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博韬
齐齐哈尔理工职业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42
试论高校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方法
杜博韬
齐齐哈尔理工职业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42
《新闻采访与写作》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除了要求学生全面了解新闻采写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外,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实践能力,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需要奠定基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侧重于理论教学,即便是开设了实践课程,也往往缺乏目的性和指导性,实践训练效果不够理想。因此,面对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新动向,高校教师也必须主动进行传统教学方法的突破,培养出符合新媒体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高校教学内容与社会用工需求不相符合,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以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中的《新闻采访与写作》为例,实际教学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以教师为主导的授课模式没有得到改变
整个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多数情况下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理论灌输,这种授课模式不仅限制了学生主动思考,失去了独立发表见解的能力;而且不利于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由于师生之间缺乏充分的课堂交流,教师无法从学生那里得到教学信息反馈,也就不能及时调整教学重点,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课程定位存在偏差
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没有彻底转变。不可否认,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也是指导学生实践的必要前提。但是也有部分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即便是学生已经熟练掌握教材中的知识,教师也没有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展相应的实践课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写出一些空洞的、没有实质性内容的新闻。而类似这种脱离实际的新闻,是无法吸引读者和观众的,也必然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
(一)课堂教学内容改革,理论实践同步教学
首先,教师要主动转变课堂角色定位,构建师生平等关系,给予学生一定的话语权和发言权。教师在讲解基本的理论知识时,要摒弃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经典的案例,然后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提炼出个人的观点和见解。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新闻的梳理、概括和总结能力。另外,还可以根据本节课所解决的内容,向学生展示本行业的一些前沿发展动态,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学生对行业发展动向有基本了解,为个人明确学习目标也有积极作用。
其次,除了要进行理论知识教育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结合以往教学经验,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和教育性的案例,组织学生进行现场模拟。学生分别扮演记者、被采访对象等角色,来进行实践模拟。通过随堂模拟,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记忆深度,而且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由课堂到学校,在校内开展实践
当学生掌握一定的实践能力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多个采访小组,并要求每个小组自己确定一个采访主体,然后在校内进行新闻采访,最后经过对采访信息的整理、编辑,形成一份新闻材料。校内采访的对象可以是学生、教师、宿舍管理员等任意群体,通过校内采访,可以锻炼学生与陌生人对话的勇气,并在大量的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采访技巧。另外,在采访结束后,还需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采访所得信息进行整理,并充分利用校内广播、学校官方网站、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多个平台,展示小组新闻采访的成果,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例如,某小组成员在进行一次主题为“学校食堂卫生状况调查”的新闻采访中,通过采访学生、食堂服务员、食堂后台厨师等多个群体,对本校食堂的卫生状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然后整理采访中获得的语音资料、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通过编辑写作形成一份完整的新闻报告,并在本校校报上发表,引起了全校师生的关注。
(三)由校内到校外,提升自我素质
按照课程进度,一方面以每个实践小组为单位,制定采访提纲,约见采访对象,进行实地采访,使学生通过校园外的采访活动,深入认识社会,树立社会责任感,培养团队精神。另一方面,根据当前新闻报道热点问题、受众关注话题等,集中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采访、主题采访,到社会大课堂中,进行实战训练。同时,邀请相关媒体的资深记者参与学生的实战采访活动,并现场示范,现场指导,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到了新闻采访活动的整个过程。此外,还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媒体参观、课程见习,这种真实现场的观摩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四)灵活设计考核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要转变以往“以分数论英雄”的考核模式,将学生日常的课堂表现、实践活动参与次数、实践活动表现情况、新闻发表数量和质量等,纳入到学生最终的学习考核评定中。同时,要进一步细化考核评定标准,并在学校网站上进行公开,保证考核的公开和公平。这种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特长,促进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实践,对于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帮助。
高校教育教学活动应当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符合社会用工需要为宗旨,实现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步提高,以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教师在教授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时,也要兼顾理论基础和课外实践,将校内、校外作为学生实践训练的“大课堂”,从而在实践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个人专业实践能力,适应新媒体时代对复合型新闻人才的需求。
[1]张西静.民办本科高校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以《新闻采访学》为例[J].新闻知识,2013(4):66-68.
[2]柳邦坤.强化实践实训教学提高采访写作能力——构建《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实践体系的思考[J].传媒观察,2010(12):48-49.
G
A
1006-0049-(2017)19-01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