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音绕梁”
——中国古代民族声乐技法的现代价值

2017-01-29 22:14汪明嘉
北方音乐 2017年24期
关键词:余音绕梁民歌气息

汪明嘉

(江西省民政学校,江西 南昌 330030)

一、中国古代民族声乐的原初形态及发展

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的远古时期。远古时期的先民的歌舞活动就是从劳动生产中产生的。“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反映的也是先民们猎取食物的场景,是有记载以来最早的民歌。最初的民歌以口口相传的形式传播,没有标准的记谱法,导致了许多民歌的流失,但是民歌却是民族音乐的基础,从远古一直绵延至今。早在中国古代已有靠唱歌维持生活的人,并且他们已经掌握了高超的演唱技巧,并且能够以情动人。我国古人对歌唱中所必备的气息、发声、共鸣、咬字等歌唱技术的认识已经相当全面且具有高度,对现代声乐的演唱与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由秦代到汉代,封建制度得以巩固和完善,经济的繁荣也有利于文艺的发展。秦汉时期建立了专门的音乐机构乐府,负责收集民歌、编排民歌为其娱乐所用,也是为了巩固其政治思想的统治。乐府的成立让民间的歌唱艺术从此走向了专业化的管理,大量的民歌也得以流传下来,标志着中国古典歌唱的初步形成。隋唐时期是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顶峰时期,隋唐统治者对音乐文化高度重视,成立了“教坊音乐”。到了元朝时期,燕南芝庵的戏曲音乐论著《唱论》中记载:“凡一曲中,各有其声:变声,敦声,杌声,啀声,困声,三过声;有偷气,取气,换气,歇气,就气;爱者有一口气。”说的是音色的问题和歌唱气息的运用,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对于音色和演唱技术的要求十分细致。

二、中国古代民族声乐技法的现代价值

“绕梁余音何以丽,声振林木藉丹田。”我国古代的声乐演唱技术就可以达到如此高超的境界,而现代更加科学的发声方法反而不能再给人以如此的视听感受,这难道是民族声乐的退步吗?由于现代社会科学进步的不断发展,文化艺术也受到了科技的影响,许多艺术也逐渐失去了它的本真。反观中国古代的民族声乐就显得简单质朴很多,民族声乐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要保护传统声乐的优秀成果,才能不断的传承和发展。

“依字行腔、字正腔圆”是民族声乐一直以来追求的根本。宋代张炎在《词源》中也曾说:“腔平字侧莫叁商,先须道字后还腔。”元代《唱论》中记载:“凡歌一句,声韵有一声平,一声背,一声圆。声要圆熟,腔要彻满。”明代魏良辅在《曲律》中说:“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由此可见,咬字清晰是演唱歌曲的首要条件,字正也包括字准、字真和字纯,通过技巧训练把字头、字腹、字尾准确地衔接起来。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说明了人声最能表达出情感,歌由心生,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才是最完美的艺术追求。一味地追求科学的发声方法,而失去歌曲本身的情感是不能够称为完美的艺术,中国的戏曲演唱在情感表达方面是最深入人心的。中国戏曲中有生、旦、净、末、丑各类角色,对于声音的表达各有不同,各种情绪也不同。戏曲讲究“说就是唱,唱就是说”,不是为了唱而唱,而是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与角色融为一体,把角色唱的活灵活现才能吸引观众。

中国古代的声乐艺术就已经认识到了气息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善歌者,必先调其气”,这是我国传统声乐理论中对歌唱呼吸的精辟论述。我国民族传统声乐原理中还强调“气为声之本,气乃音之帅”。“夫气者,音之帅也,气粗则音浮,气弱则音薄,气浊则音滞,气散则音竭。”(陈汝衡《说谭》)“气催声发,气靠声传,无气不发声,发声先调气。”这些论述充分说明了气息乃艺术歌唱之本,良好的歌唱呼吸是获得美妙声音的基础,也就是现在最科学的是胸腹式呼吸,也叫横隔膜联合呼吸法。中国古代声乐中所谓的“气沉丹田”与西方声乐艺术中的气息运用有着十分相似的地方,都是将气息作用在横隔膜上,用胸腔、横隔膜和腹肌相互配合进行呼吸和控制气息的发声方法。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理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对现代民族声乐艺术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传承和发扬民族声乐的宝贵资源。

20世纪以来,中国民族声乐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各地兴办艺术类院校,高校开办艺术类专业,培养了大批的民族声乐艺术人才,民族声乐在政府的支持下得到了繁荣和发展。在继承中国古代对于音色、吐字、气息等声乐表演技术理论、审美特征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吸取养分,才能减弱外来文化对于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冲击,才能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民族艺术,谱写新时代的篇章。

三、结语

中国古代民族声乐技法对歌唱中如何运用气息、咬字、行腔提供了十分科学的指导。依据这些宝贵的经验,可以使我们当代的民族声乐艺术更具有民族特色和韵味。研究中国古代民族声乐技法是为了探索传统与现实之间的练习,吸取古代声乐技术的养分,有力地推动我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同时也很好地继承和保存了我国古代的音乐文化。

[1]赵璐.燕南芝庵《唱论》的研究综述[J].中国音乐,2009(03): 145-149.

[2]陆如鸣.中国古代声乐文献论析[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 (01):114-116.

[3]国华,毕海燕.字腔·声情·歌者——中国古代声乐美学管窥[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1(01):36-40.

猜你喜欢
余音绕梁民歌气息
CI战略中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发展及模式分析——从“一目了然”到“余音绕梁”
自然的气息
“春的气息”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语文课堂如何才能做到“余音绕梁”
春的气息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气息
穿花衣 唱民歌