,以化繁为简,以小见大形式来探索婚姻家庭模式形成背后所渗透出来的民族文化内涵,成因及影响。

中国;俄罗斯;婚姻;家庭模式

要研究不同民族的文化,理应着眼于不同民族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从分析各民族的文化内在的文化要素入手,找出其中的联系和区别。婚姻的发展演变也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的缩影,通过了解中俄两国不同时期婚姻的发展,我们可以更形象深刻的了解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演变,从而更深层次的对两国文化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一、封建时期中俄婚姻文化

我们都知道俄罗斯在古罗斯和封建时代,他们的婚姻严格受社会等级门第的限制,主张门当户对,贵族不与平民、农奴通婚。男女婚姻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子女没有婚姻自由。婚俗也很具民族特色。且步骤繁复讲究。

从说媒,洗澡和家神告别,送嫁妆,宗教婚礼仪式到婚礼最后一步回娘家共五个步骤。其中更是有不少的礼仪,体现了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浓厚的宗教色彩。如:说媒时媒婆自称是猎人在逢单的日子去女方家说亲,相亲时女方在看男方家的炉子等彩礼后,若看中男方便把其带来的面包切成两块或四块让其吃下,订婚时,女方若同意便接过男方的盐和面包,结婚时依据东正教的习俗避开宗教节日,选在教堂中,在神父和亲有的见证下举行婚礼宣誓等等一系列婚俗。

从上文可以看出,中俄两国在封建时期都是极重是门当户对,父母之命的。但由于双方民族文化的不同,信仰不同决定其在婚俗上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都可以看出浓厚的封建思想和伦理观念主宰着他们的行为。

二、20世纪初——20世纪90年代后中俄婚姻演变

在20世纪的苏联和中国都进行了一系列的革命,使人民得到解放,建立了保障人民权益的新政权。两国根据自身国情发展需要制定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新战略,意图通过婚姻的稳定得到社会的稳定,体现人民的权益。

三、20世纪90年代后——21世纪中俄婚姻问题.

首先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长期动荡,人们生存日益艰难,心理紧张程度逐渐加重,促使传统的男性嗜酒嗜好加剧,因酗酒、军事行动、毒品泛滥、凶杀、自杀等各种天灾人祸而导致的男性非正常死亡人数大增。如今,俄男性的死亡率要比女性高出三四倍。男女人口比例的不均衡就会导致很大一部分单亲家庭的存在,女性面临着严峻的择偶难问题,男性选择的增多使得离婚率升高。俄罗斯婚姻法规定男女在年满18周岁是便可结婚,年纪小就结婚的后果往往是还没来得及考虑清楚便选择在一起,但时间一长发现彼此弱点后离婚的几率也会变大。

在另一方面,随着两极格局的打破全球化格局渐渐显现出来,这就意味着世界范围内的人民接受着新的思想文化的融合。传统的婚恋观被渐渐取代,人们变得追求刺激,新鲜,不愿意背负起沉重的家庭责任,青年人开始视婚姻可有可无,不愿受婚姻枷锁的束缚,选择未婚同居,不愿踏进婚姻殿堂。

另外,现在一种新兴的婚姻形式也在悄然兴起,那就是跨国婚姻。中俄两个国家国境相连,近年了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又加深了许多交流,例如创办中俄外语年,旅游年等,两国国民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密切。中俄两国目前的国情都是男女比例失调,不同的是中国表现为男多女少,而俄国是女多男少,这正好是一个互补。另外中国现在属于发展中国家,消费水平上来说不是很高,在经济上没有很大的压力,这就有利于吸引很多的俄罗斯女性来中国发展。加之中国男人往往没有俄罗斯男人嗜酒的恶习,在文化上接受的是孔孟的儒家思想,待人亲和,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俄罗斯女性对配偶的标准,所以近年来中俄两国间的跨国婚姻已屡见不鲜。这样也促进了两国文化、经济间的交流,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1]王晓峰.90年代俄罗斯家庭结构和单亲家庭状况分析[J].人口学刊,2001(3).

[2]刘改凤.解析当今中国社会的丁克家庭[J].绥化师专学报,2004(2):55-56.

[3]ЕлизаровВ.В.Семейная политика в СССР и России Cемья в России,1995(94):1-2.

[4]李炜.世纪之初的俄罗斯人口问题[J].人口学刊,2001.

[5]魏章玲.当代中国的家庭与家庭研究[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1(4).

[6]冯艳萍.帝国时期俄罗斯人的婚恋观[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3(3).

[7]熊小奇.试析俄罗斯家庭结构的新特点[J].东欧中亚研究,1996(2).

[8]ЛюдмилаЕвгеньевнаУлицкаяв.Ваш верный Шу Шенк[M].2004.

[9]汪成慧.俄汉传统婚俗之比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科学报),2007(S1).

[10]许珂.丁克家庭成因及社会功能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7(3).

祝贺(1991-),女,吉林德惠人,辽宁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

D

A

1006-0049-(2017)20-0202-01

猜你喜欢
婚俗婚姻家庭中俄
中俄今起海上联演
试论青年婚姻家庭话语主导权
山西:“五色”分级预警处置婚姻家庭矛盾纠纷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让新“婚”尚为爱减负
延平区推动婚姻家庭 矛盾纠纷化解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少数民族婚俗旅游价值分析及开发研究
明清小说婚俗描写的特征及功能初探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